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月24日 · 政治上,1992年韓國與台灣斷交,韓國不僅強迫中華民國駐韓大使館人員在24小時內離境,中華民國大使館等資產被韓國強制接收並轉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此的斷交羞辱,也是台灣人反韓的主因之一。 雖然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對斷交羞辱事件沒有記憶,但韓國體育賽事場上的問題一直頗多,讓台灣人記憶深刻,棒球與跆拳道一直是進行式,後來還有其他體育也是雷同。 例如,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在日本與韓國舉行,不少人咒罵韓國以卑鄙的手段連續作掉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等強隊,韓國最後雖然取得世界盃足球賽第四名,但是韓國在世界盃足球作弊形象已經在全世界定型。 而且,台灣人甚至政治人物總是喜歡提出1970年、1980年代的所謂「亞洲四小龍」名號來比較台韓的經濟發展。

  2. 2015年10月15日 · 5 萬人聯署反對. 不滿政府的決定,南韓的老師和學者們發起示威抗議,目前已經有超過 5 萬人連署反對這本「正確的」歷史課本。 另外,《韓聯社》報導也提到,大約 1,100 名自由派學者、歷史與歷史教育研究人員在 7 號時發布聲明稿公開反對新課本。 南韓德成女子大學歷史教授韓松宛 (音譯,Han Sang-kwon) 表示,如果贊成這本課本,就表示他們同意歷史課本可以依照政府的喜好隨意改變,他說:「即使在編寫課本時採用嚴謹的學術研究,課本的內容還是可以改變甚至是扭曲。 Berlin (West) Staatsbesuch Korea, General Park. Ankunft: Flughafen Tempelhof. (rechts: Willy Brandt)

    • 夾在美中強國之間
    • 反中情緒高漲
    • 老一輩仍尊崇中國文化
    • 推薦閱讀

    在調查中,南韓人對中國的評價最低,僅得到 100 分中的 26.4 分,比北韓的 28.6 分、日本的 28.8 分還低,美國評分最高,得到 57.3 分。有 58.1% 的民眾認為中國是「邪惡」的,僅有 4.5% 認為中國是好的。 中國過去被南韓視為貿易夥伴,在南韓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中美競逐壓力加劇的情況下,文在寅政府採取「戰略模糊」的策略,刻意在北京與華盛頓政府之間,以及敏感議題上保持立場模糊,以免影響與中國的經濟與外交關係。這些敏感議題包括台海問題、新疆人權問題、香港反送中運動等等。 過去因為長久以來的歷史問題,日韓關係一直不好,南北韓也因為民族與核武等問題關係惡劣。如今,反中情緒高漲,中韓外交政策甚至可能成為左右總統大選的關鍵手牌。

    報導指出南韓因為四大事件導致反中情緒高漲,一、2017 年中國對南韓部署薩德進行反制;二、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三、2020 年初期新冠疫情開始流行;四、2020 年末中國試圖建立「文化帝國主義」,聲稱許多南韓文化出自中國。 文在寅政府 2017 年 5 月上台後給中國「三不承諾」,不再部署薩德、不加入韓美日軍事聯盟、不參加導彈防禦體系。然而這些「化解韓中僵局」的承諾被南韓民眾視為「乞討」的行為。 在親中與反中的天平上,南韓總統候選人分道揚鑣。 代表民主的共同民主黨基本上遵循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繼續以親和態度面對北韓與中國。 代表保守陣營的國民力量黨則強調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目標加強國家安全以抵禦北韓的核武威脅,另外還可能會以「反中」言論作為外交政策理念。

    報導認為,南韓青年與中年之間存在意識形態的鴻溝,年輕人支持國民力量黨的比例越來越高。雖然通常大部分的人都反對共產主義,但是老一輩的南韓人仍然尊重中國文化,年輕人則更因近年來發生的事件而對中國抱持負面態度。 在野黨國民力量黨黨魁李俊錫(Lee Jun-seok)在 8 月表示,將與南韓青年一同對抗中國「暴行」,諸如在香港與新疆問題。相較之下,文在寅的「戰略模糊」雖然承諾維護人權與自由,但卻向中國靠攏。 報導並沒有表示哪一黨可能勝選,但卻暗示,倘若共同民主黨沒有解決「親中形象」,可能會造成年輕選民把票投給國民力量黨。 如果共同民主黨贏得大選,報導預測,南韓隊中國的戰略模糊將繼續存在。不過共同民主黨將無法忽視國民力量利用公眾情緒「削弱」執政黨威信。如此一來,戰略模糊存在極限,總有一天中國會要求共同...

    【德國大選讓中國最緊張的惡夢】親中梅克爾下台後,中國怕這個黨發威 岸田文雄的「對抗中國」是真是假——他轉鷹派了?還是戴競選面具? 歐盟向中國外長表示台灣是重要夥伴,但有 1 關鍵但書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外交家:南韓反中情緒高漲 外交模糊態度將流失年輕選票〉。首圖來源:總統府)

  3. 2024年5月14日 · 南韓頃大集團之力,發展 AI 與節能高效模型 南韓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國際佈局野心,是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對象;延伸到 AI 領域上,南韓仍想要確保國家未來競爭力。

  4. 2024年5月22日 · 由英國和南韓共同舉辦的 AI 安全峰會本週二(21日)於首爾召開。. 來自各國的領袖與科技公司高管承諾實施基本的 AI 安全措施,並強調國際合作在 AI 安全研究中的重要性。. 英國政府宣布了一項新協議,包括 10 個國家和歐盟在內,將建立類似於英國 AI 安全 ...

  5. 2019年2月23日 · 大家可能都很熟悉的 H5N1 型禽流感正是這樣一個例子。 H5N1 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人體肺部引發爆炸式的免疫反應。 短時間內,上百種細胞激素在肺部集中釋放,造成肺部乃至全身器官的功能衰竭,這也是H5N1 禽流感致死率高的原因所在。

  6. 2018年6月19日 · 台灣人最反感的國家排行榜. 在反感排行部分,調查指出,台灣人最不喜歡的國家是北韓,反感比重為70.9%,其次為菲律賓,比重為52.9%,第三名則是中國,反感比重為43.9%。 在反感排行部分,台灣人最不喜歡的國家是北韓,其次為菲律賓,第三名則是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 台灣人對中國好感度為48.8%,首度超越反感度 ,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意外,他認為, 這樣的結果可能是中國軟性文化包裝,以及台灣近年經濟遲滯發展等錯縱複雜原因導致 。 此外,游盈隆也提到,相較於2017年民調,對北韓反感的人減少了10.7個百分點,甚至強烈反感的人戲劇性地銳減20個百分點。 他認為,這種台灣人對北韓印象與感覺的大轉變,十分罕見,「川金會肯定是最關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