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6日 · 2021-05-26 14:07. +A -A. 加入收藏. 編按新光醫院侯勝文醫師在臉書分享最近看到血氧70%的阿伯自己跨越紅龍靠近戶外檢傷站說要掛號護理師本來想勸退的沒想到一量血氧才發現事態嚴重侯勝文醫師提到COVID-19特別之處就在於無論是WHO的成人COVID-19肺炎嚴重度分類還是ACEP的分類SpO2血氧飽和度小於94%直接就是嚴重等級。 這樣的病人看起來幾乎沒有不舒服,但往往胸部X光攝影已經很明顯地變差了,很可能迅速轉變為呼吸衰竭。 侯勝文醫師認為,COVID-19確診者無論在任何地點(居家、檢疫所或加強版檢疫旅館),都應該固定頻率接受血氧機監測,這比體溫監測重要太多了。

  2. 2021年6月28日 · shutterstock. 2021-06-28 10:05. +A -A. 加入收藏. 最近因為媒體報導新冠肺炎會有快樂缺氧」(隱形缺氧的情況民眾一窩蜂的購買血氧計」。 有人因為買到幾百塊便宜的血氧計而沾沾自喜可是你知不知道你可能買到沒有功能的仿冒品呢? 阿金告訴你三個檢測仿冒品的步驟: 【步驟一】 真品只有夾在活人的手指頭,才會有數字顯示。 (腳趾當然也能測) 如果夾在非生命體上(可以用筆測試),還可以看到數字在跳動的,那就是假的! 【步驟二】 運動後的心跳要比靜止時明顯升高 ,如果數字差別不大,那就是假的! 【步驟三】 閉氣後,血氧會下降 (警告:有心血管或肺部疾病者,請勿嘗試),閉氣時間也不要太勉強! (量力而為就好)

  3. 2021年6月3日 · 要知道有沒有缺氧血氧濃度有沒有降到80%以下就拿起自己的手或者輕柔的拉著對方的手看著指甲如果是粉紅的就肯定有90%以上啦如果是紫色的就要準備送醫了就這麼簡單。 順便講一下, 指甲把它壓下去,會暫時變白,如果2秒內恢復粉紅色,代表循環良好,如果放掉不會或很慢變紅,代表循環不好,就要注意了! 如果壓太大力,可能會被打! 如果你已經買了,相信你玩一兩次後就會丟在一旁,真的要用的時候也找不到,乾脆學會這個方法方便又實際。 (圖片來源:郭彥良 醫師提供) 作者簡介_郭彥良. 金門健康診所醫師,外科專科醫師.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 不科學有時候最科學.

  4. 2024年1月24日 · 療效關鍵 在提高血氧濃度. 為什麼暴露在高壓艙內吸純氧就能治療或改善疾病? 「其原理不複雜,藉由吸入百分百純氧的呼吸,增加循環血液中三到五倍的氧氣分壓及血漿氧氣輸送量,組織內的氧分壓會增加至平常的十至十五倍。 」張厚台說,藉由提高血中氧氣濃度,可改善組織缺氧,促進組織增生、微血管新生,在反覆治療過程,還能增加纖維母細胞增生及膠原蛋白生成,有助傷口癒合、減輕水腫,並增強白血球殺菌能力等。 有人因宗教信仰不能輸血,利用高壓氧治療替代輸血,雖學理上可行,但張厚台提醒,當血色素值低於七gm/dL,在高壓艙環境下,對腦部、心臟會帶來壓力,多半會使用代用血漿或白蛋白製劑處理。 血色素值低於七gm/d還是不建議用高壓氧替代輸血,應根據貧血原因改善才是解決之道。 至於,有可能逆轉衰老嗎?

  5. 2021年5月24日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我的血氧含量突然開始下降徘徊在91-94正常指標是97以上少於95已開始危險),證明肺部組織受損加劇醫生立即安排氧氣管讓我呼吸不能讓血氧繼續下降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6. 2022年4月27日 · 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表示所謂輕症臨床上是指肺部沒有任何發炎跡象且血氧濃度SpO2大於九五%。 然因每日確診人數眾多指揮中心制定基本條件六十九歲以下無血液透析無懷孕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且非六十五至六十九歲獨居者沒有任何危險徵兆如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嗜睡等作為輕症居家基礎判別條件。 該如何自我監測有無肺部發炎? 可觀察兩項症狀,一是坐著休息時,感到呼吸困難、胸口鬱悶,且症狀不會因為休息而消失;二是嘴唇發青、發紫,或指甲呈現藍色,這代表血氧濃度下降。 「可以利用家中的血氧機即時測量,當測量數值低於九五%,代表身體有缺氧情況出現。 」楊家瑞提醒。 至於是否要先備好氧氣瓶? 「基本上是不需要的,一旦需要用氧,就得緊急送醫。

  7. 2024年4月10日 · 短短1周內病情急轉直下血氧濃度一度降到90以下緊急收治住院經過治療搶救好不容易脫離險境,「要是再晚一步後果不堪設想老翁的病情急速惡化是因他和多數長者一樣疏忽了兩件事第一誤以為不常出門不打疫苗也能躲過病毒二是有症狀未快篩延誤就醫錯失用藥黃金期。 疫苗打氣和快篩意願「雙低」,正是國內後疫情時代浮現的兩大隱憂。 不快篩、不就醫,錯失投藥黃金期. 早在去年3月20日,疾管署修正新冠肺炎通報定義後,新冠肺炎僅中重症個案須通報,一般輕症確診不列入統計,沒有具體數字。 而「單日新冠輕症就診人次」,是由醫師診斷時在系統主動壓上新冠「診斷碼」得來;但因未強制醫師註記,這項就診人次數字,只能當作最保守的「樓地板」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