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0日 · 不過「打完疫苗後」,有確實出現疼痛、發燒、頭痛或肌肉酸痛等副作用,可以服用退燒或止痛藥來降低不適。. 延伸閱讀:打疫苗前吃普拿疼OK嗎?. 醫師提醒X點注意事項 ,抗發炎藥物有可能減弱免疫反應 ,接種後30分鐘再離開!. 參考資料 ...

  2. 2023年12月18日 · HPV感染潛伏期可長達數週甚至年以上,且多數無症狀也不易察覺,使病患在不自覺的情形下罹病,所以呼籲「9-45歲,不論男女施HPV疫苗,有效預防60至90%的病毒」,其中又以未進行過性行為的青少年施打疫苗效果最好,但成人施也同樣能夠擁有八

    • 次世代疫苗是什麼。近期引進的次世代疫苗為莫德納雙價疫苗,是針對原型株和BA.1的二價疫苗;每劑0.5 mL含有25微克的原型株mRNA及25微克Omicron BA.1變異株mRNA。
    • 哪些族群需要施打。目前規劃兩階段施打,包含第一階段的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以及第二階段的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者。
    • 有什麼效果。根據莫德納藥廠提供的資料顯示,無論追加接種者是否曾經感染新冠,接種次世代疫苗後,體內中和抗體效價,對抗Omicron的BA.4及BA.5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MR),是第一代疫苗的1.68倍;接種前未感染者,二價疫苗追加劑GMR為1.69倍,對於預防住院與重症死亡都有很好的效果。
    • 有什麼副作用。副作用方面,次世代疫苗可能會發生的局部或全身性不良反應頻率,與原型株疫苗相似,並以「輕中度」為主,常見的不良反應包含注射部位疼痛、腫脹、感到疲倦、頭痛和肌肉痠痛等等,並沒有發現新的安全疑慮,大家施打了之後也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反應,有特別嚴重的情形建議迅速就醫。
    • /HPV 到底病毒是什麼?HPV 是一種DNA病毒,主要經由"性接觸"感染,依照致癌風險有分為高危險型與低危險型,可能倒導致的癌症女性方面包含成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等,男性則是會引發生殖泌尿道癌症(如陰莖癌)、頭頸部癌症(如口咽癌)。
    • /超過20歲打疫苗還有效嗎?目前並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 HPV 的感染,所以疫苗是用以預防的效果,可預防七成以上的子宮頸癌,而且建議在尚無性行為 9 至 14 歲的年齡層施打效果最好。
    • /男生也要施打!近年研究顯示「 HPV病毒」不僅會引發子宮頸癌,同時和生殖泌尿道癌、頭頸癌、口咽癌有所關聯,比例甚至不斷上升,成為常見的HPV病毒相關的癌症。
    • /疫苗+抹片檢查才是最佳預防。SSource:Unsplash@KTStock。目前已知的癌症中,子宮頸癌是少數可用疫苗預防的癌症。但光是疫苗仍舊無法百分之百預防子宮頸癌,所以國健署建議最佳的預防措施是:疫苗加上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
    • 什麼是「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是指接種疫苗後,仍感染應免疫的疾病的現象。並不只有COVID-19會有此現象,水痘、流感均曾出現突破性感染。
    • 為什麼會突破性感染?機率有多高?疫苗儲放與施打不當都有可能造成突破性感染,病毒突變亦是原因之一(如 Delta 病毒),又或身體產生封閉抗體的反應。
    • 那打疫苗還有用嗎?既然會被突破,那打疫苗還有什麼用?有的,雖不能完全保證不會感染病毒,但你已經比未接種的人增強非常多保護力了。根據專家估算,至 2021 年 6 月底,疫苗接種可能在美國挽救了大約 27 萬 9000 人的生命,讓 125 萬人免於住院。
    • 如何避免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的機率並不算高,若要避免此狀況發生,你我都知道就算打完疫苗也要做好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不要到處趴趴走和人群群聚,接觸病毒的機會減少,突破性感染機率自然就會降低──也不光是自己做好就行,一座城市的防護力要由市民共同提升,所以也善意提醒一下身邊的人吧。
  3. 2022年5月13日 · 疫苗不只可以喝「清冠一號」,還能改善注射疫苗的副作用,也不會影響抗體於體內的形成。. 中醫師建議注射疫苗前一晚睡前服用一包,當天早晨注射前在服用一包,當天晚上注射後服用一包。. 而隔天早上,若有症狀再服用一包,若無症狀則不需用 ...

  4. 2021年12月7日 · 還沒預約打疫苗嗎?別再預約了!為了提高接種率及避免疫苗過期造成浪費,政府特別規畫在台北車站、全聯、家樂福等大賣場開設莫德納疫苗接種站,不用預約隨到隨打,打完還有禮物可以領,還不快通通打起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