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26.9
    8.1
    4.9
    Celtics lead series 2-1終場
    5月 11日@騎士
    W
    106 - 93
    Celtics lead series 2-17:00 下午 EDT
    5月 13日@騎士
    Celtics lead series 2-17:00 下午 EDT
    5月 15日vs騎士
  2. 日本. 國民法官. 從 7月21日全國首件國民法官案件 於新北地方法院做成判決後,已陸續有不同的個案在 台北地方法院(7月28日宣判) 、 基隆地方法院(8月4日下午宣判) 展開,過往離一般大眾生活經驗遙遠的法庭活動,也透過大幅的報導與公開程序完整呈現出來。 在案情與判決結果之外,對於法律人──尤其是站在被告角度的律師而言,卻明顯看到檢辯雙方在新制度中資源與力量的不對等。 法庭上「審檢辯」缺一不可的三角平衡中,《報導者》試圖探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 國民法官制度參照的藍本──日本發展經驗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示? 「從這兩個案子確實看到,辯護人的資源跟檢察官的系統確實是有落差的。

  3. 2019年5月16日 · 一名與會的立法委員表示,同性婚姻不單只是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見,更是彰顯人權價值,也是民進黨極為重要的法案,他也坦言,和一些委員同事私下評估,「如果翻船的話,對於民進黨的傷害很大。 今天的表決大戰,除了原本的行政院版、賴士葆版與林岱樺版等 3個版本 外,各黨團也都對現行版本提出部分修正動議。 其中,民進黨團針對行政院版提出再修正動議:行政院版草案的第2條,明確指出此法為「同性婚姻」而訂,被視為選區立委的壓力來源,因此在修正動議中,刪除了「同性婚姻」4個字;草案第4條,原本記載「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為登記」,修正動議則改為「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為結婚登記」,此舉則被視為迴避反彈卻又同時賦予同性伴侶擁有「婚姻」的事實。 這也使第4條被視為是本次的關鍵條文。

  4. 在台灣與法律議題相關的戲劇創作中, 《我們與惡的距離》 以及近期 《八尺門的辯護人》 或許可以說是在同類型戲劇當中,相對叫好且叫座的。 不知情的人,說不定甚至在看完了戲劇之後會誤認為:像王赦、佟寶駒那樣的辯護人,以及他們行使辯護權的方式,在刑事司法程序當中屬於常態。 事實上並不是。 那樣向法院據理力爭、四處奔走調查的辯護人確實存在,但不是多數。

  5. 轉型正義即是一種妥協政治. 轉型正義嚴格說不是「一種」正義,而是在特定的歷史情境底下,必須在司法正義(對個人究責)、分配正義(因為涉及補償或賠償,需要動用國家資源)、代間正義(例如黨國時期的特定公務人員享有相較於民主化之後公務人員的優惠存款利率)之間,以及人權、原諒、和解等諸多道德價值之間,做出權衡。 是時候吿別和稀泥醬缸文化了. 那是唯有以堅持特定價值為前提,在道德底線之前的一種讓步。 而之所以讓步,一方面是為了騰出一個協商空間,也是一種尊重對手的做法──更具體說,是承認了對手並非我們真正想徹底殲滅的「敵人」,而是選後或轉型正義進行過後,仍然要繼續和平相處下去的同胞。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6. 2023年9月7日 · Podcast製作|藍婉甄.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 當不具備法律專業背景的普通人民坐上法官席,將為司法制度帶來怎樣的改變? 從2018年的模擬法庭,到2023年真實案件的審理過程與人性拉扯,《報導者》詳實記錄國民參審運作實況,也檢視新制度下的連串挑戰。

  7. 2016年10月30日 · 蘇珊娜.卡爾斯戴特(Susanne Karstedt)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德國犯罪學專家,專長研究紐倫堡大審和德國戰後轉型正義的刑事政策。 甫獲得「法律與社會」學會(Law & Society Association)國際傑出獎的卡爾斯戴特教授將針對轉型正義的時機提出鑑定意見。 智利和台灣的歷史經驗有相當雷同之處。 在皮諾契將軍的威權統治底下,智利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高度成果,成為拉丁美洲的成功經驗。 但是,根據 瑞特格(Retig)委員會報告 ,在1973年到1990年之間,總共有2,279人因政治因素而被處決,將近1,000人在逮捕後無緣無故消失。 智利在皮諾契將軍移居國外之後,展開「寧靜革命」,沒有新憲法,只有舊的司法官僚,他們如何展開轉型正義的工程? 又獲得了什麼樣的成果?

  8. 2020年2月27日 · 2019年12月8日,國際人權日前兩天,台東均一實驗中學裡由老師扮演的憲兵長官,下令「憲兵」們逮捕參加讀書會的「學生」,他們被迫面向圍牆跪下,脫下鞋襪,雙手置於後背。 接著,「憲兵」們拿出一條棉布蒙住「學生」的雙眼,再用一塊麻布套在頭上,以繩狀塑膠袋纏繞,打結固定在他們的後腦杓。 時光像是突然倒回到50、60年前,台灣在戒嚴時期,國民黨政權系統性地搜查和捕殺政治抗爭者。 案例1:教師打造「擬真體驗」,讓學生重返白色年代. 「憲兵」押著的「學生」,被迫彎著身子行走,只能靠著聽覺和觸覺在黑暗中判斷方向感。 雙腳失去鞋襪的保護,加深了他們對觸覺的敏感度,踩上天堂路、踏過水灘、上下階梯,地面的冰冷由腳底直搗心中,化成對未知的恐懼。 短短十幾公尺的走廊,彷彿走了幾百公尺遠的漫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