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2日 · 如今近九十歲高齡的陳明忠曾在戒嚴期間兩度被捕入獄是臺灣最後一個政治死刑犯一共坐了21年黑牢。 他是真正跟隨謝雪紅革命的一份子,加入敢死隊、入霧社懇求原住民相助、最後孤軍襲擊國軍而入獄——

  2. 2020年4月28日 · 陳時中一個無心的動作竟意外帶動起焦糖餅乾的商機。 據《 三立新聞 》報導,PChome 24h 購物網近兩日, 在荷蘭煎餅的整體銷量對比上周同期暴增近37倍, 此外像是煎餅、荷蘭煎餅、焦糖煎餅等關鍵字也成熱門討論話題。 此外,臉書粉專「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也在27日晚間 PO文 表示,原本在整理疫情記者會的相關資訊,但一看到荷蘭送來的餅乾,突然間肚子餓了起來,因此就隨手登上購物網站搜尋,沒想到竟發現該款餅乾在缺貨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幽默地 說 :「到底荷蘭人是花多少錢找陳時中業配啊(誤)」。

    • 面試講自己的失敗:別「無限放大」遇到的挑戰
    • 加分的失敗例子:下錯參數公司損失百萬,工程師寫程式自動化流程
    • 多一個「試錯」精神,就能鶴立雞群

    讓我們先來換位思考一下,想想面試官想為什麼要透過這題更了解你。面試官想要知道,你如何定義失敗?因為失敗跟挑戰很不一樣,像我曾經聽過好多學生回答這一題時,認為自己最大的失敗是「交換學生時交不到朋友」,接著花好多時間說自己剛出國時英文能力沒這麼好,不習慣上課要舉手發言等,看到這裡的你怎麼想?這樣的文化衝擊,稱得上失敗嗎? 我通常會建議學生再想得深入一點,因為這樣的回答,第一會讓 Adcom覺得,那現在的你又要出國攻讀 MBA 了,你懂得如何處理文化衝擊了嗎?第二則是學生時期發生的事已經太久遠,難道你出社會工作這幾年,沒有更多經驗可談嗎? 很多人因為沒有失敗經驗,所以會「小題大作」,把挑戰的經驗放得好大;或者是講了一個很有挑戰的例子,但是手法不夠高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要強調的是自己的優點,我得殘...

    我還記得幾年前,陪著一個要申請 MBA 的學生討論失敗經驗,他的經歷讓我到今天還記得很清楚。身為工程師的他,因為有次下錯一個參數,導致公司生產線當晚就損失上百萬;這麼大的傷害已經造成,他在接受公司懲處時沒有就此受挫,反而發現這樣的錯誤很容易因人為疏失而發生,所以他重新更改程式,將這個參數調整為自動,確保不會再有人跟他犯下一樣的錯。 這個學生的失敗經驗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在於他讓公司損失慘重,而是他面對失敗時的心態,並在後續採取行動,幫助公司解除盲點,並造福其他同事,也讓他最後進入理想中的 MIT Sloan就讀。 這個學生除了勇於坦承失敗並承擔責任,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是主管可以憑著這些失敗經驗的依據,在推薦信中寫下具有建設性的回饋,這也是 Adcom 樂於看到的部份。 推薦信是申請 MBA...

    回到問題的源頭,台灣學生為什麼答不好這一題,可能是因為他們缺少冒險犯難的精神。想想我自己也是從小受到台灣教育體制的影響,就是一直在避免犯錯,從沒想過要多冒一點險,走出舒適圈,做些自己不是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 可是現在的我,每年帶著這麼多學生申請 MBA,我發現當大多數人的經歷都很不錯甚至很相似時,能讓你脫穎而出的,就是你是否曾經踏出那一步去試錯、從錯誤中學習,因為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件事,而你勇於挑戰,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樣! 不只我有這樣的感覺,最近跟同樣是 MBA 畢業的朋友聊天,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早一點開始承擔風險,多累積失敗的經驗,畢竟隨著年紀增長,對於失敗要付出的代價是越來越大,所以及早培養對失敗的正確心態實在太重要啦! 因為未來不管是到了 MBA 或職場,你都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

  3. 2019年8月6日 · 面試明明很順利,為什麼最後沒被錄取? 關鍵取決於面試順序」 TO 編輯推薦好書. 2019-08-06.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人生看似沒什麼道理,但運氣其實有跡可循。 《 七的好運法則 》由美國運氣專家卡拉‧史塔爾(Karla Star)撰寫,他跳脫了命運,根據人們偏好熟悉、喜歡捷徑的運作方式歸納七條好運公式並親自實踐。 下文,作者將為你解答一個千古難解的疑問:「面試明明很順利,為什麼最後還是沒錄取? 」(責任編輯:藍立晴) 世上挑選優勝者方式最優雅的比賽,非古羅馬鬥士莫屬,但今日的競賽標準要比「誰還活著? 」更加複雜。 公正選出體育比賽優勝者的標準,包括速度、距離和重量,因此奧運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Citius、Altius、Fortius)。

  4. 2019年6月18日 · 明明兩岸一起經歷 8 大歷史事件中國課本裡卻只提到 6 件. 英國媒體《BBC》注意到,在中國與台灣政治對立下,兩岸的歷史課本對共同的歷史事件,會有不同的解釋與定義。. 《BBC》將台灣的翰林、康熙、南一版歷史課本,與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的 ...

  5. 2017年3月6日 · 魚夫 2017-03-06.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1947年二二八事件動亂期間以高雄第一中學今雄中的學生李榮河和陳仁悲等人為首曾組織一支學生自衛團體巡視學校周邊維護秩序同時保護了許多受威脅的臺灣外省人。 然而,三月六日當天,人稱「高雄屠夫」的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在未獲上級指示下卻派兵血洗高雄市區,怎麼會這樣? (責任編輯:蔡沛宇) 70年前的3月4日,二二八事件蔓延,高雄中學組自衛隊保護同胞手足,不分本、外省籍。 昔日自衛隊副隊長陳仁悲帶領學弟妹循著舊路徑重返車站並傳承大愛精神。 圖片由中央社提供。 文/ 魚夫.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6. 2019年9月10日 ·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告訴我們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他們的情緒都是要被正視與尊重的。 (責任編輯:陳奕安)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別再對孩子說:「沒那麼嚴重啦! 最近大家都在談「情緒教育」。 我時常到各地分享與情緒相關的主題,許多人問我,情緒教育該怎麼實施? 該如何教出孩子的「情緒力」? 我認為, 孩子情緒調控的能力,不該是透過制式的教材教法傳授,而是孩子從與周遭大人真實的互動中逐漸學習與培養而來的。 當我們跟孩子說:「當你遇到情緒不好時,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那一點意義也沒有。 反而,在與大人的每一次互動中,大人如何對應自己與孩子的情緒反應,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情緒發展以及與自我情緒相處的能力。 當一個人遇到挫敗或困境時,感受並展露出不舒服的情緒是相當自然的,孩子更是如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