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4日 · 台北市 選前一個月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在選情激烈的台北市柯文哲的網路聲量穩坐冠軍即便這次選戰中間歷經了器捐案」、「大巨蛋案」,以及多次失言的風波對於他的網路聲量都沒有顯著影響近一個月的網路聲量比例依舊高達6成

  2. 2018年11月24日 · 在地傳真. 九合一選舉全台開票之夜──朝民主走下去. (封面攝影/陳曉威) 2018/11/24. 這一晚,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雙眼緊盯電視、電腦螢幕,看著票數逼近、互有先後,屏息等待最終結果,直到最後候選人上台。 選舉結束,候選人幾家歡樂幾家愁。 國民黨大舉翻盤、民進黨落寞檢討,支持者或歡欣鼓舞、或失望落淚,然而塵埃落定後,台灣還是那個民主的台灣。 (攝影/張家瑋) (攝影/蘇威銘) 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 (攝影/蘇威銘) 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 (攝影/林佑恩) (攝影/張家瑋) 新北市長當選人侯友宜(右)與現任市長朱立倫擁抱。 (攝影/陳曉威) (攝影/林彥廷) (攝影/陳曉威) (攝影/曾原信) (攝影/林俞歡) (攝影/許𦱀倩) 台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 (攝影/許𦱀倩)

  3. 2022年11月16日 ·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11月26日投票今年選戰不但相對冷清在藍綠白陣營相互攻擊的風波中最應受討論的六大直轄市市長候選人政見都被淹沒了許多六都選民可能到現在都還不了解各黨候選人提出了什麼政見又該如何比較這些政見的差異與可行性

    • 1號】吳蕚洋
    • 2號】丁守中
    • 3號】姚文智
    • 4號】柯文哲
    • 5號】李錫錕
    • 1號】蘇貞昌
    • 2號】侯友宜
    • 1號】謝立功
    • 2號】林右昌
    • 1號】朱梅雪

    政黨: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 經歷:1. 預官30期陸軍砲兵少尉退伍2. 中央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商務部經理3. 友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訊部副理4.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公司花蓮分公司經理 政見:1. 「平安」 :如何讓危險不發生才是平安。 ● 交通改良: - 快速公車、公車停靠站隔站停靠設計,提高公車效率。 - 在上下班尖峰時段提供單一價錢搭乘制:從上車、轉乘等在這時段內都是單一便宜價錢,讓人民搭得高興,搭得開心。 - 機車專用道:讓機車族可以快速的穿越市區不必因只能騎在慢車道而受到公車等交通工具干擾而提高安全性。 - 交通號誌控制中心E人工智慧化。 ● 簡化文件申請流程: - 市政的文件申請單一窗口化:用區塊鏈概念將所有需要跨局、處、所的資料申請簡單化。 ● 產業升級: - 研發家庭用...

    政黨:中國國民黨 經歷:1. 中華民國第1~8屆立法委員 2. 立法院國防、經濟委員會召集委員 3.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4. 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常務理事 政見:建設創新創業、安全永續、均富公義的台北 1. 都更室內一坪換一坪,兩年搬新家丁守中要當市長,最大的使命就是要加強城市防災,加速都市更新,讓市民住得更舒適、更安全。在推動都市更新時,丁守中絕對會站在多數民眾的居住正義這邊,專門對付釘子戶。用大幅的容積獎勵幫助市民舊房換新房子。 2. 恢復重陽敬老金,樂齡有照護 因應台北人口高齡化,台北應該做全國敬老孝親的典範。丁守中當市長,一定恢復重陽敬老金;大力推廣銀髮長輩志工服務時間銀行;大幅增加安養照護及日間托老中心;大幅增加照顧服務員員額;大幅增加市立醫院慢性病床;更會大力補助晨間...

    政黨:民主進步黨 經歷:1. 自由時報記者、編輯2.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長、副秘書長兼愛河整治工作小組召集人;美麗島捷運站、駁二藝術特區擘劃者3. 台視董事兼文化公司總經理4. 行政院新聞局長5. 蘭雅國中、輔大、政大社科院傑出校友6. 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7. 第8、9屆台北市立法委員 政見:國家首都(CapitaI Of Taiwan)建設「捷運大環線」,結合災防、教育、新創、社宅、幼托、長照等公益與經濟之策略型公辦都更,翻新老城區,增加台北市綠地空間,宜居樂活,台北要有國家首都的大格局! 1. 聰明智慧城 Smart City以悠遊卡升級智慧運用只是起點,結合數位經濟與城市治理,開放政府,公民參與,打造環保節能、韌性防災、醫療照護、交通物流、文創新創、便利共享等價值實踐智慧城市系統。 2....

    政黨: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 經歷:1.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外科研究員 2.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3. 台灣大學醫學院專任教授 4. 台北市市長 政見:「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務實對餂」是我致力推動的政治理念。 我們將持續以認真、勤奮、務實的態度來面對市政,推動政治文化的改隔與城市建設的執行。 1. 銀髮照顧:建立共餐據點、預防跌倒、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廣設日照中心、到宅醫療及社區整合照顧,讓長者健康快樂,也讓照顧者減輕負擔。我們要建立可長可久且完整的銀髮照護系統,讓台北成為宜居的城市。 2. 友善幼托:透過多元照顧模式,提供平價、高品質、社區型的托育服務,並增設非營利幼兒園,減輕家庭的負擔,讓青年敢生、能養、生活有希望。 3. 綠能交通:定期票1280、幹線公車、停車格收費、鄰...

    政黨: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 經歷:1.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 2.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3.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政見:國家要發展、台北要進步! 台北經濟翻兩番,夜間經濟救台灣! 1. 遷建松山機場,建立數位經濟示範區、新創青年特區,引入天使投資:當選後3個月內推動關閉松山機場,興建5萬戶青年、公共、都更中繼住宅,規劃數位經濟試驗示範區,闢建「巨木森林」公園。設立青年新創特區,聯結空總TAF,引入國際天使投資,設立投資媒合會展專區,建立首都創業生態系,帶動就業。 2. 解決大巨蛋困境,聯結綠色生態系,串成台北微笑曲線:參考新加坡濱海灣溫室花園,建立大巨蛋城市花園,往南聯結台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往北聯結松機「巨木森林」公園,串成台北微笑曲線,建立台北城市綠色生態系。 3. 台北經濟翻兩番,...

    政黨:民主進步黨 經歷:1. 民主進步黨第14屆黨主席 2. 行政院長 3. 民主進步黨第11屆黨主席 4. 總統府秘書長 5. 台北縣長(連任2屆) 6. 立法委員 7.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 8. 屏東縣長 9. 民主進步黨創黨18人小組 10. 台灣省議員(連任2屆) 11. 「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 12. 台北建成扶輪社創社副社長 13. 國際青年商會全國總會副總會長 14. 國際青年商會台北分會會長 15. 執業律師 政見:這是城市競爭的時代。新北市除了自身的400萬人口外,更肩負著北台灣1000萬人的工作、就學、生活、休憩活動的需求。我們對新北市的未來,要有更多的想像、更大的企圖、更好的效率。 要撐起這1000萬人的大舞台,未來的新北市,要有四根大柱: 1. 都市再生,用5具引擎,讓...

    政黨:中國國民黨 經歷:1. 新北市副市長 2. 中央警察大學校長 3. 內政部警政署署長4.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長5. 桃園縣政府警察局局長 政見:城市的發展,要有遠見,要有方向;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對於才升格8年的新北市,尤其如此。 我們要透過不同層次的區域發展計畫,整合出更強大的城市競爭力。我們必須繼續推動軌道建設,串連互通,方便來去,創造更多商業機能,帶動產業發展。我們要看到偏鄉和都會區的差異性,分別找出各自的優勢,分進合擊,互補共榮。我們要對那些住在老舊房屋裡的市民有同理心,透過大規模都更落實居住安全。我們不能對高齡化的事實視而不見,一定要從方便長輩的角度,建立一個友善宜居的生活環境。我們希望孩子都能適性學習,每個孩子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肯定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我們深刻...

    政黨:中國國民黨 經歷:1. 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調查員2. 基隆市傑出青年3.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4. 台灣透明組織常務理事5. 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6.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署長7. 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8. 行政院顧問9. 海洋大學海洋法政學士學位學程教授 政見:1. 善用海洋資源,創造投資環境,發展海洋科技相關產業。2. 研究發展海洋綠能,拒絕重啟深澳燃煤電廠。3. 港市合作,建構基隆成為最佳物流、人流國際港市。4. 推動「網路優化」,提高生活便利性,打造最佳智慧城市。5. 突破都更困境,推動簡易都更,創造在地文化特色,落實「社區總體營造」。6. 分區設置城市轉運站、延長捷運民生汐止線,實踐北北基共同生活圈。7. 推動青年安心就學、就業,提供青年首次購屋及創業貸款。...

    政黨:民主進步黨 經歷:1. 基隆市第17屆市長2. 行政院院長室參議3. 總統府秘書室專門委員4. 民進黨主席特別助理兼辦公室主任5. 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言人6. 民進黨第12屆中央執行委員7. 民進黨第18屆中央常務委員8. 台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理事長9. 基隆市林姓宗親會理事長 政見:1. 和中央密切合作,加速推動基隆市港再生、輕軌捷運、軍港遷移、東岸貨櫃場西遷、東西岸郵輪旅運中心改建以及「西岸會展及旅運智慧大樓」等重大建設。2. 打造現代新穎的「基隆城際轉運站」,整合市公車、國省道客運、火車站與輕軌捷運站,闢建國門廣場與轉運站商圈,營造國家門戶意象。3. 發展「東亞國際郵輪營運中心」,帶動本市郵輪產業經濟發展。4. 再造「希望之丘」( 中正公園 ),打造全台最有趣的兒童遊戲場,重新擦...

    政黨: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 經歷:1. 聲寶公司林口廠作業員2. 龍華工專電機科技士3. 華航修護工廠技術員4. 華航機務工程處工程師5. 華航修護工廠企業工會監事6. 華航工會秘書長、理事7. 萬能科大工管系兼任講師 政見:你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卡在上班的車潮裡,等青紅燈的時間像等勞檢一樣漫長,還得閃切進切出的客貨車。幾個月前,敬鵬燒死6個消防員、2個移工,死去的移工是你妻子的同事,帶著夢來台灣,3年沒回家,卻再也回不去,你擔心上班的電子廠,畢竟也是違章,但勞檢到現在還沒來,來的只有沒抽到公托和社會住宅的通知。你想要有個家,但拚了命也掙不到頭期款,租的房子勉強擠下你們一家三口,但不夠領養一隻狗。 送勞檢後你有點害怕,在航空公司上班的前男友,只不過在臉書上發文,就被公司告上法院,但你實在很想...

  4. 2024年1月15日 · 2024總統立委選舉落幕賴清德蕭美琴以558萬票打破8年魔咒」,接棒蔡英文展開民進黨連續執政的第三任期本屆立法院未有政黨過半國民黨52席成最大黨民進黨收下51席柯文哲領軍的台灣民眾黨則斬獲8席不分區成為關鍵少數。. 《報導者》透過系列 ...

  5. 2024年4月11日 · 當年台北市長不再官派」,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新黨趙少康國民黨黃大洲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最終演變為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對抗當時人們熱烈討論政治甚至與周遭人們爭吵的情境引起小笠原更大的研究興趣1994年首次來台的小笠原遇上由陳水扁趙少康和黃大洲三強競逐的台北市長選舉當年最終由陳水扁當選。 (攝影/REUTERS/Bobby Yip/達志影像) 那之後,小笠原幾乎每年都來到台灣田野,特別是選舉年,他會反覆來台踏查,藉由學術研討會來台,或是自費來台訪談。 他在日本教學之外的時間,有機會就到台灣,長則一個月,短則幾天。 此次接受《報導者》專訪時,他第一次透露,30年來他來過台灣的次數已高達150次,而近年的頻率不斷在增加。

  6. 2018年11月23日 · 野島剛。 (攝影/余志偉) 這次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大批日本記者都進來關心我之前外派台灣時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縣市長選舉與地方選舉都不太關心頂多是報紙上出現一小塊新聞但過去3週日本的大媒體都有報導從來沒有像這次台灣地方選舉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主要原因有幾個一是日本人對蔡英文有期待蔡英文當選後光是日本就已出版了45本她的傳記日本民間向來對台灣政治沒太大興趣的她大概是李登輝以來最有知名度的也對她的女性形象很喜歡。 但在短短兩年半,蔡英文的聲勢受到重挫,大家很意外,拉高了新聞價值,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大部分的日本人對民進黨有好感,我們很關心台灣能否能與中國保持距離。 畢竟對台日而言,強大的中國可說是共同的威脅。 民粹主義的共同潮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