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月26日 · 不只是獨居(上) 不時會回到豐原阿嬤家,對我而言回台中不只是陪伴他們、和他們說話、排解他們的寂寞而已,除此之外,也是對心靈的一項修煉。

  2. 2011年4月10日 · 差不多在兩週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藝文訊息,說是一生傳奇的經學大師愛新覺羅‧毓鋆辭世了,預定在四月十日下午兩點在台北第二殯儀館舉辦告別式,而我也一直放在心上沒有忘記這回事。 和這位人稱「毓老」的大師素昧平生,也從未見過面,不過這個人經我仔細追溯回想,他曾經在我生命留下過痕跡,那是在高二讀的一本書中見過毓老,當時熱愛莊子,特別喜歡兩隻魚那篇「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3. 2014年8月2日 · 大紅燈籠高高掛描述中國傳統女性在家庭中的悲劇,因為它是屬於女人的故事,宅邸的男主人陳佐千的面目在電影裡都被奇妙地迴避了,他只以背影出現在長鏡頭中,或是以聲音代替其人出場,主要流轉的人物還是女人及僕役們。 電影在視野狹小的四合院中大量使用長鏡頭拍攝,造成這部電影獨樹一幟的效果,常可看見除了屏幕本來的景框之內,還有門與門如俄羅斯套娃交疊而成的「內框」,這些鏡頭通常包含至少三進,最外面的門框還有一對石獅子鎮守著,形成牢不可破的封鎖格局,人在封鎖中講話、生活,觀眾也被強行拖入戲中參與人物們的生活了,我在電影結束後才發覺,整部電影沒有透露關於院外世界的訊息。

  4. 2013年1月26日 · 不只是獨居(下) 這五天基本上每天都重覆同樣的例行公事。 上詩選課 ( 《葉嘉瑩說詩講稿》 ) 、放縱情慾的思緒 ( 《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 ) 和睡前念會《老殘遊記》放鬆心情。

  5. 2015年11月24日 · 我們該如何理解媽媽那時的決定? 小白老師說,媽媽因為知道姊姊的求生能力比弟弟強,姊姊是強者,弟弟是弱者,所以西紅柿理當讓給弟弟,撬石板當然要壓姊姊、救弟弟,我對此不認同,人命關天的情況下,母親不會預料到姊姊能奇蹟地生還,撬哪邊就肯定死另外一邊,我認為,對這件事唯一的解釋是──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 心結造成了,姊姊的「屍體」被媽媽抬去和爸爸屍體擺在一塊,並在家裡供了牌位,姊姊奇蹟地生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妻領養,接著是電影的主題──往冰釋之路。 這條路上,方登經過下面的過程才原諒母親。 1.選擇性失憶。 (她對地震前記憶的唯一妥協是,「我叫王登!

  6. 2011年4月4日 · DEAR S: (前略) 方瑜老師在課堂上曾推薦我們去讀納蘭性德的《飲水詞》,據說是他為了悼念亡妻而寫,意境深遠、情感豐沛,我在講義上看到幾闕甚是喜歡,後來發現其實鍾曉陽也喜讀納蘭詞,至於她怎麼將納蘭詞中的意境和自己的生活片段熔鑄在一塊兒,就不得而知了,鍾曉陽自己填的幾首詞也 ...

  7. 2013年7月22日 · 瞭解 24 小時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活是奢侈的,漸漸,我不想再這樣過。 我逐漸覺得讀某些文本讓我失望,因為我嚴重缺乏那樣的生活經驗,今天把《此情可問天》還給了圖書館,那是一本極富睿智的諷刺小說,偉大的英國小說家 E.M. 佛斯特的作品,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社會階級間的故事,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