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領導帶人. 從歷史學用人! 唐太宗心目中的「良臣」,有 4 大特徵.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政 2021-10-12. #領導帶人. 沒人追隨,何來領導? 部屬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政 2021-09-08. #歷史 #領導帶人. 三國英雄多,為何曹操只認可劉備的領導力? 從歷史故事學習「內隱領導」精神.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政 2021-08-06. #領導帶人. 為何暴君身邊還有忠臣? 部屬誓死追隨的理由,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政 2021-07-09. #歷史. 主管是自己帶頭衝,還是交給部屬大展身手? 曾國藩的領導學,給我很好的提醒.

  2. 2016年4月27日 · 收藏. 面對「向上溝通」這堂職場必修課,大多數工作者雖然都明白其重要性,卻很少人真正得其要領,只能低空飛過但求及格。.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在 《當主管要知道的第一件事》 中指出,這不僅是現代人的共同難處,戰國 ...

  3. 2014年9月19日 · 作者 / 林文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一家大型汽機車零組件製造商去年開始實施人才管理措施,今年年中首次進行人才的評量。 該公司採用 「績效—潛能矩陣」(或稱「人才九宮格」) 這項人才區隔的工具,目的是要找出或發掘高績效與高潛能的員工。 然而,在人才發展委員會中,他們面臨了障礙:要定義績效容易,但是要如何衡量潛能呢? 未來還沒有發生,如何能夠預測員工未來足以勝任更高或不同的職務? 委員會中,大家的看法迥異,導致接班人選的決議延宕不決。 2012年,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在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企業面臨的動盪愈來愈頻繁劇烈,30年來經濟動盪最嚴重的季度,有二分之一發生在最近十年,像是2000~2003年的網路泡沫破滅,以及2007~2010年的金融風暴。

  4. 2012年9月17日 · 專欄作家 林文政. [林文政專欄]提振員工績效短中長期策略.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要提升員工績效,必須同時關照員工工作動機、工作能力與組織環境,以創造綜效。 不過,在實際推行上,可劃分為短中長期:短期可先改善組織環境;中期設法強化員工工作動機;長期則應將重點放在培育和發展員工的能力上。 上一期專欄內容談到「員工績效模型」(績效=動機×能力×情境),說明員工績效主要受三股力量的影響:員工工作動機、工作能力的強弱以及環境的特徵和契合度。 以下我用「概念圖」(參見【附圖】)來表達動機、能力和情境三者的關聯性,並進一步說明彼此之間的關係。 能力、動機、環境並重,創造綜效. 動機**是影響員工行為與績效的第一個重要因素。 在工作動機理論中,「需求理論」是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 策略夥伴
    • 夥伴溝通者
    • 緊急回應者

    主要功能是在協助企業進行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其主要的活動包括:調整人資策略,以因應變革需求、排定人資需求的順序、了解企業人才的需求、進行策略性人才管理、在影響企業前,確認人才的相關問題、發展企業未來所需的領導人、設定關鍵性人資績效衡量標準、根據策略需求重新設計組織架構等。

    主要功能是在與策略夥伴與員工進行高效能的雙向溝通,其主要的活動包括:評估與追蹤員工的態度與行為、向員工溝通公司的文化、向員工溝通公司的政策和流程、確保人資制度與公司文化相契合、向策略夥伴和員工溝通人資政策、確保直線主管能迅速掌握人資活動等。

    主要功能是在快速回應公司或員工所發生的緊急問題,這個次角色主要的活動包括:快速回應員工的抱怨、快速回應直線主管的問題、回應員工與主管的需求等。 根據研究調查結果發現,人資策略夥伴在以上4種次角色所扮演的時間不太一樣,以一周平均工作43小時來說,扮演策略夥伴的時間約占8小時(19%),夥伴溝通者約占23小時(53%),員工協商者約占7小時(16%),而扮演緊急回應者的時間則約占5小時(12%)。 有趣的是,雖然人資策略夥伴並沒有花最多的時間在扮演「策略夥伴」這個角色上,然而這項角色的發揮卻對直線主管產生最大的效益。 直線主管認為,策略夥伴單獨一個次角色,對於事業單位的效能約可改善33%,而其他3種次角色的總合,對於事業單位的效能約只能改善8%至11%之間,凸顯策略夥伴的重要性。 調查結果同樣顯...

  5. 2014年8月19日 ·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文政專欄】界定潛能指標,培育組織的關鍵人才.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人才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把員工可實現成為A級人才的潛在能力和特質定義清楚,如此才能有系統地大量發現組織中的「璞玉」,一旦辨識出璞玉之後,接著就必須進行後續的人才發展計畫,如此才能把璞玉雕琢成形。 potential,源於potencial這個中世紀英文字,potencial又源自於拉丁文的power,代表可以產生特殊結果的一種力量、權威或影響力。 根據《韋氏辭典》,potential可當形容詞和名詞用。

  6. 2019年8月12日 ·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偏愛劉邦與蕭何這對君臣。 蕭何是劉邦手下的第一大謀士,後來當上了宰相。 關於蕭何,最著名的故事是「 月下追韓信 」,也就是蕭何替劉邦留下了韓信,讓韓信當上大將軍,也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 林文政說,管理理論裡有 領導 (leadership)和 追隨 (followership)的概念,相較於領導,追隨比較少人談。 就以劉邦和蕭何的例子來說,我們常講劉邦的領導力,其實追隨者也很重要, 如果沒有蕭何,可能就沒有劉邦 。 不過,儘管蕭何提拔了韓信,後來當韓信被舉發有謀反之意時,他也殺了韓信。 許多人同情韓信,但林文政認為, 蕭何認清自己的身分,也是為了自保,自始自終都忠於他臣子的角色 。 該怎麼解讀歷史故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