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英國「外銷」的一種上流生活想像:僕,財閥家庭劇場裡的萬能隱形人. 一位管家在英格蘭紐伯里(Newbury)的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內照料家居擺設花卉,海克利爾城堡因廣受歡迎的影集《唐頓莊園》在此地取景而聞名。. 貴族生活、僕與管家等角色 ...

  2. 2016年12月14日 · 電影《阿甘正傳》中,主角阿甘因為失戀展開了一個人的長跑,跑著跑著,猛然停下腳步時,發現身後已是滿滿的追隨者;祁家威也是,一個人在同運這條路上跑著跑著,不知不覺身後的人多了,一個人的慢跑默默長成了25萬人的長長隊伍。. 或許,在樹上的那 ...

  3. 2023年7月24日 · 機器為人所,至於劇情片或是紀錄片,只是真實光譜上的不同位置。 紀錄片追求一段真相、拍一個真實的事件,「可是我們在拍攝的時候,鏡頭一定是某一段時間跟某一個範圍內的,一定有一些在鏡頭框框裡,或在開機之前、關機之後,我們拍不到的東西,所以是擷取某一段真實。

  4. 2020年6月19日 · 因為目前的社會,粉紅色被視為是女生的顏色,而女生佔據比男生較低的權力位置,所以 男生粉紅色會被笑,不只是因為他了一個像女生的顏色,而是他做了一個更劣勢的顏色選擇。. 性別刻板印象之所以能夠運行,正是因為背後預設了這個性別 ...

    • 什麼也沒有的地方,還有電視長片
    • 城郊邊陲與大師名作「偶遇」
    • 從跨校地下串聯到台映試片室
    • 以電影同好為中心,輻散出片商、雜誌、叢書資源
    • 尾聲:銜接八○年代金馬國際影展

    七○年代的開頭銜接著六○年代的尾巴,那是全球抗爭「共時性」的1968年,美國反戰思潮、黑人人權運動、法國五月學運、日本安保條約抗爭⋯⋯,當時仍處於戒嚴體制下的台灣,對外來資訊嚴加管制,嚴密的篩子阻擋不住軟性的流行文化滲入:嬉皮文化與美軍電台播放的搖滾樂、喇叭牛仔褲與矮子樂恨天高。七○年代一開始,就連這些「毒素」都要剪除,1971年警察開始取締「穿著過分暴露短褲者、蓄長髮男子、褲腳過大妨害善良風俗者」。「褲腳過大」自然指的是喇叭褲,管束從五、六○年代抓捕各式讀書會成員的禁錮腦袋,來到七○年代儀表服裝的限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但可允許國家機器化身為一把利剪,1971年,在台北遭取締的長髮男子就超過兩萬人。 七○年代街上天天上演取締事件,看見頭髮稍長的男子,警察可隨意抓捕回去手起刀落,拍攝剪...

    七○年代從1971年退出聯合國到1978年台美斷交,外交上一連串的困境,使得夾帶民族主義的李小龍功夫片大受歡迎。在經濟上七○年代台灣產業從農轉工,十大建設的石化工業啟動,加工出口區林立,二林二秦的瓊瑤電影成為大量工廠女工的雲端依託,武打與愛情片成了國片裡的兩種典型。如果還想看一些別的什麼,可以去耕莘文教院翻一翻報章雜誌,翻到剛剛過去的六○年代邱剛健、莊靈、黃華成等人編輯的《劇場》雜誌:高達《斷了氣》、雷奈《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費里尼《生活的甜蜜》、安東尼奧尼《夜》、黑澤明《羅生門》的分場或分鏡劇本。這些遙如外太空星燦的名字與作品,只聞樓梯響,什麼時候才能親眼見識呢?儘管已經把《劇場》上的《斷了氣》、《去年在馬倫巴》劇本讀得滾瓜爛熟,但再怎麼膜拜這也不過是「紙上電影」。 當時外片在台...

    李大師在淡江文理學院就讀期間,除了平日看遍鎮上3家電影院(平均一個禮拜可看9部片),週末回老家等著看電視長片,還認識了同系的電影同好齊隆壬,以及建築系的吳永毅、林洲民,西班牙文系的朱全斌、王家倫等人,眾人商議要籌組電影社,卻遭學校阻止,校方的說法是:「學校每星期六在學生活動中心放映一部影片,還要搞什麼電影社團?」成立電影欣賞社團純屬與「政治」無關的文青愛好,也頻遭大人們阻攔,無獨有偶,學者李道明回憶:「1971年秋,我進入台大就讀,很快就認識一批電影發燒友,籌設電影社。但學校課外活動組以同性質社團不得重複設立為理由,批駁成立電影社,使我們只能借在視聽社的名義下成立電影組辦活動。」 六○年代末的白色恐怖知名案件「統中會案」,警備總部將組織自覺會、引領全國風潮的學生領袖許席圖捉拿逼供後,導致許席...

    黃承晃的萬能還不止於此,與台映試片室的時間重疊,一九七○年代中期還有另一個電影同好聚會,同樣是以黃承晃為中心。當時蘭陵劇坊的金士傑、黃承晃、劉靜敏、蔡宏榮以及杜可風等人,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巷內公寓包下一層樓合租。李大師在〈文學青年,戲劇少女〉寫到:「黃承晃神通廣大從離台的美軍(!?)那兒弄到經典名片的錄影帶辦電影欣賞活動(從卓別林、基頓、愛森斯坦、普多夫金到雷奈的《廣島之戀》、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安東尼奧尼的《紅色沙漠》與楊秋的《紅聖歌》),那兒也就成了籍籍無名,但野心勃勃的這些電影、藝文青年的聚會所。」 台映試片室和蘭陵劇坊的成員多有重疊,蘭陵劇坊成員合租的空間,也經常讓1970年代重要的電影雜誌──《影響》的卓明、黃建業、林銳借用此場地編寫校對雜誌。蘭陵合租空間不大,觀影人一次大...

    台映試片室的全盛時期在七○年代中期,到了七○年代的尾聲,1978年新聞局成立電影圖書館(1989年改名為電影資料館),對台映試片室有影響嗎?李大師說:「沒有影響,電影圖書館成立後,我們還是去台映看電影。因為電影圖書館剛成立,政府呼籲發行商捐贈,所捐的那些片子都是當初經過新聞局電檢制度,修剪得亂七八糟,慘不忍睹,我們才不要去那裡看。」 台映試片室的片子就不修剪嗎?其實也未必,只是修剪程度多寡的差別。李大師提到,當年由自己推薦在台映試片室放映朱爾斯.達辛(Jules Dassin)的《母子淚》(Promise at Dawn,1970),多年後李大師在朋友幫忙之下,上網下載完整版的《母子淚》,才發現當年看的版本,片頭一大段以蘇聯為背景的內容完全被剪掉,冷戰對峙的年代下,台灣身處美國這一方陣營,電...

  5. 無畏的中國公共知識分子、早已被限制出境的艾曉明教授/紀錄片導演,花了時間多次前往不准入內的邊溝,並採訪了許多倖存老人,完成總共5集、長達408分鐘的紀錄片《邊溝祭事》(由香港「端傳媒」代為發行,可上網訂購)。

  6. 2019年4月25日 · 1 7. 台灣團隊攀登聖母峰。 (照片/歐都納提供) 「這支隊伍,就像是美國NBA職業籃球聯盟選出的菁英明星隊。 」台灣第一位無氧無協作成功登上8千公尺大山、世界第六高峰尼泊爾 卓奧友峰(Cho Oyu,高8,201公尺) 的 伍玉龍 ,是七頂峰計畫的成員,也是隊中經驗最豐富的老大哥,他如此描述當年「七頂峰成員」。 七頂峰是指世界上七大洲的最高峰,2007年登山家 郭與鎮 成為台灣第一個完攀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