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Omicron傳染力係咪好勁?JC喺超市工作,平時戴兩個口罩,超市休息室有透明隔板分隔員工,每隔兩個鐘就會有廣播,提醒大家要洗手,保持距離。JC自問做足防護、消毒,有用漂白水清潔,最後JC都係染疫,佢工作嘅超市估計有三分一員工染疫。
    • Omicron係咪普通感冒?JC話雖然當地好多人視為感冒,但每個人症狀和嚴重程度都有分別。例如自己無發燒,但有咳,喉嚨痛到瞓唔到覺,更加一度失聲。
    • 中咗Omicron要幾耐先好返?有咩治療?JC係1月6號收工發覺唔妥,然後7號請假,留喺屋企休養和食感冒藥,直至1月中先康復。JC話,當地醫療系統飽和,自己等到13號先做PCR測試,講緊有病徵後一星期。
    • 萬一真係中招,事先應該準備定咩物資?由於加拿大係大規模爆發,輕症無人理,要留家隔離。JC建議,應該採購一定數量蔬果、食物應對隔離,比較重要嘅係佢個人覺得可減輕症狀嘅補充劑(supplement),例如維生命C、calcium d3、蜜糖、枇杷膏潤喉嚨。
  1. 2023年1月8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溫迪.巴克利(Wendy Barclay)教授說,XBB.1.5有一種名為F486P的突變,可以恢復與細胞結合的能力,同時繼續逃避免疫。 這使得它更容易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家周三證實,XBB.1.5比迄今為止發現的所有亞變種都具有「生長優勢」。 但他們表示,沒有跡象表明它比之前的Omicron變種更嚴重或更有害。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溫迪.巴克利(Wendy Barclay)教授說,XBB.1.5有一種名為F486P的突變,可以恢復與細胞結合的能力,同時繼續逃避免疫。 這使得它更容易傳播。

  2. 2022年3月5日 · 第一份研究在比較小鼠呼吸道中,發現與Beta的病毒水平濃度相比,Omicron的病毒濃度較低;第二份研究則表明,Omicron細胞膜上TMPRSS2蛋白酶的效率低下,作者認為Omicron棘蛋白的突變,可能會降低其使用TMPRSS2的能力,從而降低在人類上皮細胞的

  3. 2022年12月1日 ·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變異株. Omicron. 疫苗接種. 保護力. 突破性感染. 綜合免疫. 中和抗體. BA.5. 本書是一個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台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 集合疫情期間,全球科學界對病毒、疫苗、免疫反應、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衛專業的解讀,層層為大眾的防疫知識打釘固樁。

    • 議題背景
    •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 陳志昊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今(2022)年1月19日,許多新聞媒體報導感染Omicron病毒的患者,產生「腦霧」(Brain Fog)的症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查詢新聞來源引用的ZOE COVID Symptom Study,並非經過同儕審核的期刊研究,而是由APP收集使用者回報自身的健康狀況,從多數人敘述確診後的症狀中排序出前五名。為了避免大眾容易因為誤解「腦霧」的症狀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根據同儕審核的研究發表意見。

    2022年1月22日 感染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之後的「腦霧」症狀,其定義、原因、以及盛行率等在科學界一向有爭議。其實「腦霧」可說是COVID-19造成的眾多神經與精神併發症中的其中一項,但由於被報導比例最高,因此一直是新聞媒體以至社會大眾熱門的話題。且近來又有新型病毒株的產生(Delta、Omicron等),是否也會造成腦霧就更複雜了。 「腦霧」(Brain Fog)是比較通俗的用語,在科學界較常使用的是「後COVID 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或「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ref.1)的定義是指「感染COVID-19超過12週後持續有的症狀」,但並未詳列症狀細項。最常被報導的Lon...

    Venkatesan, P. (2021). "NICE guideline on long COVID".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9(2), 129.
    Jarrott, B., Head, R., Pringle, K. G., Lumbers, E. R., & Martin, J. H. (2022) " “LONG COVID”—A hypothe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ical basis an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strategy". Pharmacolog...
    Hugon, J., Msika, E. F., Queneau, M., Farid, K., & Paquet, C. (2021) "Long COVID: cognitive complaints (brain fog) and dysfunction of the cingulate cortex". Journal of Neurology, 269:44-6.
    Ceban, Felicia, et al. (2021) "Fatigu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ost-COVID-19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101:93-135.
  4. 2023年1月13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Omicron厲害之處,是它摧毀了人類希望透過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從而阻斷COVID-19傳播的夢想。 另外,新的Omicron病毒株流行或將縮短二次感染的「安全窗口」。 也就是說,新突變株的出現可能使兩次感染間隔進一步縮短。 文: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第一線急診的觀察,最近確診病人確實有增加,兒科病人當然包括第一次確診或第二次確診。 日本擬調降COVID-19與流感同級、開放室內免戴口罩,最快春季實施 1年前. 變異. 病毒株. BA.5. BA.2. Omicron. 免疫逃逸. 體液免疫. 重症. 死亡. BA.4. BA.1. COVID-19. 重複感染. 二次感染. 次世代疫苗.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5. 2021年12月18日 · (中央社)美國一份研究發現,COVID-19確診痊癒並完整接種2劑輝瑞BNT疫苗者,遇到Omicron時抗體下滑最少;另一份研究更指出,完整接種疫苗後確診「能取得超級免疫」。 外媒陸續報導,現有各款COVID-19疫苗似乎都對Omicron無招架之力。 早先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協助研究30名打完莫德納(Moderna)疫苗者的血液樣本,發現中和抗體遇到Omicron降低至少約50倍。 南非14日發布的大型研究顯示,在預防感染Omicron方面,2劑輝瑞BNT疫苗僅能提供33%保護力;牛津大學研究人員13日發現,2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對Omicron幾無防護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