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英語: Taipei JingMei Girls High School ),簡稱景美女中,位於臺北市 文山區 木柵,距離景美溪不遠處。 該校為第一所由 臺灣人 創立的公立女子高級中學,為 北市六省中 之一。

  2.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英語: Taipei JingMei Girls High School ),簡稱 景美女中 ,位於 臺北市 文山區 木柵 ,距離 景美溪 不遠處。 該校為第一所由 臺灣人 創立的公立女子高級中學,為 北市六省中 之一。 校史紀要. 1962年5月16日,由 臺灣省政府 建校於 臺北縣 木柵鄉 港墘,初名「 臺灣省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 1968年改制為「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 1974年增加新生班級數至20班,達現有之學生人數規模。 1981年5月16日,新建學生宿舍落成。 1990年2月,科學館落成,原科學館改為藝能館。 1991年,增班至一屆24班,為景美女中全校學生人數最多的時期,約三千七百餘人。

    • 經過
    • 疑點

    1999年6月19日下午二時,家住臺北縣三重市(今新北市三重區)的景美女中二年級女學生張富貞(1982年3月13日—1999年6月19日),因為學校的軍訓作業,搭乘其兄之機車到軍史館找尋資料,並約定一小時後在原地接他回家,但時間到了卻沒接到人。眼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在等不到以及聯絡不上張富貞的情況下,她的家人開始緊張,遂向軍史館所在轄區的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以及住家所在的臺北縣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案。 警方與家人去軍史館搜尋,但軍史館卻以「非開放時間」為由拒絕警方進入搜索。21日,軍史館始讓警方進入,但館長李明德上校卻藉故阻擾警方進入館長室及會議室,並向張的家人說軍史館很安全,對方一定是逃家。又說該館錄影不錄白天,晚上才錄。但後來又改口說,端午節三天的假期不錄影。自此案情陷入膠著,...

    雖兇手快速遭到槍決,但此案仍有疑點尚未釐清之前就快速判決,因此有人質疑軍方的速判動機。 疑點一:根據軍方的說法,李明德上班後發現他的房間凌亂、廁所洗臉台下的水管被破損斷裂,接著又發生家屬找人事件,於是立刻找來19日值班的勤務兵問明白。而此時警方已即時通報軍史館館方關於張富貞失蹤案,身為館長的李明德發現異常應可推測館長室可能成為關係地,不應湮滅證據。 疑點二:案發當時,館內尚有值日官與另一名值勤士兵,前者在一樓看電視,後者則在寢室睡覺,但兩人都未被軍方調查人員列為證人或嫌疑人。此外,兇手只是名新兵,應無調遣其他士兵之職權。且兇手並非台北人,對台北周邊地區的道路不熟,可獨自一人租車並開車棄屍的可能性低。 疑點三:身為館長又是上校的李明德為何故意隱瞞,明顯可見當年的主謀至今依然逍遙法外。[來源請求...

  3. 傳真號碼. + 886 2. 學校網址. www .cmgsh .tp .edu .tw.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英語: Taipei JingMei Girls High School ),簡稱 景美女中 ,位於 臺北市 文山區 木柵 ,距離 景美溪 不遠處。. 該校為第一所由 臺灣人 創立的公立女子高級中學,為 北市六省中 之一。.

  4. 本目錄收錄畢業於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的知名人物。 分类“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中學校友”中的页面. 以下39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39个页面。 C. 陳玉梅 (政治人物) 陳儀君. 陳綺貞. 褚映汝. 朱婉清. 陈淑琬. 趙小僑. D. 丁靜怡. 丁文琪. H. 黃逸卿. 何如芸. 胡婷婷. L. 路嘉怡. 李艷秋 (主播) 李天怡. P. 彭愛佳. S. 蘇宗怡. T. 庭竹. 蔡依林. W. 吳沛憶. X. 謝璧蓮. Y. 尹乃菁. 楊小黎. 楊蒨時. 尤雅.

  5. 本目錄收錄畢業於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的知名人物。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校友」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39 個頁面,共 39 個。 C. 陳玉梅 (政治人物) 陳儀君. 陳綺貞. 褚映汝. 朱婉清. 陈淑琬. 趙小僑. D. 丁靜怡. 丁文琪. H. 黃逸卿. 何如芸. 胡婷婷. L. 路嘉怡. 李艷秋 (主播) 李天怡. P. 彭愛佳. S. 蘇宗怡. T. 庭竹. 蔡依林. W. 吳沛憶. X. 謝璧蓮. Y.

  6. 修澤蘭. 1 種語言. 臺灣正體. 工具. 修澤蘭 (1925年8月15日—2016年2月27日),中華民國建築師, 湖南 沅陵 人, 中國抗日戰爭 期間就讀遷至 重慶 國立中央大學 建築系 。 曾榮獲「十大女傑出青年」、第五屆傑出建築師獎 [1] ,2016年獲教育部頒建築貢獻獎。 [2] 1949年因 鐵路局 招考人才的機緣抵達台灣,在 聯勤工程處 擔任副工程師。 [1] 1965年擔任 陽明山 中山樓 修建設計師,並因而獲得台灣建築成就獎,有「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之譽。 1967年4月30日榮獲第一屆建築金鼎獎(同屆獲獎的還有 林慶豐 、 王大閎 、 陳其寬 、 陳仁和 、 沈祖海 、 楊卓成 [3] [4] ) 生平 [ 編輯] 早年 [ 編輯] 1925年出生於湖南沅陵。 [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