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21日 · 留言. 中醫說藥即是毒,那我們生病吃藥的時候如果吃對了就是藥,如果吃錯了就是毒,如何正確使用中藥?.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灣上海同德堂胡乃文中醫師來探討這個話題。.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藥的意義. 2.五臟對五音. 3.《神農本草經》將藥分為「上品 ...

  2. 2022年8月22日 · 自律神經中醫調理 | 談古論今話中醫 (618) 一般我們常聽到的像是坐骨神經痛就會聯想到腰腿的問題、三叉神經痛會聯想到臉部三叉神經出了問題,但自律神經失調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自律神經痛到底怎麼痛法而且分佈在全身哪裡?. 對人體有何影響也是有很 ...

  3. 6 天前 · 健康1+1是隸屬於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健康節目,希望為民眾提供一個最權威,最貼心的醫療資訊服務。包含生命科學、人體科學、美國醫療保險福利、移民就醫、中醫養生、牙齒保健、女性健康專題、心靈與精神健康、Covid vaccine 、新冠、疫情、居家保健、抗癌最新療法等,並提供適合各年齡層的最 ...

    • 中醫為什麼要「補氣」?
    • 脾胃是「能量的補給站」
    • 給中醫「脾」正名:當初英譯中出錯
    • 脾胃受傷,生出百病
    • 中醫「補氣」強健脾胃的藥方
    • 結語

    中醫為什麼要「補氣」呢?是因為氣不足,也稱為「氣虛」。中醫講的「氣」相當於西醫講的「能量」。氣不足,就是能量不夠,做起事來力不從心,容易感到疲勞,需要停下來休息,所以「氣虛」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容易疲勞」。 或許有人會說,能量不夠,我們多吃些食物就可以了,怎麼還需要中醫「補氣」呢?殊不知,會有能量不足、氣虛的病人,都是脾胃功能出現問題,我們稱為「脾胃氣虛」;就是因為脾胃功能有問題,無法有效將食物轉變成能量,才會能量不足。中醫「補氣」,就是要從根本上強健脾胃功能,使脾胃能正常供應能量。

    我們飲食可以補充能量,所吃的食物,經過消化(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肝臟、膽囊、胰臟的幫助,最後轉化成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等養分,供給細胞利用,當作能量的來源。但是當胃腸道出現疾病時,消化與吸收的功能不好,能量的供給就會不足。 中醫講胃是「主受納」,收衲食物,和「腐熟水榖」,消化食物;脾是「主運化」,消化食物,並將飲食的精華物質運輸到全身;小腸是「分別清濁」,將飲食的精華和糟粕(糞便)分開;大腸是「傳瀉糟柏」,傳導與排泄糞便。 《黃帝內經》說:「胃是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的精華物質都來源於胃;《黃帝內經》又說:「脾為胃行其津液」,脾為胃運輸津液。所以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能腐熟水穀,消化食物,運送營養物質,是氣與血生成的來源,五臟六腑、全身上下的營養都要靠脾胃。 當脾胃功能正常時...

    中醫的「脾」是西醫的「脾」(spleen)嗎?不完全是。中醫「脾」的功能是運化水穀,消化食物,是消化器官,位置居於中央,與胃以膜相鄰;西醫的「脾」(spleen)是淋巴器官,位置居於左邊,主要的功能是儲存淋巴細胞。西醫的spleen英文翻譯成中文「脾」,發生錯誤,造成很大的誤解與困擾,但是因為行之多年,很難加以改變。 為什麼會發生錯誤呢?中醫在中國已有五千年,西醫傳到中國在清朝,大約二百年前,當時翻譯的人不是中醫專家,所以出現差錯。中醫的「脾」應該是西醫的pancreas,翻譯成中文是「胰臟」,是消化器官。最理想的方式,中醫的「脾」包括現代西醫的胰臟(pancreas)和脾臟(spleen),但是主要部份還是胰臟(pancreas)。

    雖然說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與胃相表裡,是表裡關係,但是脾與胃在功能與治療上,還是有所不同,需要加以分辨。中醫說:「胃主受納、腐熟水榖,脾主運化」,基本上,胃主要是儲存食物,脾是消化食物。胃生病,症狀是嘔吐、沒有食慾;脾生病,症狀是腹脹、腹瀉。 人沒有食慾,吃後不會腹瀉,這是胃病;胃病不可補腎火,應當補心火,因心火可以生胃氣,增強食慾。反過來說,人有食慾,但是吃後腹瀉,這是脾病;脾病需要補脾,補脾需要補腎火,因腎火可以生脾氣,增強消化。但是因為脾與胃是表裡關係,會互相影響,久而久之,都會變成脾胃同病,也就是脾胃病。 金元時期醫家李東垣《脾胃論》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受傷,就會生出百病。因為脾胃是氣血生化的來源,供應營養給臟腑(器官)與全身上下;所以脾胃受傷,氣血的供應就不足,身體各...

    既然有氣虛證,我們要如何治療呢?中醫講:「虛者補之,實者瀉之」,虛證就要用「補法」。那麼要用什麼中藥來「補氣」呢?明代醫家張景岳《景岳全書》說:「凡氣虛者宜補其上,人參、黃耆之屬是也。」氣虛之人,補氣用人參、黃耆之類的中藥。 ● 人參:救人的靈藥、補氣之聖藥 人參可以補五臟(肝、心、脾、肺、腎)之氣。(Shutterstock) 人參是「補氣之聖藥」,能入五臟六腑,所以人參可以補五臟(肝、心、脾、肺、腎)之氣。尤其人參是「救人的靈藥」,人參單用而且重用(一、二兩或四、五兩),稱為「獨參湯」;當人「氣脫」(休克)的時候,在古代用人參,能救人命於危急,所以是「救人的靈藥」,非常的珍貴。 雖然人參可以單用,這是急救用;平時應該與其它中藥配伍使用。古代醫書說,人參是「定喘之神方」,可以治療氣喘,功效...

    中醫「補氣」就是要強健脾胃,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與血生成的來源,是「能量的補給站」。強健脾胃,就可以消化食物,轉化成能量,能量因此源源不絕,供應臟腑與全身上下,這樣就可以改善疲勞。中醫「補氣」用人參、黃耆等中藥:補氣名方首推「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強健脾胃。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

  4. 2016年7月15日 · 三豆飲,顧名思義其中有三種豆子的組成,黃豆 、黑豆 、綠豆、 紅豆這四種常用又廉價的食物,利用它的屬性能搭配出各種不同的治療功能,對身體會有很好的幫助!. 今天很高興邀請到 林貴中醫師 來到現場分享它們的妙用。. 這一集探討主題:. 1.三豆飲的 ...

  5. 2024年5月16日 · 新唐人電視臺推出一系列世界級的華人賽事,使散居世界各地、有各種特長且有志於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文化的華裔藝術家們能藉此良機切磋技藝,新唐人全球賽事風雲榜將透過鏡頭,帶您認識這些身懷絕技的得獎選手,並跟著九大賽事的推廣一同遨遊認識世界各地美好的正統文化。

  6. 2017年1月4日 · 助眠、醒酒、去除疼痛 「瀉鹽」的五種強大功效. 【記者蘇臻/綜合報導】又名愛普森鹽,是一種天然產生的硫酸鎂礦物質,自1680年被發現以來,它在「自然療法」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 瀉鹽在市面上3、4美元就可以買到一公斤,卻有多種養生、護膚的功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