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麴毒素能與DNA結合,抑制DNA及RNA的合成,造成核仁形態改變,同時抑制蛋白質的合成4,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真菌毒素。 1. 黃麴毒素的急性中毒症狀:嘔吐、腹痛、肺水腫、痙攣、昏迷、肝臟壞死、出血、腎炎、或肝、腎、心衰竭或腦水腫而造成死亡。 2. 黃麴毒素具有累積效應造成慢性中毒,產生細胞受損、致癌反應、畸型病變及造成細胞突變風險。
      www.taiwan-pharma.org.tw/weekly/1785/1785-5-2.htm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黃麴毒素Aflatoxin是以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及寄生麴黴Aspergillus parasiticus這2種為主要的黴菌所產生的2級代謝物最早發現於1960年的英國發生大量家禽死亡事件經追查後證實主要原因為食用被黃麴毒素汙染的花生餅所導致

  3. 臺灣正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麴黴 [1] [2] ( 學名 : Aspergillus flavus )或稱 黃麴菌 、 黃麴黴菌 ,是 真菌界 子囊菌門 散囊菌綱 散囊菌目 麴黴科 麴黴屬 黃曲組 的一種 腐生真菌 。 在自然環境中,它是一種常見的 黴菌 ,在儲存的榖類中會造成儲存的問題。 它也是一種 植物 [3] 、動物 [4] 和人類的 病原 。 約有15%的人類 麴黴病 由黃麴黴引起 [4] ,有時候也會引起 角膜 、耳 [5] 與鼻眼框的感染。 許多菌種會產生足量的 黃麴毒素 [6] ,這是一種有致癌性且有劇烈毒性的化合物。 黃麴黴的孢子是一種 過敏原 。 黃麴黴菌有時候也會造成 蠶 孵卵所的損害。

  4. 黃麴毒素 (英語: Aflatoxin ),也稱作 黃麴黴素 、 黃麴黴毒素 ,是一種有強烈生物 毒性 的 化合物 ,常由 黃麴黴 及 寄生麴黴 等另外幾種黴菌在 黴變 的 穀物 中產生,如 大米 、 豆 類、 花生 等,是目前為止最強的 致癌物質 [1] 。. 加熱至280 ℃ 以上才開始 ...

  5. 2017年8月28日 · 黃麴毒素Aflatoxin是真菌在生長時產生的代謝物主要能生產黃麴毒素的菌為Aspergillus flavus及Aspergillus parasitcus等菌。 花生玉米豆類堅果中藥材等食物都有可能受到能生產黃麴毒素的真菌的感染。 黃麴毒素的毒性非常強,有很強的肝毒性、致癌性、免疫抑制力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 ,歷史上也有許多因吃進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而急性死亡的案例。 大量吃進黃麴毒素,會造成急性肝中毒,其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痛、痙攣、肝衰竭等; 黃麴毒素也有累積效應,慢性黃麴毒素中毒可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

  6. 黃麴毒素 (英語: Aflatoxin ),也稱作 黃麴黴素 、 黄曲霉毒素 ,是一種有強烈生物 毒性 的 化合物 ,常由 黄曲霉 及 寄生麴黴 等另外几种黴菌在 黴變 的 穀物 中產生,如 大米 、 豆 類、 花生 等,是目前為止最強的 致癌物質 [1] 。. 加熱至280 ℃ 以上 ...

  7. 2023年11月15日 · 黃麴毒素主要是由麴菌屬Aspergillus的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parasiticus製造。 這些真菌會生長於土壤、腐爛蔬菜、堅果與穀物,因此黃麴毒素可以污染許多相關食物,像是堅果、堅果醬(如:花生醬)、豆類、果乾與穀類產品。

  8. 黃麴毒素主要由麴菌屬的黃麴菌 (Aspergillus flavus) 及寄生麴菌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經二次代謝產生的有毒性物質,是一群化學結構相似具螢光性的化合物,主要為 aflatoxin B1、B2、G1、G2 四大種類 ( 表二),其中以 aflatoxin B1 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大。 Aflatoxin B1、aflatoxin B2在哺乳動物體內代謝成 aflatoxin M1、aflatoxin M2,可在乳汁中測得2,4。 表二 黃麴菌及寄生麴菌產生的黃麴毒素種類. 120 THE JOURNAL OF TAIWAN PHARMACY Vol.28 No.3 Sep. 30 2012. 參、黃麴毒素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