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29日 · 台東達魯瑪克的實驗路. 台東卑南鄉的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正在進行一場「百分百綠能部落」的實驗,希望未來能藉由小型水力發電廠、水圳水車、建置太陽能,讓部落電力自給自足,甚至實現部落自主的理想。 這場實驗將遭遇那些困難與挑戰? 值得拭目以待。 國家自主減排貢獻(INDC) 達17,250MW(百萬瓦),發電量約400億度. 再生能源發展現況. 東興水力發電廠.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2. 2020年7月15日 · 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但「地面型」太陽光電的設置進度嚴重落後預期,原因在於各地綠能發展與生態環境相互扞格。 這種現象不只在台灣發生,積極發展綠能的國家皆有類似問題,需要各國政府提出解決方案。 圖為於桃園地區埤塘上設置的太陽能。 (攝影/余志偉) 近來,媒體報導許多太陽光電發展亂象,如 砍樹種電 、 妨礙漁業養殖 及破壞山坡地生態和景觀等。 農委會於7月7日特別召開記者會 ,對農業光電爭議進行政策說明,承諾光電發展以屋頂型光電優先;針對農地變更型的光電,面積超過2公頃以上需經農委會同意,2公頃以下僅允許夾雜的零星農地可以變更,其餘不准變更;平地造林地全部檢視,林相地力差的才做光電;漁電共生則優先於非生態熱區、無承租戶的魚塭來推行;並均需先經過「環境與社會檢核」,才能提專區計畫。

    • 挑戰1:尋找綠能發展空間──光電與環境「共融」的國外經驗
    • 挑戰2:建立規範──空間發展策略與用地白皮書,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後一哩路
    • 挑戰3:電網技術──以綠能高滲透率達成淨零排放
    • 以「人」與「環境」為核心,摸索再生能源價值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祕書長陳郁屏近年積極參與光電開發案的制度規劃,她表示,光電進入農漁村,是新形態的開發,但在缺乏上位盤點與完善開發規範下,在地漁民擔心光電的強勢進入,造成魚塭地價大漲、租戶受害。環境上可能也存在尚未了解的威脅,若不採漸進方式、而是一次大規模開放,可能會造成漁業環境衝突。 農委會目前公布漁電共生可設置專區共12,529公頃,但限定兩公頃以下農地不開放、兩公頃以上由縣市進行核准,農業用地依循「農民權益、農漁業與生態環境不可受影響」為原則;加上2020年時,民間團體提出的「太陽光電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簡稱環社檢核),希望藉由這類制度,解決先前的爭議與漁民的不安,在光電案審核為環境與在地農漁業權益把關。 但這還不足以解決漁民對光電進駐的焦慮,陳郁屏更希望能從空間規畫的面向,創造光電與...

    2020年底,經濟部與民間團體合作的「環社檢核」,就是希望降低光電進駐農地的爭議,試圖在每個案場開發前,先審查光電和漁業共生條件是不是到位,但此機制仍很難檢討到更高層級的國土規劃與區位選擇問題。 鄭安廷強調,此份白皮書要能體現能源主管機關的空間整體策略,除了地面型光電外,屋頂光電、地熱、離岸風電都要列出開發的總量與空間。另外,目前能源主責機關難以協調以不同部會為本位的空間需求,這份白皮書也需要解決這樣的困境,讓農委會、經濟部、海委會等不同國土單位與地方能量進入,由各部會明確訂定適合開發的準則與規範。 前面提到的國外生態設計、共生實驗等創新也可以在技術規範裡面陳述,如此讓能源轉型對接國土計畫,奠基在環境與社會共生的基礎上,確保一致性的處理原則,施政才能有整體性。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漁電共生爭議...

    淨零轉型的目標,除了衝高再生能源發電量外,也需要輸配系統支撐,才能維持電網穩定、順利使用再生能源所發出的電。 林法正教授請大家設想一個情境,若2025年農曆新年期間,台電再生能源滲透率高到75%,但台灣針對再生能源案場沒有要求自備備轉輔助服務,所有電力品質要靠台電支持,因此電網的瞬間滲透率只能到65% ,如此一來,多發出來的電要怎麼辦?

    要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絕非是多蓋一座、兩座電廠就能達成,電網也因應零碳而有新的技術需求,所有的挑戰環環相扣,但都試圖將「人」與「環境」放回問題的核心。 過往民間團體在談論的能源轉型下的民主與正義,多少有些朦朧模糊,但是隨著淨零工程的開展,這些名詞逐步被摸索出真實具體的輪廓。目前在制度、法規、技術面都仍有許多不足,亟需全國性的方針與規範、以及納入所有利害關係人的管道與平台,才能讓各方企盼的能源轉型價值逐步落地。

  3. 2017年3月27日 · 原住民「傳統領域」指的是原住民原本的生活領域,包括部落所在地、農耕地、獵場、漁場、聖地等等,也包括海域與河流,但數百年來隨著外來政權的進入,這些土地屢遭侵奪。 今年2月14日,行政院原民會公布了《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 乍看之下,原住民有了主張土地權利的管道,實際上,其中關於「傳統領域」的劃設規則仍然排除了「私有地」,讓許多原住民無法接受,從2月23日起露宿總統府前表達抗議,至今已超過月餘。 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土地觀並不一樣,「傳統領域」的概念不是「所有權」。 今天若有一塊民眾或財團的私有土地被劃入原住民傳統領域,它的所有權不會改變。 凱道上的原住民團體所訴求的僅是,當傳統領域要進行商業性的大規模開發時,例如興建大飯店或開採礦產,需徵求部落的知情同意。

  4. 2020年9月29日 · 微塑膠(Microplastic,又稱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近年來已受到重視。 然而,美國亞利桑拿州立大學團隊日前在 美國化學學會會議 上首度證實,微塑膠可以被人體器官吸收並累積,這項最新研究發現隨即造成熱議。 有鑑於塑膠汙染的嚴重性,歐盟即將於明年(2021)7月3日啟動全面性的塑膠禁令,多項一次性塑膠產品將被禁售與禁用;加拿大明年也有相關禁令。 台灣從2002年起限用塑膠袋,但至今18年的限塑成效仍然不明;而依照環保署規畫,台灣要到2030年才會全面禁用四類一次性的塑膠產品(如塑膠袋、吸管、餐具和外帶飲料杯),這場限塑之戰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6. 全球排名第十三. 若檢視台灣淨灘資料,塑膠袋是十多年來的海廢冠軍,至今已撿起15萬個。 但台灣每年平均塑膠袋用量高達180億個,當中有多少已被海洋生物當成食物嚥下,不得而知。 資料來源:學者Kühn (2015)、學者Jambeck (2015)、愛海小旅行網站. 追不上的垃圾入海速度. 2015年,全球淨灘拾起超過8千公噸的垃圾. 菸蒂: 2,127,565 根. 寶特瓶: 1,024,470 個. 食物包裝紙: 888,589 個. 塑膠瓶蓋: 861,340 個. 吸管:439,571 根. 但淨灘的8千多噸,只是冰山一角...... 學者推估,一年恐有1千2百7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中;也有學者估算,海中載浮載沉的海廢,高達5.25兆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