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日 · 人生大事好難做決定?. 成功學大師柯維,用 4 個字教你活出不後悔的人生. 主管想外派你到東南亞負責公司的新廠,為期 5 年,這是個升的好機會,但是,想到老婆和年幼子女,心中一陣猶豫。. A.「這次去,回來接廠長應該不是問題。. 」「寶寶才剛上小一 ...

    • 綠界科技擬拆股、助攻股價重回 400 大關!為何大企業都在分割股票?
    • 拆股的可能原因:鞏固人才、吸引更多投資人、推展併購計畫
    • 少數不願分割股票的例外:股神巴菲特,為何堅持不拆股?

    股票分割大多發生在價格非常高的企業身上,透過拆分每一股為多個股數,降低股價、增加公司在外流通的股數。而各企業敲定的拆分比例都不一樣,假設某間企業採用 5:1 的方式,那持有 1 股的投資人,最後即擁有 5 股;每股成本則會降低,總體持有價值不變、只是帳面上持有股數變多了而已。 通常執行此計畫的企業,不只獲得更多投資人青睞,股價也都會迎來漲幅。亞馬遜股票分割於 2022年 6 月正式生效時,美股盤中上漲 2.3%至 125.11 美元。以其分割方式計算,未分割的前一日(6 月 3 日)收盤價為 122.35 美元。 除此之外,企業之所以分割股票,還有 3 項可能原因:

    1. 內部管理:薪酬更具彈性,能作為搶人、留才手段

    招募市場愈來愈競爭,各大企業都爭相網羅關鍵人才,薪酬便是最容易被應徵者,拿來比較和評估的項目。 《華爾街日報》就提到,亞馬遜發言人的聲明中,認為股票分割之後,更有利於員工管理自己的薪酬,反過來說組織也受惠於股價變低,能更彈性地設計股票組合,給予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員工,而不一定是薪水或獎金。 特斯拉也公開表示過,具有競爭力的薪酬能幫助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為每位員工提供股票期權,是特斯拉的成功原因之一。自 2020 年特斯拉拆股以來,股價已上漲 43.5%,股票拆分將有助於特斯拉重置普通股的市場價格,以便員工在管理股權時有更大的靈活性。

    2. 外部市場:進入道瓊工業指數,獲取更多投資人加入

    資產管理公司 Boston Partners 全球市場研究部主管邁克爾.穆蘭尼(Michael Mullaney)認為,股價高達 4 位數的企業,把股票分割是「明智之舉」。因為過去一年半來,散戶成交量急速增加,在股市裡的重要性再次提高。拆股有利於降低股價,吸引更多投資人買進,進而活絡交易量,帶動買氣。 《CNBC》指出,亞馬遜現階段仍非道瓊工業指數(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的一員,而股票分割之後,有可能提高他們加入的機率。原因在於該指數目前是以「價格加權」的形式決定其組成,即股價愈高的企業,占比會愈高。 然而亞馬遜過去股價太高,若真的進入道瓊工業指數,會使其成分股比例失衡,因此才被該指數排除在外,藉由分割、股價下降的方式,才有機會讓亞馬遜獲取門票。 蘋果(Apple)的例子讓不少人認同此原因,他們在 2014 年時宣布以 7:1 的比例分割股票,隔(2015)年道瓊工業指數就將蘋果加入指數當中,同樣是考量到原本其價格過高,會完全超越其餘 29 支成分股的權重。

    3. 外部經營:為轉型、併購鋪路,提高自身議價籌碼

    觀察科技業的併購實務,經常是採「以股換股」,對收購方的好處是毋須動用現金,或額外籌措資金。正是因為股票分割,能高機率推動股價上漲,自然就可以較少的股票,換得對方同樣的股權,不少企業以換股併購其他公司之前,都曾執行股票分割。 凱洛格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艾非・賓美利奇(Effi Benmelech)在《富比士》(Forbes)就以專文推測,亞馬遜也許在籌備大型併購案。

    盤點美國近年來,不少大企業都陸續分割股票,就在亞馬遜宣布的前一個月,Google 母公司也公布其 20:1 的拆分計畫,而包含蘋果、特斯拉等知名企業,也都採取過此方法。不過也有少數企業拒絕採取這樣的分割來降低股價,股神巴菲特擁有的跨國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即為一例。 波克夏海瑟威發行的 A 類股(BRKA-US)多年來始終位列價格高昂、多數投資人難以入手的「夢幻類股」,目前每股持有價格超過 50 萬美元。巴菲特多年來面對市場要求分割股票的呼聲始終不願鬆手,認為波克夏股票尋求的是以長期投資持有為導向、而非短期炒作為基礎的優質股東,並且堅持:「如果無法為投資人創造內在價值,那些相對低廉且大量流通的股票就不值得擁有。」 A 類股長期被外界批評「欠缺流通性」正好...

  2. 2018年4月9日 · 害你失去信賴的 8 種行為. 我們會看到有些人鮮少與人互動,也自認自我要求很。. 所以,别人就「應該」要信任他,否則就很氣憤。. 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所犯下的錯誤認知。. 這個世界,別人大都不會刻意的關注你;即使會關注,你不說、不表達出來 ...

    • 我們以為的失去,往往只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高嘉岳跟長跑 12 年的女友分手後,晚上翻著台灣暢銷作家阿飛《只要好好過日子》時,書中提到的一句話。
    • 有時候你覺得困難,就是自己在嚇自己。高嘉岳的爸爸高正隆(喜翔飾)與媽媽陳麗英(楊貴媚飾)吵架,索性把家族事業早餐店關起來不做了,在早餐店幫忙的三弟高嘉凱(林哲熹飾)頓時失去生活的重心。
    • 有生之年,能夠長那麼大算不錯了。事業與愛情皆不順遂下,高嘉岳寫下告別家人的遺書,這句話原本是反映他對人生的消極態度。然而,故事走向後來發生變化。
    • 你就是想太多了啦!其實這個世界少了我們任何一個,也不會停止轉動。陳麗英想跟團旅行,但考慮到家中早餐店需要人手協助而作罷。高嘉岳就勸母親,別把所有責任往肩上扛,認為每件事非要有你不可,應該適時放下這些負擔。
  3. 2014年1月29日 · 《Business Insider》 特別從期刊論文中,蒐集各種關於薪資談判的研究,希望藉由這些學理驗證過的談薪策略與技巧,讓員工更有信心和老闆開口,爭取應得的權益、更的報酬。 1. 將薪資談判視為一場競賽. 你要爭取的,是對方不想給的。 根據研究,把薪資談判視為一場比賽,你會更容易成功! 訂定明確的目標,擬出競爭策略,然後努力積極的進行,你會比那些順從、妥協的人,拿到更的薪水。 2. 開價碼時,請使用精確的數字. 很多人談薪水時,會先刻意提高自己的價碼。 但是經過哥倫比亞商學院的一項研究, 開出精確的數字,在談判上會更有效 ,比方說:開出 10 萬 4500 元的薪水,會比籠統的 10 萬元更有效。

  4. 2023年1月3日 · 證交所宣布,泰山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出現重大缺失,有影響股東權益之虞,開罰 200 萬元。一圖看懂泰山公司派、市場派 2 大 ...

  5. 2020年6月22日 · 想讓別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人,必須為自己安排最後一道防線,明白告訴自己:一旦退到這一步,要拒絕對方向前逼近,也要適時反推回去。在設立底線、原則前,可以試著每天晚上問自己 5 個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