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3日 · 收藏. 2024(民國 113)年第 16 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第 11 屆立法委員選舉於 1 月 13 日(星期六)舉行,投票時間上午 8 時至下午 4 時,下午 4 點開始開票。. 開票進度到哪裡了?. 選舉當天的開票直播哪裡能看?. 《經理人》一次整理 16 家線上開票平台、34 個開票 ...

  2. 2024年1月12日 · 臺北市第 7 選舉區立委當選:徐巧芯 ① 李承龍(中華愛國同心黨) ② 徐巧芯(國民黨) ③ 羅丹(台灣維新) ④ 陳韋安(無黨籍) ⑤ 許淑華(民進黨) 臺北市第 8 選舉區立委當選:賴士葆 ① 劉佩玲(台灣維新) ② 賴士葆(國民黨) ③ 王閔生(民進黨)

  3. 2019年6月11日 ·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決策,提早做出防範措施。 如今,9 人小組來自各領域的專家,看事情的角度不盡相同,為找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勢必需要較長的討論時間,可能會錯過決策最佳時機,降低應變的彈性。 2. 個人或群體獨大: 一般來說,集體領導的成員應處於相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發表想法。 然而,在實際的決策中通常很難達到平衡,有可能陷入某個較重要的個人或部門獨自決策。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

  4. 2022年8月16日 · 國際於昨日公布財報的同時宣布人事異動,董事會成員目前全數皆由中國人擔任,在地緣政治時機敏感的情況下,中芯的這步棋是否別有用意? 商業

  5. 2021年12月21日 · 全球汽車鍛造輪圈領導廠商巧新科技,11 月營收 7 億 6000 萬元,年增 36.61%,創下 4 年半以來,單月營收新高的紀錄。 今年前 11 個月,巧新營收 69 億 4400 萬元,也比去年同期增加 43.28%。 從產業趨勢來解讀,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股市、房地產呈積極走勢,推進 2019 至 2021 年的豪華汽車市場份額增長 2%。 2021 年的豪車銷量,也來到了歷史新高點,使汽車相關供應鏈都受惠。 再加上,第 4 季原本就是汽車傳統旺季、車廠因應耶誕假期提前拉貨,帶動產能。 然而,巧新能寫下營收新高,並不只是靠著產業環境變好,他們做到了兩件事:降低成本、拓展營收來源。 延伸閱讀: 洗刷「比台積電更操」罵名! 三星新人事制度明年上線:廢除晉升年限、鼓勵人員外派.

  6. 2023年6月6日 · CEO 應該如何看待生成式 AI?. BCG 建議:找出「黃金使用場景」,透過 3 面向轉型. 自 2022 年底 ChatGPT 推出以來,許多企業已經感受到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藉由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對工作的影響,有些企業也鼓勵員工嘗試與生成式 AI 協作、調整任務流程 ...

    • 聯電換了一個腦袋,王石公開 400 天密謀計畫
    • 追求投資報酬率,不一定要是市場老大
    • 瞄準先進製程,爭取具戰略價值客戶為目標

    「聯電的客戶群縮小,但先進製程每個世代,產能的投資成本愈來愈高。」他分析。如果把聯電和台積電比喻成戰艦。在先進製程的戰爭中,聯電這條戰艦愈來愈小,台積電愈來愈大。過去 18 年,每當台積電這條大船換上口徑更大的大炮,聯電也努力要做同樣的事,期待靠技術領先,擴大規模;但 18 年過去了,這件事卻一直沒有發生。 追趕策略讓聯電長期處於劣勢。「一旦客戶群變小,技術和資源就變少,你持續投入,但是推出的時間會比人家晚。」經常出現的狀況是,聯電趕上台積電最新製程時,這項新製程也過了價格最高的黃金時期,開始降價;同樣投入先進製程,聯電就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把投資在研發和建置產能的錢收回來。 就以 28 奈米為例,曾是晶圓代工產業最賺錢的服務,聯電是少數緊追在台積電之後開發出28奈米製程的公司;但只要聯電一追...

    如果現金流改善,聯電會再投入 7 奈米技術嗎?接受《財訊》採訪時王石堅定地表示,「不做!」因為他算過,聯電的規模,做 7 奈米沒有效益,中芯、格羅方德,背後有中國政府和阿布達比的資金支持,聯電沒有富爸爸,繼續追先進製程並不理性。 但是,不參與先進製程競爭,未來聯電該如何成長?王石的選擇,是回過頭來,把資源投在聯電擅長的市場上,把規模比他更小的公司擠出去! 王石分析,現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市場規模約為 600 到 700 億美元,最先進的製程佔去其中 100 多億美元市場,像 FINFET 的市場年成長率達 29%。但較為成熟的製程,市場規模也有 500 億美元,這 500 億美元市場,每年仍在緩慢成長,「未來也會到 600 億美元。」 他發現,在這個市場裡,聯電的優勢就很明顯了,「聯電的研發資金...

    「聯電要在成熟製程做出影響力。」這是洪嘉聰的盤算,例如,聯電宣布併購日本三重縣富士通的 12 吋廠,併購之後,全世界 90、65 和 40 奈米的產能,聯電擁有 22%。買下這個廠後,聯電在12奈米以上製程的全球市占率就會突破 10%。 換句話說,未來全世界電子公司需要這些半導體技術,就必須把聯電當成重要的合作夥伴,聯電因此可以擁有更穩定的客戶關係,改善投資回報率。 根據《財訊》報導,當別人只看到傳統製程微縮的商機時,王石卻認為,下一步,還可以在現有的邏輯製程上,加上耐高電壓的製程、加上嵌入式記憶體的技術,就像堆積木一樣,每增加一項新技術,產品的價值就會提高。近期8吋晶圓廠的產能供不應求,就是因為有很多成熟製程的新應用出現。 「這個領域不缺成長題材。」王石說明,「嵌入式記憶體,RF-SOI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