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5日 · 台積電 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解釋全球化最新定義已是在不傷害國家安全及本國現在或未來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及外國產業及服務進入本國的牟利行為。 」然而美國許多措施卻讓張忠謀感到與全球化理念背道而馳張忠謀表示早期世界各國為了追求商業利潤及承擔商業風險不會顧及國界努力追求全球化說明2010年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化,「以前很多學者都出書強調世界是平的可是卻未達到全球化理論直到2010年迎來史上高度最高的全球化。 提到全球化優點,張忠謀觀察,好處在於能帶動許多國家的生活水平,幫助弱勢族群脫離貧窮,不過缺點是富者恆富,貧者恆貧,「壞處是加劇收入及財富集中,以及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不平等狀況。

  2. 2017年4月21日 ·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4月20日參加經濟日報創刊50週年所舉辦的全球新變局經濟新路徑論壇擔任論壇開幕致詞的貴賓張忠謀以成長與創新不變的恆值為主題致詞強調世界的局面變化迅速但成長與創新...

  3. 2022年11月25日 ·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作者米勒Chris Miller),日前提出個人對現今半導體市場的見解認為在台灣生產的最先進製程晶片幾乎占全世界90%且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讚譽有加更以百年來最被低估的企業人物來形容也提醒美國勿忽略台灣的重要性。 米勒觀察,疫情期間的晶片荒,重創全球汽車業,「台灣晶片製造產能假如停擺,將影響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和資料中心,甚至所有需要先進製程晶片的產品。 」所帶來的危脅,更大於新冠疫情。 米勒評估,台灣和中國的兩岸關係,難以預測其未來發展,在美國尚未明白世界各國對台灣晶片的依賴程度,萬一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出現問題,勢必會引發許多國家的國安危機,「到時世界各地的高階智慧手機、電腦產量都會受創。

  4. 2022年12月7日 · 台積電 創辦人張忠謀分享自己長年以來的夢想就是在美國興建半導體工廠過去也曾在華盛頓州的WaferTech嘗試該構想卻慘遭失敗美夢變惡夢不過台積電這次於亞利桑那州設廠可說是有備而來,「這一次我們更有準備張忠謀表示台積電過往雖在美國奧勒岡設廠25年但所負擔製造成本過高,「當時我太天真沒想到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灣貴50%多次為奧勒岡州工廠安排美國和外籍人員也都無法降低太多成本。 」即便能夠獲利,也得迫使放棄該廠的擴建,「不過現在台積電現有鳳凰城新廠,準備更加充足。 《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積電11月曾致函美國商務部,提到「鳳凰城廠」得面對建造成本與工程不確定性,符合張忠謀所提及「奧勒岡廠」的問題,真實障礙其實是「建造與營運的比較成本」。

  5. 2023年3月17日 · 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對談時點破美國開始紛紛推出半導體相關政策目的就是要減緩中國發展半導體的速度並透露自己看過中國目前最為先進的晶片於製造上遭遇困難,「不過台積電在56年前就可輕易製造中國現今最新穎的晶片。 」藉此推斷中國半導體的製造技術,落後台灣約5到6年。 米勒則向張忠謀提到,除了全球供應鏈走向中國及非中國等2個體系,細分來看,現階段半導體晶片的記憶體集中在韓國,邏輯晶片聚集在台灣,其他材料和機台則集結在特定國家,「未來集中化會逐漸降低,各國政府與企業都會增加投資,導致晶片投資規模變大,各國製造的市占率將有調整。

  6. 2022年12月7日 · 產經新聞. 資訊科技. 拜登讚張忠謀美國史上最大海外投資 地表最強半導體技術. 2022-12-07 上午 10:35 記者陳士勳 / 綜合報導. 拜登肯定張忠謀對於台積電的經營。 圖片來源:路透. 台積電 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新廠的上機典禮迎來美國總統拜登出席拜登給予台積電極高肯定也特別感謝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更以製造業的推手形容台積電推動美國製造業的進程,「亞利桑那廠會對美國製造業產生很大助力替當地和全美創造許多高薪工作。 」也信誓旦旦說明,這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投資案,以及地表最強的半導體技術。 拜登表示,蘋果是台積電的主要客戶,而台積電進駐美國,可解決蘋果的晶片荒,「過去蘋果不得不從海外,購買所有先進製程晶片,現在有機會將更多的供應鏈帶回美國。

  7. 2018年10月8日 ·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爆料自己面試高階主管的內部經驗一席我最不喜歡聽到的答案就是來學習談話恐怕敲碎了不少求職者的心許多面試者很頭疼的正是張忠謀老先生多年累積下來的這句最痛恨的標準答案」。 付薪水找人來工作絕不是讓人來學習求職者自認為的謙遜恰為票房毒藥展現自己的狼性」,適度的拿出企圖心與即戰力才是真正職場上所須要的。 部份民眾不看在眼裡的官校學生,要求的也正是這種「即戰力」。 一位官校畢業生,分發部隊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擔任排長,揹上值星帶,要代替連長發號施令,管理100多人的連隊,換句話說,畢業後就要拿出領導部隊的本事,那種輕聲細語、小姑娘似的「來學習」的話語,用在基層部隊,恐怕馬上就要被釘在牆上。 職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