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3日 · 2020/03/13 05:30. 文/顏群芳. 面對武漢肺炎的威脅,除了戴口罩預防飛沫傳染外,也要避免接觸傳染,因此要用肥皂勤洗手。 而家中環境可用漂白水來消毒,但是要用得對、用得巧,才能達到最佳防護效果。 漂白水約含有5%(50000ppm)次氯酸鈉的成份,屬於鹼性物質,在消毒環境前,需先用冷水稀釋,以降低酸鹼值,來提高殺菌效果較好的次氯酸分子的濃度。 依照消毒物品的種類,來決定調配的漂白水濃度,如是一般家具、廚房,依照漂白水和冷水1:100的比例,調製成500ppm濃度來消毒,但若是要消毒浴室或馬桶表面,則應使用1:10的比例(5000ppm),而稀釋過後的漂白水,應在24小時之內用完,因為次氯酸鈉會隨著時間逐漸分解,降低殺菌效果。 有刺激性 需維持良好通風環境.

  2. 2023年8月30日 · 核醫學會指出日方目前處理方式為將污染水經過多核種去除設備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ALPS將高危害的銫鍶等等62種元素去除淨化處理後將此含氚的處理水使用海水稀釋至氚濃度大幅低於管制標準後進行海洋排放對於食安疑慮民眾大多數疑慮來自於ALPS多核素去除裝置處理後是否能夠完整除去較高危害的相關核種根據目前監測數據顯示經妥善處理的含氚處理水除氚以外之較高危害的相關核種都是無檢出的低限值。 氚元素的生物半衰期約為10天,大部分以水的形態存在,在生物體內會透過代謝排出體外,目前科學證據認為,在人體內並無積累或濃縮。 以風險係數而言,氚對人體的影響低微。

  3. 2023年9月17日 · 2023/09/17 11:33. 讓可見髒污沖洗到完全看不見,是傷口換藥的關鍵。 示意圖。 (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清理傷口該用生理食鹽水嗎? 」這是不少民眾會有的疑問,對此,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整形外傷科主治醫師朱育瑩於臉書粉專「 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 」發文指出,讓可見髒污沖洗到完全看不見,是傷口換藥的關鍵,國外文獻顯示,自來水、蒸餾水、冷開水(煮沸過)及生理食鹽水,對傷口癒合能力、感染率未有顯著差異,目前刊登於國際知名文獻綜述期刊《 Cochrane data 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 》。 傳統認為生理食鹽水是等滲透溶液,不會干擾正常癒合過程,故被視作傷口清潔的首選。

  4. 2020年8月2日 · 而灑水車所利用的水是使用污水處理廠的回收水讓水資源再利用。 為什麼灑水可達到降溫效果呢? 因為水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當灑在地上的水變成水蒸氣,會吸收周遭的熱也就達到降溫效果,所以夏天有人會在家大門口地上潑水也是這個道理 ...

  5. 2021年12月16日 · 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景偉在臉書粉專「 泌尿外科楊景偉醫師 」發文指出,人體泌尿系統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而腎臟是人體調節水分最重要的器官,不但可平衡血液與尿液的體液恆定,亦可將體內廢物排出體外。 當身體水分不足時,腎臟首當其衝,工作負荷增加,沒有足夠的水分將毒物排出體外,因此會產生電解質不平衡、尿毒、腎功能惡化等情形。 楊景偉表示,曾遇過阿兵哥在大熱天下跑步,身體來不及補充水分,導致熱中暑、橫紋肌溶解,進而產生急性腎衰竭的案例,好在經過緊急的靜脈輸液治療,才成功挽回腎功能,免除了洗腎的命運。 楊景偉進一步說,正常人體內的尿液是無菌的,即使是有外來的細菌,也會因為尿路通道內水的流動,將細菌帶離身體避免感染。

  6. 2023年8月23日 ·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飲食過程中,我們都會吸入氣體,有時以打嗝排出、或由肛門排氣,但你有注意過屁味嗎? 對此,營養師何沂霖指出,排氣屬於健康行為,通常排氣應該不太有什麼味道,放屁偶發性的出現臭味,可透過7原因檢視,像是:是否攝取過量蛋白質、吃了較多含硫的食物或是便秘等。 但若持續很久的排氣都有異味,並排除上述的可能性,則建議安排進階的一些腸胃檢查,排除疾病的風險,比較安心。 何沂霖在臉書粉專「 何沂霖 營養師 」發文分享,若出現放臭屁的情況,可透過7原因來檢視,像是: 便秘的狀況:糞便長期滯留在大腸內,造成壞菌增生。 攝取過量蛋白質、消化不良。 高脂、高糖份的食物。 含硫的食物:像是吃了較多大蒜、花椰菜及羽衣甘藍。 乳糖不耐症。 腸道菌叢失調:高脂高糖份飲食,也可能影響腸道菌。

  7. 2021年9月12日 · 2021/09/12 10:50. 農糧署在臉書發文跟民眾分享,如何洗米可以把營養留住,煮出香噴噴的白米飯;圖為情境照。 (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老一輩的人觀念,洗米要多洗幾次才乾淨,但農糧署在臉書專頁「 鮮享農YA - 農糧署 」指出,其實洗米不必洗得驚濤駭浪,愈用力、洗得時間愈長,愈容易吸附異味,營養愈容易流失,反倒是掌握3原則,即可留住米的營養,吃得健康。 3原則分別是為「動作輕」、「速度快」與「勿搓揉」。 洗米時,以手輕輕且迅速地將米攪動,之後倒掉洗米水、重新裝水,上述步驟重複2至3次即完成洗米,這樣做,可以留住米的無機質、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