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6. 臺灣過去是否有海嘯災害? 依據歷史記載,臺灣自1661年起疑似海嘯紀錄有6次之多,分別摘要整理如下: (1) 德人海卜脫 (Herport)著旅行記稱:「1661年1月某日晨6時開始地震,約歷30分鐘,居民均以為地將裂開。 安平房屋倒塌23棟,海地(今安平)城破裂多處。 大震之後仍不斷有輕微地震,使人如置身舟中,約3小時,無一人能站穩。 其時適有3船入港,在水中亦激烈震動,一若即將覆沒者。 此次地震中,有一事最可驚奇,即海水曾被捲入空中,其狀如雲。 此次地震,無論海中,在陸上,人身均能感覺,共歷6星期。 (2)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雜誌‧詳異」:「12月庚子(1721年1月5日),又震,凡震十餘日,日震數次,房屋傾倒,壓死居民。

  2. 62. 發生海嘯之原因為何? 當海底發生大規模淺層地震時,可能會造成海底地形變動,如海床垂直位移、海溝斜坡崩塌等現象,從而引起水體擾動而成長週期的波浪,稱為海嘯,其他如海底火山爆發、大型隕石撞擊都可能造成水體擾動而引發海嘯。 由於其週期較長,所以相鄰兩浪頭間之距離可遠達500至650公里,其傳播情況可見下問。 上一筆 下一筆 百問首頁.

  3. 08:30至下午05:30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100006公園路64號 總機:(02)2349-1000(代表號) 氣象查詢:(02)2349-1234 地震查詢:(02)2349-1168 本網站參考時間:臺灣標準時間TST(GMT +08:00)

  4. 由地震波速度變化能預測地震嗎?. 79. 由地震波速度變化能預測地震嗎?. 由地震波速度的變化,也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 因為地殼如果受到強大應力時,經過此區的地震波速度可能會發生變化。. 根據在中亞細亞觀測的報告,縱波速度在地震發生前後有15%之 ...

  5. 即時強地動震波圖 第111號 9月18日14時44分 規模6.8 臺東縣政府北方 42.6 公里 (位於臺東縣池上鄉) -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

  6. 30. 地震規模愈大,是否災情愈大? 基本上,地震規模愈大其所可能導致的災害應該愈大。 但由於地震是一種能量的釋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方傳播過程中,能量會因岩層的摩擦、吸收而衰減,所以災情大小通常會與震源深度、震央距離相關,但建築物或公共設施的耐震力也直接影響災情嚴重與否。 上一筆 下一筆 百問首頁.

  7. 本網站提供最新的地震資訊,包括地震規模、震央位置、震度分布等。您可以在此網站查詢中央氣象署的地震觀測網,並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