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7日 ·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泛指於2016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 赤道 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 南中國海 所產生的 熱帶氣旋 。 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是大部份於西北 太平洋 的 熱帶氣旋 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 颶風 ,並被列入 2016年太平洋颶風季 。 於 西北太平洋 產生的 熱帶風暴 是由 日本氣象廳 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6xx,而美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英語: JTWC )則將於該地區的 熱帶性低氣壓 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

  2. 2016年9月10日 · 強烈颱風莫蘭蒂 (英語: Typhoon Meranti ,國際編號: 161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WP162016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 Ferdie )為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 「莫蘭蒂」( 馬來語 : Meranti )一名由 馬來西亞 提供,意指柳 ...

  3.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泛指於2016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 赤道 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 南中國海 所產生的 熱帶氣旋 。 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是大部份於西北 太平洋 的 熱帶氣旋 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 國際換日線 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 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 颶風 ,並被列入 2016年太平洋颶風季 。 於 西北太平洋 產生的 熱帶風暴 是由 日本氣象廳 所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6xx,而美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英語: JTWC )則將於該地區的 熱帶低氣壓 之編號以W字母作結。

    • 220 km/h(14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2016年12月28日(颱風洛坦
    • 概觀
    • 基本介紹
    • 2016年颱風季總結
    • 氣旋等級劃分
    • 颱風季預測
    • 熱帶氣旋
    • 其他熱帶氣旋
    • 2016年颱風命名法
    • 已被除名的颱風
    • 2016年颱風季影響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6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詞條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6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16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

    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氣旋(熱帶低氣壓及以上級別,不包括熱帶擾動),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文縮寫: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由於中港澳(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採用同一翻譯名,而台灣翻譯的中文名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同一個風暴可能會有2個不同的中文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中文名: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外文名:2016 Pacific typhoon season

    •首個形成日期:05月26日(熱帶低氣壓90W)

    •末個消散日期:12月28日(颱風洛坦)

    •超強颱風總數:9個

    •最強風暴:颱風莫蘭蒂(Meranti)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由26個被命名的風暴和26個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組成。由於2016年是超強厄爾尼諾現象的結束年,首個熱帶氣旋於05月26日生成,使本年度風季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5遲開始的風季,只比1973年、1983年、1984年和1998年早。而首個熱帶風暴(颱風尼伯特)則於07月03日生成,只比1998年07月08日早5天,是颱風茉莉於2015年12月17日消散後198天再有熱帶風暴生成。2016年07月,颱風銀河在登入越南前達到最高強度,為當地帶來狂風暴雨和重大災情;8月中下旬,颱風獅子山在北緯33.1度獲得命名,成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記錄以來生成時緯度最高的熱帶氣旋。之後,它在西北太平洋上走了一個“回馬槍”路徑,在北緯27.8度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16級超強颱風(52米每秒),成為盛夏8月襲擊日本的最強颱風和類似於2015年颱風天鵝的罕見的襲擊中國東北的颱風,而後在吉林境內與溫帶氣旋合體,為中國東北帶來大風天氣,又在西北太平洋上留下一片異常廣闊的季風槽,為中國華南帶來近半個月的陰雨天氣,使5個熱帶擾動在西北太平洋上同時存在。其一共造成超過550人死亡和8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截止8月底,6個熱帶風暴登入日本,為1951年來最多;9月中上旬,颱風莫蘭蒂頂峰強度時的強度(220千米每小時)和中心最低氣壓(890hPa)使其成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颱風之一,同時其登入福建廈門時的強度【15級,48米每秒,945百帕(年鑑上調為16級,52米每秒)】使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登入福建的最強颱風,給廈門帶來重大災情;與此同時,颱風馬勒卡兩次登入日本,暴雨淹城;9月下旬,颱風暹芭以超強颱風級(60米每秒)襲擊日本沖繩那霸和強熱帶風暴級(28米每秒)襲擊韓國釜山,成為自從2012年的颱風三巴以來的襲擊日本沖繩那霸和韓國的最強颱風,同時也是2016年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特別警報的颱風。颱風艾利為越南帶來2011年來最強烈的降水;10月,颱風莎莉嘉和颱風海馬以超強颱風級襲擊菲律賓,為當地帶來重大災情;2016年最後一個被命名的熱帶風暴(颱風洛坦),成為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聖誕節的最強熱帶氣旋。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西北太平洋經歷了長達半年的颱風空窗期之後,從7月以後瘋狂生成颱風,最終一共形成26個熱帶風暴,與往年持平;1號颱風尼伯特和26號颱風洛坦雙雙成為五級超級颱風,使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成為一個十分罕見的“五級開頭,五級收尾”的風季。

    註:從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起,氣旋等級判定採用日本氣象廳(JMA)規定表。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總結表

    註:

    1.熱帶氣旋包括除熱帶擾動之外的所有等級氣旋,即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

    2.“最強風暴”指的是本年度風季的最強風暴,和其它年份無關。

    日本氣象廳

    日本氣象廳將熱帶氣旋劃分為6個等級,熱帶風暴及以上等級的熱帶氣旋會被命名,採用下列“國際颱風委員會命名法”進行命名。 以下是等級表: 日本氣象廳制定熱帶氣旋等級表 註:以上表格中的“猛烈”“非常強”和“強”分別對應“超強颱風”“強颱風”和“颱風”的熱帶氣旋。

    中央氣象台

    中央氣象台同樣將熱帶氣旋劃分為6個等級,最弱的三個等級和日本氣象廳所規定的是同樣風速,“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和日本氣象廳不同。 以下只列出和日氣象廳不同三個等級的熱帶氣旋的風速: 中央氣象台制定熱帶氣旋風速等級表 最後註明:此風季以日本氣象廳測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為準。

    中國香港

    2016年03月15日,香港天文台(英文縮寫:HKO)所屬的匯報天文台最新發展,預料厄爾尼諾現象會在隨後數個月逐漸減弱,下半年更有一半機會發展成為拉尼娜現象。天文台預計年內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數目則接近正常,約有4~7個,而風季則可能於06月或之後開始。但結果風季在05月26日已經隨著南海北部一個季風低壓發展成熱帶氣旋而展開,不但是2008年以來首個06月前開始的風季,而且成為有紀錄以來首個於厄爾尼諾現象下在06月前揭開序幕的風季。

    中國澳門

    2016年01月27日,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葡萄牙語:SMG)氣象局氣象處處長鄧耀民和氣象高級技術員曾秀樺於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將於春季迅速減弱,年底或發展拉尼娜現象,惟不確定性仍高,要視乎04月及05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海水溫度,預測年內將有4~6個熱帶氣旋將影響澳門。

    中國大陸

    廣東深圳 2016年颱風生成時間偏遲,影響時間偏晚,但影響程度偏強。2016年首個進入深圳500公里海域內和首個對深圳有明顯風雨影響的颱風將分別出現在06月下旬和07月中下旬。全年進入深圳500公里範圍的颱風將有5~6個,其中,有2~3個將帶來明顯風雨影響,較去年偏多。 福建 全球正經歷最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該事件將於今年05月結束,我省防災減災形勢不容樂觀,登入或影響我省的颱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出現夏秋旱可能性較大;今年我省北部降水偏多的機率明顯增加,需謹防再次出現類似1998年、2010年閩江流域嚴重的洪澇災害;今年登入或影響我省的颱風預計有5~7個,總體分布前少後多,初台偏晚,有秋台影響我省。 全球正在經歷最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本次厄爾尼諾事件自2014年09月開始,已持續18個月,於2015年11月達到峰值(海溫強度為2.9℃)。

    超強颱風尼伯特(Nepartak)

    PAGASA: Butchoy 主詞條:颱風尼伯特 活躍時間:2016年07月03日~2016年07月11日 最高強度:210km/h(127mph)(十分鐘), 900hPa(百帕) 2016年07月01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南方海域生成。11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9W。 07月02日0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MEDIUM”(中)。08時,日本氣象廳與台灣中央氣象局同步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20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07月03日0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為“HIGH”(高)。08時,香港天文台在當日的天氣圖中,開始將其標示為熱帶低壓。09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正式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1,並命名為尼伯特。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2W。10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大韓民國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07月04日20時,日本氣象廳與香港天文台同步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7月05日08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同日08時2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0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0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17時25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強颱風。20時2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2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07月06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02時,台灣中央氣象局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分別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和超級颱風。03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07月08日05時50分,尼伯特在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附近沿海登入。 07月09日08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13時45分,尼伯特在福建泉州市石獅市附近沿海第二次登入,登入後減弱為熱帶風暴。 07月10日02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14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14時30分,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18時30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20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07月11日02時,香港天文台認為尼伯特已消散。03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尼伯特已消散。

    熱帶風暴盧碧(Lupit)

    主詞條:颱風盧碧 活躍時間:2016年07月24日~2016年07月25日 最高強度:75km/h(47mph) (十分鐘), 1000hPa(百帕) 2016年07月22日,一個低壓區在硫磺島東方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W。09時,美國海洋預報中心認為此熱帶系統是鋒面尾端的低壓,因此判定為亞熱帶低壓。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低)的評級。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7月23日0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格升為“MEDIUM”(中)的評級,並將其升格為亞熱帶風暴。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其已經轉化為熱帶風暴,並給予編號04W。 07月24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2,並命名為盧碧。1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07月25日02時35分,盧碧已減弱為溫帶低氣壓,並快速轉向西北方向移動。 07月26日,減弱消散。

    強熱帶風暴銀河(Mirinae)

    主詞條:颱風銀河 活躍時間:2016年07月26日~2016年07月29日 最高強度:95km/h(62mph) (十分鐘), 980hPa(百帕) 2016年07月25日,一個低壓區在呂宋以西的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5W。0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MEDIUM”(中)。1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HIGH”(高)。21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5W。 07月26日11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4時,香港天文台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3,並命名為銀河。20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20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22時20分,銀河在中國海南省萬寧市東澳鎮附近沿海登入。 07月28日00時20分,銀河在越南南定省附近沿海登入。20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07月29日08時,減弱消散。

    熱帶低氣壓01W

    主詞條:熱帶低氣壓90W 活躍時間:2016年05月26日~05月27日 最高強度:45km/h(28mph) (十分鐘), 998hPa(百帕) 2016年05月24日,一個低壓區在南海中部的季風槽內生成。 05月26日,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0W。 05月26日0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並對其評級提升為“HIGH”。14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5月27日16時30分,在中國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附近沿海登入。20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對其停止編號。22時5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06月11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事後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1W。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2016年06月23日~06月26日 最高強度:55km/h(34mph) (十分鐘), 1006hPa(百帕) 2016年06月23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西方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日本氣象廳與台灣中央氣象局同步於下午2時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日本氣象廳則亦對其發出烈風警報。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06月24日02時,泰國地球物理暨氣象部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05時,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6月25日21時30分,日本氣象廳發出烈風警報後系統遲遲不增強反減弱,因此於取消警報。 06月26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降格為低壓區,但是香港天文台仍提及系統將會發展,後來終於取消此預報。此殘餘出海後稍為增強,但已是低壓槽。

    熱帶低氣壓

    PAGASA:Ambo 活躍時間:2016年06月26日~06月28日 最高強度:55km/h(34mph) (十分鐘), 1004hPa(百帕) 2016年06月23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西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7W。 06月26日0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日本氣象廳亦同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該系統發出一般警報。11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14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17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升格其為熱帶低壓。20時,此系統進入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責任範圍,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將其評定為熱帶低壓。熱帶低壓 路徑圖 06月27日,日本氣象廳將其氣壓由1006hpa降至1004hpa,但由於此熱帶低壓的內層環流中心暴露和對流持續減弱,日本氣象廳仍於下午8時55分取消烈風警報。而香港天文台及中央氣象台則未有把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當中香港天文台提及它會為華南沿岸帶來驟雨。 06月28日,此熱帶低壓在珠江口一帶徘徊,最終登入香港橫欄島,該處氣壓驟降至最低1001.2hPa,並測得十分鐘平均風速最高49公里。05時30分,在香港橫瀾島附近沿海登入。06時,在香港將軍澳附近沿海第三次登入。之後,穿越沙田、元朗一帶,離開香港後掠過珠海市。為香港和澳門於27日晚上至28日中午帶來狂風驟雨,兩地普遍地區先後測得超過20毫米雨量,兩地天氣於同日下午有所好轉,但當日餘下時間仍間中有驟雨及幾陣雷暴。另外,雖然香港天文台認為其只是低壓區,但亦承認其穿越香港境內。21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系統已併入鋒面。

    國際颱風委員會命名法

    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即國際命名)。當該熱帶氣旋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後,將會使用下列名單中的名稱。名稱是根據以下名單而定,不按年度劃分。風暴名稱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小組的成員提供,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自提交10個名稱,並以該國英文名稱按字母順序排列。 在2016年使用的名稱列表中,有1個名稱被替換,新名稱“Rai”(雷伊)取代了“Fanapi”(凡亞比)。 2016年未用名稱以普通宋體字(未添加內鏈)表示,藍色字(已添加內鏈未加粗)表示2016年已經使用過,藍色加粗體(已添加內鏈並加粗)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黑色粗斜體(未添加內鏈已加粗加斜)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旋名稱。2016年的風暴名稱會與2003年至2004年及2009年至2010年的部分風暴名稱相同。 從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起,添加日文片假名。之所以添加片假名是因為要會了解它的英文發音,因為片假名是用來標註英文單詞發音的(雖和原發音有些出入)。

    菲律賓熱帶氣旋命名法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語: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於該國風暴責任範圍內的熱帶氣旋命名之用。與日本氣象廳不同,只要該熱帶氣旋會很間接地吹襲菲律賓或會影響周邊國家的話(不論強度高低),就會使用以下之熱帶氣旋名字。 名單每四年循環再用,因此2016年名單與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名單相同。在2016年使用的名稱列表中,有1個名稱被替換,新名稱“Pepito”(佩皮托)取代了“Pablo” (巴勃羅)。 2016年未用名稱以斜體字表示,黑體字表示2016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則表示該風暴在該區域內活躍中,黑色粗斜體表示下一個將會使用的名稱。以下括弧內中文譯名為音譯,官方並沒有給出中文譯名。 •Ambo(アンボ,安博)熱帶低氣壓 •Butchoy(バッチョイ,波喬愛) 1601 •Carina(カリナ,卡莉娜) 1604 •Dindo(ディンド,丁多)1610 •Enteng(エンテング,恩婷)1612 •Ferdie(ファーディー,費迪)1614 •Gener(ジェナー,吉娜)1616 •Helen(ヘレン,海倫)1617 •Igme(インム,愛)1618 •Julian(ジュリアン,朱利安)1619 •Karen(カレン,卡倫)1621 •Lawin(ラウイン)(拉完)1622 •Marce(マルセ)(瑪斯)1625 •Nina(ニナ,妮娜)1626

    颱風莫蘭蒂(1614):莫蘭蒂是中國建國以來登入福建省的最強颱風。它的頂峰強度被中央氣象台評定為70m/s,900hPa,其風速之大百年一遇,而它在福建省登入時的強度(48m/s,945hPa)亦是颱風登入中國大陸時強度的第二名。其總共造成了26.3億美元的損失。

    颱風莎莉嘉(1621):莎莉嘉是2016年吹襲菲律賓的風暴之一。它具有強度大、近海爆發增強等特點。其在菲律賓馬尼拉東方約1100公里處生成,短短48小時內完成了從熱帶風暴到超強颱風的飛躍。它在呂宋島東方約100公里處打開風眼,使其登入菲律賓的強度大大超出氣象部門的預期,登入強度達到超強颱風級,菲律賓遭到重創。接著,莎莉嘉以強颱風級登入海南,強熱帶風暴級登入廣西,暴雨成災。其總共造成了7.57億美元的損失。

    颱風海馬(1622):其登入菲律賓時的強度與颱風莎莉嘉相似,但由於移動較快,經過的菲律賓北部地區相對人煙稀少,所以造成的損失較少。但海馬在中國造成的暴雨波及11個省、縣,與颱風莎莉嘉在華南聯袂製造暴雨。變性為溫帶氣旋後,又為日本送去大風天氣。其總共造成了19.3億美元的損失。

    颱風洛坦(1626):颱風洛坦是發生在12月下旬的最強颱風。其登入菲律賓的強度(60m/s)超過了同年的莎莉嘉和海馬,為2016年吹襲菲律賓的最強風暴(以登入時強度計)。它也是一個十分猛烈的深冬爆發颱風。洛坦從菲律賓中部群島穿過,其風眼沒有經過大型山脈,這樣洛坦能以強颱風或超強颱風強度橫掃多個島嶼,使菲律賓出現了罕見的災情。其總共造成了1.04億美元的損失。

    此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16年西北太平洋曾經活躍的颱風。包括該颱風的強度、持續時間、名稱、登入地點、死亡人數以及損失總計。所有損失皆以美元作為單位。括弧內為該風暴的英文名稱;未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則採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的風暴編號。

    注:

    1.以下表格“最大持續風速”一欄,採用日本氣象廳測量的十分鐘平均風速;“經濟損失”一欄,單位為“百萬美元”(當年美元價值)。

    2.“風速”的單位採用“km/h”(即千米每小時)。

    3.“最低氣壓”為中心最低氣壓,單位為“hPa”(即百帕)。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統計

  4. 2016年9月14日 · 第16號颱風馬勒卡在周三下午增強為中度颱風預計周六下午是最接近台灣的時候。 兩個颱風讓中秋連續假期賞月機率大減。 CNA. 台鐵台東山裏站到鹿野站間,路基流失500公尺。 周三南台灣籠罩在莫蘭蒂颱風的暴風半徑之中。 位於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鎮,周三上午測得瞬間陣風每秒52.2公尺,相當於16級風,打破西元1896年設站以來紀錄,當地兩萬多戶停電。...

  5. rdc28.cwb.gov.tw › TDB › public颱風概況表

    陸上 2016-09-18 02:30:00 海上 2016-09-18 08:30:00 發布報數 20 最大強度 中度 近中心最大風速 45 (公尺/秒) 侵臺路徑分類--- 登陸地段---動態 颱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形成後往西北轉北北西方向移動16日20時其中

  6. 颱風中心於15日2時左右由金門進入福建,11時金門脫離暴風圈,颱風警報解除。 災情 受颱風影響,東吉島、金門出現17級以上強陣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至9月15日止,全臺計有1人死亡,62人受傷,農損約新臺幣1億元。 颱風災害專區網頁連結 颱風災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