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7日 · 根據宏利2022年個人保險賠償報告》,癌症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位列該年度危疾賠償的頭三位共佔危疾賠償個案總數的 92%

  2. 2022年6月21日 · 最後更新: 2022/06/21 14:10. 分享:. 數年前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讓更多人認識罕見病漸凍症」,適逢國際漸凍人協會聯盟於每年6月21日舉辦全球漸凍人日筆者亦希望藉此機會分享人工智能AI如何協助患上被視為不治之症的漸凍症病人盡可能保持 ...

  3. 2022年7月10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妍指乳癌變得不再罕見但大眾對癌症總感到恐懼甚至諱疾忌醫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她亦強調乳癌治療後保養同樣重要,特別是進行適當的上肢運動,可有效紓緩淋巴水腫等治療副作用。 自1993年至今,香港的乳癌確診數字上升了3倍,已成為本地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而每年10月已定為國際乳癌關注月,旨在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 李醫生認為也要設法減輕公眾對乳癌的恐懼。 「現時資訊多數是有關治療藥物、患病後治療、防止復發等。 如果不是身邊有人有事,多會忽略這些資訊,覺得不關自己事,很難談得上認知。 諱疾忌醫手尾長.

  4. 2020年9月2日 · 數字健康. 遠程醫療. 雖然新冠肺炎危機使全世界的醫療資源捉襟見肘,但也導致全球對在綫醫療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 由於隔離、社交距離等一系列的措施,令看病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遠程醫療,即在綫諮詢服務的出現,無疑滿足了居家患者在網絡上尋求醫學建議的需求,讓患者可以與醫生進行交流。 移動健康. 由於公共衛生緊急狀況需要一種創新的護理模式,移動醫療技術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醫療專業人員轉而使用工具,使他們能夠在無接觸的情況下遠程監測患者,從而防止新冠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此外,由於一些患者於手術後出現併發症,儘管醫護人員盡了最大努力,但仍可能需要重新住院。 而這些問題大多可以在不住院的情況下得到監測和有效治療,愈來愈多醫生轉為移動醫療技術,以減少患者再入院的情況。

  5. 2023年11月24日 · 202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臨床醫生的個人認知和性格,是造成過度體檢的重要因素。 有些醫生想盡量規避風險,對疾病「寧枉勿縱」,支持多做檢查;也有部份醫生因為不確定診斷是否正確而感到不安,害怕做錯決定造成誤診;另外,有些醫生對統計數據的理解不足。 結果,每名醫生對醫學護理的標準不一。 該研究的合著者、馬里蘭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診症創新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on in Diagnosis)主任Daniel Morgan表示,根據所看醫生的不同,所獲得的護理也會有顯著差異,這對病人來說是一種巨大傷害。 不必要的體檢添煩添亂. 或引發更多檢查和後續程序.

  6. 2023年2月27日 · 宏利香港就大灣區居民健康保障需求進行調查深入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健康目標及關注財務狀況面對嚴重疾病的取態及他們如何管理健康探討三地居民在健康管理習慣的異同結果顯示區内消費者對危疾醫療開支擔.

  7. 2019年5月6日 ·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數目平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