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4日 · 從某一天開始孩子突然有些難以理解的行徑你們的對話經常處於戰爭邊緣親子教養與溝通專業講師李儀婷也遇過同樣的難題她運用薩提爾模式提煉安頓情緒的祕訣:「在親子關係中更仰賴大人的平穩來進行溝通或對話因此衝突發生當下父母若能覺察自己內在出現煩躁或怒氣讓問題跑一會兒是必要的。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親子教養與溝通專業講師 李儀婷. 行為是冰山最上層顯露的部分,也是父母透過眼睛就能看到的確切表現。 然而這個確切的表現,卻也是最讓父母迷失判斷的部分。 許多父母看到孩子哭鬧,就只想處理孩子哭鬧的行徑,卻忽略此一行徑只是孩子表達的一種方式,真正要關注的是行為底下隱藏的訊息。 不過,即使理解冰山, 孩子的成長是以每半年為一個蛻變。 每一次蛻變,總有許多行為或思考模式會改變。

  2. 2020年11月2日 · 過去公視出品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描述台灣父母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因為觸及許多台灣人的童年引起高度的迴響事實上有嚴重家庭問題的國家不只台灣還有日本本文作者透過自身的醫生經歷與讀者分享為何會有好想殺死父母的想法。 (選書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 pixabay ,CC Licensed。 文/石藏文信(內科、顱內及心血管專科醫師) 譯/Miyako. 有「想殺死爸媽」的心情,很不應該嗎? 「好想殺死爸媽……」若說出這種話,都會受到社會上一般人的指責。 「你怎麼可以想這種可怕的事情! 但是,卻沒有人去看這背後的黑暗面。 然而,我在診療的時候,反而會主動問患者:「你曾經有過殺死爸媽,或希望他們早點死掉的念頭嗎?

  3. 2018年6月21日 · – 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讓父母覺得自己很失敗,沒有盡到管教的責任,於是對孩子生氣。 – 晚歸卻沒報備的情人,讓他的另一半有「自己不值得被尊重」的感覺。 – 對碎碎念的父母發脾氣,因為你覺得自己不被了解、體貼而感到沮喪。

  4. 2021年4月26日 · 心理紓壓. 【為了孩子,總把自己擺最後? 】心理學家:只要你犧牲了自己,就無法創造出幸福快樂的家庭. VO 精選好書 2021-04-26. 親子.

  5. 2019年6月14日 · 1.心理創傷可能只是藉口. 「因為童年時不被父母疼愛,我現在才這麼沒自信。. 」「因為我個性內向不善交友,所以到現在一直沒談戀愛。. 」我們經常以「因果論」來解釋自己現在不幸的狀況:因為過去有這樣的心理創傷,或因為某個先天的特質,導致 ...

  6. 2021年7月16日 · 父親節就要來了,今天 VidaOrange 精選了5部關於父親的電影在不同的角色所扮演的父親身上細細地感受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感情或許也能在觀影的過程中回憶父親在成長過程中雖不擅長卻盡他所能給予的那份溫柔。 「失敗時,我知道他會在」的爸爸——當幸福來敲門. 圖片來源:《當幸福來敲門》 「別讓別人跟你說,你辦不到,甚至是我,好嗎? 《當幸福來敲門》這部經典老片改編自美國賈納理財公司(Gardner Rich & Co)執行長克里斯多佛・賈納(Christopher Gardner)的真實故事。 男主角克里斯賈納是十分疼愛兒子的父親,雖然因為投資錯誤而生活陷入拮据,卻仍然盡最大的努力守護兒子的笑容。

  7. 以色列父母和孩子認知的教育和學習」,就是不斷發問問題無論小孩或大人都是),並藉此不斷學習解決問題。 父母教導孩子,要盡情享受邁向成功的「過程」;為此,以色列孩子會絞盡腦汁,解決難題。 過程中,孩子就會不斷迸發創意的能量。 耶路撒冷一所中學校長曾反問筆者:「什麼是創意? 」,他頓了一下自答說:「就是不按牌理出牌! 突破框架思考(thinking out of box)! 也因如此,以色列的教育環境中,絲毫不見權威色彩。 魏茲曼研究院一位資深研究員以斬釘截鐵的口吻告訴我:「 等級權威是扼殺創意的最大來源 」。 在不需要敬禮的以色列軍隊中有一條規範還明令,「 若長官下的命令屬於明顯違法,士兵可自行判斷,予以否決長官命令 」。 這種環境培養了 以色列人自由思考、獨立判斷的天性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