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日 ·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當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以第15個希臘字母Omicron為最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529命名時,不少英語系國家(以及非英語系國家)人士覺得有點傷腦筋,不確定Omicron的正確英文發音究竟為何。 紐約時報報導,專家說,由希臘文音譯到英文的Omicron,基本上沒有一個單一、而且大家都同意的念法。 韋氏(Merriam-Webster)線上辭典提供的Omicron英式發音為「歐馬況」,重音在第一音節;世界衛生組織(WHO)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在宣布Omicron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時,就是這樣念的。 但在美國,Omicron通常會念成「阿馬況」。

  2. 2022年1月11日 ·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變種病毒Omicron在全球病例不斷地增加,英國目前新增的確診病例中,90%以上是Omicron感染者。 英國專家發現,很多Omicron感染者的皮膚上都出現不尋常的皮疹。 據 《鏡報》 報導,英國ZOE公司的COVID-19研究小組,利用該公司開發的疫情追蹤應用程式「ZOE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症狀研究」(ZOE COVID Symptom Study),發現一些Omicron感染者沒有其他症狀,只是皮膚出現症狀,「Omicron皮膚疹」,主要有3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凹凸不平、發癢的皮疹,形態類似痱子。 它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在肘部、手部或腳部最常見。 這種症狀可以持續幾天到幾週。 第二種類型更像是蜂窩狀突起的蕁麻疹。

  3. 2022年1月31日 · 根據目前各國專家觀察,Omicron感染者的平均潛伏期只有3天,比原始病毒株與先前幾支變異株潛伏期平均約4到5天短;更甚者,Omicron感染者常在發病 ...

  4. 2022年6月12日 ·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現在疫情有逐漸往下的趨勢,看看周邊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再看看紐澳、美國和歐洲,都是從疫情高峰期過後,逐步放鬆、甚至開放邊境管制,「我們只是走別人經過的路,這是開放必經過程」,加上Omicron變異株潛伏期短,有做好三天居家檢疫和後四天自主防疫,這是夠的。 沒有直接開放0+7 仍有相當防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認為,這對於滯留在外的國人是好消息。 從疫情發展來看,此時放寬為「三+四」還算合理,並不會太快,也算是循序漸進,畢竟病毒仍有潛伏期,沒有直接開放為「 +七」,仍有相當程度防護,不過建議政府對三天的檢疫仍要嚴格執行。 對於BA.4或5是否可能趁虛而入?

  5. 2021年11月28日 · 編譯孫宇青記者簡惠茹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非洲南部最先出現的武漢肺炎新型變種病毒正式以希臘字母Omicron命名成為繼AlphaBetaGamma和Delta後第五株高關注變異株」。 然而,世衛此次未按照希臘字母表順序,竟跳過Nu和Xi等兩個字母來命名,引發民眾和專家熱議。 未按照希臘字母表順序 引發熱議. 英國「每日電訊報」資深編輯努奇(Paul Nuki)引述世衛消息來源證實,世衛是刻意不用Nu和Xi來命名,前者的發音與New一樣,而後者則是「避免對地區的污名化」,亦即不希望新變種病毒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姓氏的漢語拼音習(Xi)相提並論。 他還諷刺表示,所有的流行性疾病本質上都帶有政治意味。

  6. 2022年1月22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再起,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讓民眾人心惶惶。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整理出Omicron的致死率,更直言,「不要再說Omicron只是小感冒不會死人了。 林氏璧在臉書表示,英國近4週應該多半是Omicron病例,共有318萬人確診,4739人死亡。 致死率是0.15%,「如同我們一直觀察到的,隨年齡而上升,60歲以下僅有0.023%。 到60歲以上,則會跳到1.06%。

  7. 2022年1月16日 ·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變異病毒株也更難防堵有專家指出Omicron不再是透過飛沫傳染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坦言變異株Omicron傳播速度快飛沫環境空氣都有可能傳播病毒他強調現在社區追求零風險已經非常困難但無論如何都要追求低風險。 陳時中指出,Omicron傳播速度快,以國內病例數來看,1月7日、1月9日馬上就爆發另一輪,所以各種可能性都有,飛沫、環境、空氣等可能性都沒辦法排除,因此現在社區裡要追求零風險已經非常困難,但無論怎樣都應該要追求低風險。 媒體提問,國內持續出現本土病例,是否篩檢、匡列方式有需要調整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