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3日 · 案子收完後回到台中聖暉創辦人楊炯棠梁進利台北工專的學長相當熱情導引我們進到公司來。 Q3. 聖暉從空調工程起家,如何切入無塵室工程? 剛來第一年,公司營業額是 2500 萬,從很多小案子修修改改做起。 1993 年,第一個案子是做量販店。

  2. 2019年6月11日 · 董事長郭台銘並未出席,會議交由 4 位董事候選人主持,包含鴻海副總裁暨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S 次集團總經理暨京鼎董事長劉揚偉、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副董事長傑、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接班人議題,劉揚偉證實,未來鴻海將 ...

    • 2 年換掉 2 董 4 總,大股東與外部大咖矛盾不斷
    • 老企業經營複雜難解,股東怕錢泡湯,拚絕地突圍
    • 傳防台鋼、大同黨,促成重用自家人馬的轉變
    • 救大同新招:母憑子貴,精英、福華、大世科成關鍵
    • 未來藏 2 大隱憂,外來人才斷炊、母公司仍虧

    算一算,從 2020 年底,以鄭文逸、王光祥為首組成的新經營團隊,取得大同經營權至今,不到 2 年時間,就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 這當中,僅有鴻海機電整合組件事業群前負責人鍾依文,卸下大同總座,轉進大同子公司精英電腦當董事長,續留拚搏,其餘無論是擔任董座的中鋼前董事長林文淵、朋程董事長盧明光,或是擔任總座的大同大學助理教授湯政仁、研華董事何春盛、永豐餘投控前總經理蔡維力,全都離開大同。 大同人才耗損率之高,遠超乎想像,但更想不到的是,這家本就是送入加護病房急救的危機企業,遇上此動盪的人事更迭衝擊下,營運還能起死回生? 攤開財報,大同經營團隊不僅從 2021 年第 2 季就讓每股盈餘(EPS)由虧轉盈,而且保持連續 5 季都賺錢,甚至過去被大同離職董總認為是不可能任務的華映破產聲請...

    意思是說,老大同又大又敏感,藏有很多複雜難解的經營問題,專業經理人無法解決,必須是出資的大老闆親上火線才有辦法克服。而大同 4 大股東,每一位對大同的投資規模都是數十億元以上,相較於專業經理人或大同人,他們或許缺乏專業或感情,但這群人在乎自己投資的每一塊錢,為了不讓投資泡湯,就算野蠻、無情,也會同舟共濟、團結一心,拚絕地突圍。 因此近半年來大同的新人事布局,就是全面回歸 4 大股東,讓自家人馬上陣。說穿了,大同專業經理人換來換去,無非就是大股東為了自己的錢,所謂的百年文化、專業經理人感受等都只是其次。外來戰將也看得明白,因此紛紛求去,不敢久留,而且越換越快,也越沒人敢來,導致現在的大同就是股權說話,集權中央,誰能貫徹 4 大股東意志,夠聽話,才能留下來。 像是這回出線的王金來,過去從擔任大同...

    為何大同會有從忙著找外援到重用自家人馬的重大轉變? 原來, 過去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權責分離制度,產生 2 大問題:經營權被狙擊的風險,與優先順序分歧的經營矛盾。 參與決策的大同股東透露,早期的林文淵會火速被撤換,是因為大股東發現他背後的台鋼集團等勢力,已經鎖定大同,為了保住難得戰果,只能陣前換將。 至於後期的盧明光、何春盛,是大同大學校友出身的大同人,與非大同人的大股東群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同股東指出,曾傳出他們瞞著大股東們,私下宴請鴻海集團前副總裁戴正吳等大同校友,還有不少校友進場買股,有集結成「大同黨」奪權的隱憂,引發 4 大股東焦慮。 因此去年底,在盧明光幫助大同,成功穩住銀行追債壓力的階段任務完成後,才會決定由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王光祥接掌大同董座,就近看管經營權,...

    但單讓華映這個賠錢貨解套,還不足挽救整個大同,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轉型母憑子貴的產業控股公司。 不同於傳統大同人救大同,把心力都放在整頓母公司,對大股東而言,改善大同營運太複雜又曠日廢時,先搶救子公司,讓母公司成為跨產業的控股公司,再認列獲利來加快翻身速度,更快更有效。而被列為最優先的 3 家重點子公司就是,精英電腦、福華電子、大世科。 精英電腦,是僅次於華碩、技嘉的全台第 3 大主機板製造廠,但過去專注工業電腦、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製造,當同業轉向顯示卡挖礦商機時,沒跟上腳步,慢慢的落隊、不賺錢。 但精英 2020 年營收還有 260 億元,而且沒有虧損,大股東們才找來擅長電腦業務開發的鍾依文。他接掌精英後,對內先推動「石頭擠出水」的撙節改革,對外則調整產品結構,吸引老客戶回流。有效開源...

    4 大股東粉墨登場、集權中央的大同,不再找專業經理人分權、產生矛盾。但大同仍有兩大挑戰,一是快速的人事更迭,已經讓外界人才望而卻步,這是王金來必須跳下場扛大任的主因,一旦再有危機,將沒有外來大咖人才願意進場救援。 二是從財報能看出,大同今年上半年的好成績,主要認列子公司獲利與不動產重估增值助攻,才補上上半年淨利虧損逾 1 億元的缺口,顯見母公司的經營仍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才算是力挽狂瀾救了大同。 延伸閱讀/ 得罪賣家也要漲 2%手續費!蝦皮急從台灣「提款」幕後 人民幣大逃殺|中國「破 7 保衛戰」!亞幣競貶連鎖效應全解讀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 永續治理張雍川。國泰證券投資信託。總經理。陳亞男。勤誠興業。執行長暨永續長。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 數位創新李碧珊。王品餐飲企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瑞奧(PressPlay)管理經營團隊。
    • 產品服務黃正田。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副本部長兼鮮食OMO整合部部長。黃國欣。川方企業。董事長。吳有順。展雋創意(OVO)創辦人暨執行長。王馨妤。上準工程。營運總監。
    • 行銷業務高明慧。三立媒體集團。總經理。鄭婉婷。LINE台灣電商。事業部LINE禮物資深總監。潘瑋翔。薩泰爾娛樂。執行長。王文星。VDS 活力東勢。王富琳。亞翔系統集成科技(蘇州)
  3. 2017年10月25日 · 韓國一年內熱賣超過30萬本的學習類暢銷書 《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 作者李時炯也強調明確的目標是學習的開始如果心想或許總有一天會用到」,那就不是真正的學習。 例如,很多人在選擇學習項目時,都是抱著「台日交流密切,學好日文,以後總會有幫助」「做吃的生意不會倒,所以先學作菜好了」這類想法,這種沒有明確目標的學習,很容易就虎頭蛇尾,花了時間、金錢、體力,卻看不到成果。 所以,著手展開學習時,請先自問「為什麼要學」「希望藉由學習得到什麼樣的成果」,然後具體地想像一下「最後的結果會是如何」。 釐清了這3個問題的答案,就等於在這渾沌的世界裡,找出了你的獨門武器。 最後,以此做為學習的出發點,安排學習路線圖,學習才會有策略、有計畫,最終也才會有所成,不再淪為花錢買心安而已。

  4. 2023年1月13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一座蓋完又一座,當台積電、美光等晶圓廠持續在台灣擴廠,工程公司就將持續吃到這塊大餅。 不過,當同業將半數以上的資源投入晶圓廠時,聖暉工程,這家創立 44 年的老字號無塵室機電工程公司,卻選擇走一條人少的路。 不像其他上市工程同業漢唐、洋基、亞翔,以台積電、美光、聯電等晶圓廠為主要營收來源,2022 年前 3 季,聖暉營收來自晶圓廠、記憶體廠的比重不到 3 成,為前述同業當中最低。 同業漢唐,有 9 成以上營收來自台積電和美光。 但,不以晶圓廠客戶為重的聖暉,去年前 3 季 EPS 卻居上市工程同業之冠。 (編按:將該公司前 3 季 EPS 還原為股票面額仍為 10 元計。 「事實上是捨了,有捨才有得嘛!

  5. 2007年1月19日 · 伺服網路科技公司總經理經康,從17歲擺地攤起,有和買家面對面駁火買賣1萬個腰包的銷售經驗;22歲進入房仲業的殺戮戰場,也有超過3000棟房屋的成交經驗;近年跨入幾近自由喊價的軟體資訊業後,更是談判桌上的高手。 面對討價還價的買家,賣方在銷售談判時該怎麼接招、出招呢? 經康從訂價開門、服務溝通到締結成交,有一套完整的「銷售過招論」。 訂價過招: 把價格誘因放在「8」,會比「9」還犀利. 買賣要有價格才能開門,而一個好的銷售員更要贏在訂價。 好的訂價就能主導談判,掌握主動。 買賣過程中殺價是很重要的學問,但一般人很少注意到,訂價的學問更大。 高明的訂價可以給顧客一個價格好像不貴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購買的基本動力。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