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3日 · 人物特寫. 電商新創營收翻倍 25歲老闆只念到大一,13歲就做生意月入3萬. 創立三年半的電商未來實驗室,去年營收翻倍至近5億。 25歲創辦人梁多多國中就嘗試做生意、月入3萬,大一頂著父母的怒火,休學工作,在挫敗中學創業。 對他來說,上網自學、實際去闖,比在教室學到更多。 圖片來源:劉國泰攝. 文. 彭子珊. 天下雜誌710期. 發布時間:2020-11-03. 瀏覽數:142520. 13歲那年,梁多多還不知道什麼叫創業,卻開啟了升學以外的新世界。 家住木柵的他不愛念書,被父母送到2個多小時車程外的三峽寄宿學校明德國中後,沉浸在玩遊戲王卡牌的樂趣,但困難的家境不允許他奢侈地買卡玩遊戲。 他看見台北車站地下街可以買到便宜的卡牌,便靈機一動,決定下課後在宿舍偷偷舉辦卡牌比賽。

  2. 2011年4月25日 · 統一超商一百萬個粉絲、其他企業的焦慮,都來自Facebook(臉書,以下簡稱FB)捲起的旋風。這股社群媒體新勢力,讓企業意識到,再不投入,將失掉商機。因為光是台灣,FB在短短一年時間,使用人數成長三七 %,超過了九百萬人。

  3. 2011年5月2日 · 服務. FB狂潮到底改變了什麼? 這是一個在企業家口中「可怕,真的很可怕」的平台,當周杰倫粉絲專頁上傳新MV,一秒內能得到一百多個讚,每個讚背後的擴散力量讓企業不敢忽視,每個讚背後串起的「世界第三大國」更改變了親子、婚姻、朋友關係,如同海嘯重新洗刷全部的人際網路,臉書效應,你不可不知。 文. 馬岳琳. 謝明玲. 天下雜誌469期. 發布時間:2011-05-02. 瀏覽數:34754. 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四、五點起床的滾石唱片董事長段鍾沂,一早起來就上臉書(Facebook),玩到七點再開始一天的生活。 他最喜歡上傳照片、分享文章連結,最近還開始使用「打卡」的地標功能。 「哎,Smart Phone和Facebook解救了老頭,是我心愛的工具! 」六十四歲的段鍾沂形容。 比江湖還險惡的地方?

    • 你可能認識的朋友
    • 臉書為什麼知道?
    • 留住新用戶,犧牲老用戶體驗

    成長團隊真正的代表作——他們的〈蒙娜麗莎〉、〈有如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教父〉(Godfather)前兩集——就是「你可能認識的朋友」(People You May Know),臉書內部用縮寫PYMK代稱。「你可能認識的朋友」是成長團隊最有效也最具爭議的工具,象徵著成長駭客的黑魔法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臉書的確有一些招數能應付尚未與朋友連結的新用戶。「我們曾經做過『填補動態』的假動態。」帕利哈皮提亞解釋。不過,填補動態無法取代實際的臉書好友。成長團隊的資料科學家發現,幫助新用戶找到朋友對臉書非常關鍵,尤其是要幫忙找到活躍用戶。因此,「你可能認識的朋友」對臉書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功能。看見潛在的朋友可以改善用戶體驗,使他們更有可能分享更多。最重要的是,人們退出臉...

    人們會質疑為什麼那些人選會出現在你的動態消息上,那些人和你沒有明顯關聯,有時甚至是你很不想有交集的人。曾有性工作者發現臉書推薦她與客戶成為好友,但客戶並不知道她的真實身分;捐精者被推薦自己不曾謀面的小孩;精神科醫師發現臉書會推薦她的病患互加好友。 這個功能還令成千上萬的人感到不舒服,因為臉書建議他們和孩子的朋友、不熟朋友的配偶,或是十年前的可怕相親對象,變成好友。 很多記者研究這項功能,但都不曾讓臉書透露這個產品的原理。科技網站Gizmodo的希爾(Kashmir Hill)的報導特別有名。希爾挖出的故事,包括臉書建議某位女性加為好友的對象,竟然是她長期缺席的父親的情婦。希爾本人也意外發現自己的「你可能認識的朋友」出現了這輩子沒見過的姑婆。希爾詢問臉書是如何發現這些人際關係,但臉書不曾提供資...

    「你可能認識的朋友」的其他問題僅管不明顯,卻依舊令人憂心。早期的臉書高階主管莫林開始認為,「你可能認識的朋友」是不好的做法,為了留住更多用戶,犧牲了良好用戶體驗。 由於「你可能認識的朋友」的關鍵目標是增加臉書對新用戶的價值、確保新用戶有足夠的朋友來填滿動態消息,因此臉書建議的人選傾向協助新手找到朋友,而不是新手加好友的那些人。 這種做法可能帶給老用戶較差的體驗。動態消息是零和賽局,人們只會看到有限的動態數量。臉書會優先給你看較新、跟你連結較弱的人的動態,因為臉書希望留住那些用戶。你就更難看到熟人的貼文。「系統知道如果我接受你,你的互動程度會增加,」莫林表示,「你等於是在跟蹤我,因為我就像是你的社群圖譜上,那個離你很遠、你想認識的人。很像在看八卦小報。」莫林形容這個具跟蹤窺視性質的特點,「成為...

  4. 2011年4月28日 · 文. 孫傳雄. 網摘精選. 發布時間:2011-04-28. 瀏覽數:34074. 亦因為Facebook網路遊戲深受國內使用者之喜愛,因此,根據八月份的Google Trends for Websites流量趨勢報告指出,Facebook在台灣的流量已逼近每日四十萬人次。 領先國內知名的微網誌網站Plurk(噗浪)以及部落格服務網站PIXNET (痞客邦)。 或許,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因為Facebook在國內是以網路遊戲一炮而紅,因此,即使它在國外已是最大的社交網站,但是,它的社交功能(諸如塗鴉牆、社團以及粉絲專頁)在國內仍無法領先微網誌網站Plurk(噗浪)。

  5. 2017年4月18日 · 生活. 臉書「刪好友」的醜陋真相. 因為各種考量不想讓臉書上的某位朋友看到你的動態是不是直接刪掉他就好了呢? 事情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譯. 張詠晴.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7-04-18. 瀏覽數:137680. 在臉書上刪除朋友,或許是個殘酷而怯懦的作法。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被刪除好友關係,可能會出現5個層次的情緒變化:震驚、不明就裡、憤怒,接著可能出現短暫的網路糾纏行為,最後才是黯然接受。 關於解除臉書朋友關係有個醜陋事實:如果你不是被刪除的那一方,而且是在幾經思考後,刪掉某個人,其實一開始真會有種海闊天空的開心感。

  6. 2018年3月21日 · 1.檢查臉書應用程式的設定,避免個資被擷取. 如果你透過臉書帳號登入其他網站或應用程式,那麼這些網站或應用程式便可以取得你的個資,因此有必要重新檢查與設定。 進入「設定」的主頁面之後,點選「應用程式」,便會看到所有「使用Facebook帳號登入」的第三方應用程式。 分別點選每個應用程式,進入之後的頁面會出現你提供給此應用程式的個人資料,例如「朋友名單」、「電子郵件」等項目,最好全部取消打勾。 如果有些應用程式你很久沒再使用,只要點選應用程式右上方的 X 符號,即可刪除(如果使用手機,可點選該應用程式,進入之後在頁面的最下方選擇「移除應用程式」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