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 · 在此呼籲政府應該儘快找來民間各方高手來一起研議、參酌國際經驗,討論如何將資安提升到最高、風險降到最低,並先找個小地方、提一個小方案,逐步試辦「網路投票」,才能在之後的 2022 九合一大選、 2023 公投、 2024 總統大選,分階段逐步落實網路
2018年7月30日 · 只要柯文哲能在年底的首都選戰勝選,他將站上極佳的戰略位置;進可直攻2020總統大選,或可蓄積實力,選擇在2024年與民進黨的中生代對壘。 台灣政黨重組的社會力已經隱隱若現,儘管不少人心有所憂,但此刻的柯文哲就站在浪頭上。 延伸閱讀: 【又想逼走吳音寧?
2016年6月23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2020年總統大選逼近,不管檯面上或檯面下,各政黨開始進行民調,要派出贏面的最大的候選人。 政治評論員陸之駿指出,40歲以下的「新興選民」佔公民總數4[...]
- 法中關係的走勢
- 雷朋的去極端右翼化
- 傳統左右對立格局的坍塌
- 推薦閱讀
當前的法中關係可以用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在 2020 年與來訪的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談時所說的一句話加以概括:「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中國是法國的夥伴;在貿易和經濟等領域,中國是競爭對手;而在政治體制上,中國屬於敵手。」 這種對於當下法中關係的描述,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去年訪歐時對美中關係的描述有異曲同工之意:「該競爭的時候競爭,能合作的時候合作,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IFRI)的研究員馬克.朱利安(Marc Julienne)在 4 月號的《遠景基金會季刊》上撰文分析了法國大選後中法及台法關係的走向,文章的標題是「馬克宏:臺北與北京的首選」。 朱利安指出,「馬克宏更傾向於維護法中雙邊關係,同時在幕後支持歐盟在...
跟一夜定輸贏的美國總統大選不同,法國的總統選舉所採用的是兩輪選舉制。 簡單說來,兩輪選舉制就是舉行兩輪投票。 首輪投票中如果有候選人能夠獲得超過 50% 的選票,則可以直接當選。 但沒有的話,那麼在第一輪投票中領先的兩位候選人則需在 15 天後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一決雌雄,勝出者成為法國總統。 在 4 月 10 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馬克宏和雷朋分別得到 27.84 %和 23.15% 的選票,淘汰其餘對手,進入第二輪的決戰。 值得一提的是,雷朋的選票僅比第三的梅朗雄(21.95%)高了 1.2%,也就是大約 42 萬張選票。這也是馬克宏和雷朋的第二次直接對決。 另一方面,投票率創下了近 20 年來最低的 74%。 雷朋在半年前的支持度還一度被另一名極右翼候選人澤穆爾超過。 2021年10月公...
在 2002 年的大選第二輪中,瑪琳.雷朋的父親,國民陣線的創始人讓-馬利.雷朋(Jean Louis Marie Le Pen)意外出線。儘管他試圖將自己描述成一名保守右派政客,但幾乎所有的法國政黨都呼籲他們的支持者投票給希拉克。包括當時的左翼第一大黨社會黨,以及其他一直反對希拉克的政黨。 希拉克因而以法國總統選舉史上最大差距(82% 對 18%)贏得大選。 同樣的情況在 15 年後的 2017 年大選中重演。 馬克宏以巨大的優勢(66% 對 34%)戰勝了雷朋。 今年的情況似曾相識。首輪投票結果出爐後,被淘汰的各黨派總統候選人先後表態,並迅速形成兩大陣營:左翼的社會黨(PS)、綠黨(EELV)、法國共產黨(PCF)、「不屈法蘭西」(LFI)以及中右翼的共和黨(LR)候選人均呼籲不要投票雷...
【法國大選】馬克宏老對手重新包裝自己,想撕掉「女川普」標籤,中間選民買單嗎? 不甩記者、不甩民調,為什麼法國總統馬克宏依然能讓反對者稱臣? 【法國總統大選】女川普 VS 39歲素人,法國留歐還是脫歐全世界都在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法國大選結果對中國意味著什麼?〉。首圖來源: gettyimages)
2021年10月4日 · 隨著 2022 年 3 月南韓總統大選將至,執政黨與在野黨在各種議題發表政策方向,望能爭取更多選票。 其中「外交政策」成為焦點,親近中國或者反中也關係著南韓未來發展。 《 外交家雜誌 》(The Diplomat)報導,據韓媒《SisaIN》最近一項民調顯示,南韓民眾對於周邊國家的看法發生重大轉變,打破過去日韓關係較差的印象。 夾在美中強國之間 在調查中,南韓人對中國的評價最低,僅得到 100 分中的 26.4 分,比北韓的 28.6 分、日本的 28.8 分還低,美國評分最高,得到 57.3 分。 有 58.1% 的民眾認為中國是「邪惡」的,僅有 4.5% 認為中國是好的。 中國過去被南韓視為貿易夥伴,在南韓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2021年11月16日 · 全球公民意識 宏都拉斯離總統大選只剩 2 個禮拜,為什麼現任總統訪美後,還要急著來台灣一趟? 美國之音 2021-11-16
2016年1月6日 · 過去有個選舉民調定理是「神奇 38%」,意思是一對一的選舉中(又叫 PK 盤),只要有一個候選人率先拿到 38% 以上的支持度,在沒有重大變數的狀況下,就可以確定將會當選。 這是因為 38% 支持度「放大」之後,大約就是過半的得票數了(因為約 25% 不會出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