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0日 · 數十年來主導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的喬治.範蘭(George Vaillant)教授,在追蹤哈佛大學畢業生時,發現他們在 50 多和 60 多歲時的生產效率,比年輕時更高。 那麼,為什麼多數人都對「中年」抱持否定態度呢? 雖然無法仔細探究,但「中年危機」一詞應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有幾位學者針對中年危機進行過研究,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人,大多表示他們對停滯、無力、不幸、無趣、懷疑或自我認同等感到苦惱。 或許這些都算是危機,但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因為它們全都屬於發展的其中一個階段。 心理學家丹尼爾.J.李文森(Daniel J. Levinson),曾在其知名著作 《男人的人生四季》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暫譯)裡,針對中年心境做了許多分析。

    • 太在乎別人的眼光,成不了大事。很多時候我們在做決策時,都會考慮到「別人會怎麼想我」,擔心受批判、有損自己的形象等。但其實往往最後都沒那麼嚴重,只要你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確決定,即便事後有閒言閒語,保持沉默、讓時間淡化輿論,或是勇敢回應都是處理方式。
    • 把握當下!別假定自己還有「很多時間」享受人生。20 幾歲的時候,我們總假定自己還有大把青春,可以去完成想做的事,這是一廂情願,歲月是無情的。人們往往等到青春年華逝去後,才真正明白自己在地球上的時間有多麼短暫。
    • 真正的「財富自由」是不靠別人。人們對變老的恐懼,一部分來自金錢。如果你需要依靠雇主,好讓你在帳本上保持闊綽,或在股票市場上站穩腳步,那麼你勢必會對經濟感到焦慮,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恐懼會加劇。
    • 多認識不同年齡層的朋友。除了同學和同事,可以藉由運動、休閒活動認識各種年齡層的新朋友,透過與他們相處,你可以從年紀輕的人身上找到熱情、衝勁;也可以從年長者身上學會沉著,以及寶貴的人生經驗。
    • 低頭族、頻繁查看電子郵件
    • 習慣性加班
    • 散漫度日
    • 暴飲暴食
    • 暴躁易怒

    整天拿著手機,不管是查看電子郵件,逛臉書或聊 LINE,都是在追求某種刺激,打發時間。從中長期的眼光來看,沒有明確目的只是在網路上閒逛會浪費許多時間。最好固定每天開電子郵件的時間,也不要開啟信件通知,讓你的心情可以比較穩定,不要一直花心思和時間在小事,專注在眼前的工作。

    時間管理不善的人很容易有這個壞習慣。因為沒有自信可以在上班時間把工作做完,乾脆加班,結果原本 1 小時可以做完的事情最後花了 3 小時。要提高效率,就算工作沒做完,也要建立準時下班的習慣,保有私人的時間。 建議可以把剩下的工作放到隔天早上上班前處理,藉此明確意識到自己殘留的工作量,也可以加快腳步完成工作,正向循環達到不加班的生活。

    假日白天都在睡覺,晚上卻熬夜到很晚,讓自己又累又懶散地過完一天,其實並不會比較開心。休假日的重點應該放在所花的時間是否有意義。要充分利用休息日,就是要先計畫,讀書、運動或是休息都好,試著建立早上起床的習慣,別讓一天白白過去。

    喜歡美食帶來的幸福感,也不控制飲酒的量,把暴飲暴食作為消除壓力的手段。 40 歲以後這些生活習慣都容易導致身體出狀況,必須有意識地改善。從記錄飲食開始吧,寫下你吃下喝下的東西,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的零食、含糖飲料、暴飲暴食的頻率,超過你的想像,才會有動力改善。

    易怒通常是因為那些人覺得自己「沒那閒功夫」,回過頭來想,自己被時間和工作追著跑,眼中只有自己,沒有餘暇去考慮其他人的事情,並非可長可久的工作之道。首先要從工作節奏開始調整,刻意讓自己有一點緩衝的時間和空間,提醒自己要試著了解對方的立場,練習從動怒到能夠自己冷靜下來。

  2. 2021年2月19日 · 與當時的豪同齡40 歲左右的我輩職涯前半段為了生活在延宕與積累不知不覺已慣性趨避風險趨避保守安穩當然更多時候是因為家庭責任所以被選擇待在舒適圈裡或已怯於再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總感覺沒必要

    • 別再「不顧一切提高業績」,應該「在提升業績的同時不忘謹守本分」說得明白一些,就是要掌握公司和上司的「期待」,並且順著他們期待的方向創造成果。假如公司方針是「重視顧客滿意度」,則應避免太強硬的推銷,利用其他做法拿出成績。
    • 別再「對不合理忿忿不平」,應該「從小事開始積極處理」上頭訂立的目標有時候實在遠大得不像話。不過與其羅列出理由抱怨「做不到、太困難」,倒不如積極看待,告訴自己「至少要達到某個程度」。
    • 別再「撞破部門間的隔閡」,應該「私下與各方交涉」同一個組織裡的不同部門之間,經常有二律背反或抵換(權衡)的矛盾關係,這種關係有時甚至會以「部門對立」的形式浮上檯面。
    • 別再「批評上司」,應該「配合上司的步調」40 歲後,有些話千萬不能說出口。諸如「上頭的做法顯然有問題」「上司雖然這麼說,但我其實怎麼想」。「反抗上司的年輕下屬」可能會受到眾人支持,但 40 後的員工在年輕人眼裡已經屬於「公司那一邊」的人了。
  3. 2015年2月9日 · 進入40歲後如果還是照著三十幾歲時的那套做法的話反而是件危險的事在進入人生下半場前就該在自我管理職涯發展家庭經營人際關係與財務規畫等方面做好準備。 1. 自我管理:主動出擊,避免掉入守成窠臼. 步入40歲後,一旦養成守成的心態,就會像暢銷書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中所說,愈是在乎自己的那塊乳酪(指既有成就),就愈想要緊咬不放,除非做出自我改變,否則沒有一件事情會變好。 不以「不能成功,便是失敗」「非黑即白」等二元論方法看待所有問題 ,多留意、體會灰色地帶的其他可能性。 再也沒有比 閱讀 更好的啟發方式。 養成閱讀習慣持續學習,並以「主題式閱讀法」的方式,在某一段時間中集中精神,選定某一領域主題,進行深度學習。 思考如何比現在更快速地完成工作 ,並且成為組織中其他人的模範。

  4. 2016年9月26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上班族的職涯,大抵可以說是以 40 作為分歧點。 如果到了 40 還沒有熬出頭,之後也很難晉升。 對人生曲線來說,40 也是一段兩頭燒的時期,一邊還在照顧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體力下滑,也開始設想退休以後的生活。 該怎麼做,才能活出美好的人生下半場呢? 雜誌 THE 21 整理出 15 個問題,讓你藉著這個機會檢視自己 40 歲時的作為,有沒有可能導致之後的懊悔。 30 幾歲的你,也可以提前參考,該如何調整自己 40 歲後的人生。 依據上圖勾選適合自己的描述: 製圖 / 張以欣. 1. 後悔沒有成長. 後悔沒有持續磨練自己的能力。 40歲後工作上都是熟手,很有效率,但也少了學習新能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