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2日 · 2022.11.22 更新:鴻海科技集團 22 日宣布延攬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一職直接向劉揚偉董事長負責希望借重蔣尚義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提供鴻海於全球半導體布建策略及技術指導蔣尚義曾接受外媒訪問分享自己多年來在半導體產業的觀察以及如何看待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 以下為 8 月 17 日發布之原文: 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接受美國「電腦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 CHM)」口述專訪時,談到台積電之所以會成功,「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2. 2020年12月17日 · 中芯國際 16 日凌晨發布的公告中正式宣佈剛從武漢弘芯卸下執行長職務前台積電營運長蔣尚義自 12 15 日起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前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現任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卻憤而離職抗議未收到董事會的事前通知認為不受尊重」,梁孟松請辭卸下中芯聯合執行長職務. 綜合多家媒體資訊,梁孟松在 15 日舉辦的臨時股東大會中,當面向董事會遞交辭呈,而中芯國際也在 16 日正式對外證實這則消息,但強調會積極與梁孟松確認真實的辭職意願。 梁孟松計畫離職的消息,令中芯國際股價從 15 日收盤的 58.4 人民幣,重挫約 7% 至 54.3 人民幣,今早中芯國際也宣佈暫時停牌。

    • 怕惹到美國!中芯獨董紛紛出走
    • 蔣尚義揭加入中芯歷史,中芯還未放棄先進製程
    • 中芯:半導體修正期將持續至2023上半年

    翻開中芯目前的董事會名單可以發現,清一色全都來自中國本地的前政府官員、學者或科技公司高管。再加上去年底,來自台灣的蔣尚義、梁孟松等台積老將接連辭去重要職務或離開中芯,不免讓人猜想,中芯是否正極力驅逐外國勢力,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不過一位匿名的半導體產業人士表示,美國政府給予的壓力,才是導致各國獨董相繼離開中芯的主因。綜觀近期大事件,從美方聯合日、韓、台成立 Chip4、擴大對中方設備制裁的範圍至 14 奈米等,殺招頻頻。產業人士分析,在半導體與政治掛鉤越來越深之際,各方對於對別去招惹美國政府的道理深有共識。 這名產業人士分析:「長期來說中芯肯定會希望都是中國人,但現在把外籍成員都驅離,時間還太早。」這意味著中芯並不會希望在製程技術還有進步空間時,失去來自外籍獨董們的幫助,也就是「趕走非本國獨...

    蔣尚義於 2022 年 3 月,接受美國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口述歷史訪談,親自揭露了加入中芯的歷程。蔣尚義指出,他會加入是因為台積電的老同事、前中芯執行長邱慈雲的請求。 「從他(邱慈雲)接受中芯後,這個公司就開始獲利,但他卻還是因為製程研發的落後受到苛責。」蔣尚義說。由於兩人來自同個故鄉,加上雙方父母也都熟識,蔣尚義便希望能夠幫助他。不過,蔣尚義先去見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稟告此事,最終取得了張忠謀的同意。 當時蔣尚義猶如「投奔敵營」的舉動,在台灣引起了軒然大波,蔣尚義也遭受不少媒體的攻擊。蔣尚義坦言「很受傷」。事實上,在接任之前,蔣尚義不是沒想到政治上的敏感關係,他還因此特意選擇一季只需出現一次的獨立董事職位來加入中芯,認為能以間接的協助幫助到好友...

    不過 7 奈米的出貨似乎並未反映在中芯第二季的財報上,毛利率為 39.4%,與第一季為 40.7% 相比微幅下降,但年增約 9 個百分點,倘若 7 奈米真能量產,毛利率應當會更高。第二季營收則 19.03 億美元,季增 3.3%,年增還來到 41.6%。此外,中芯 Q2 淨利為 5.14 億美元,季增 15%,但年減 25.2%。 對於淨利的下降,中芯表示與中國境內長達三個月的封城有關。該公司也指出,四到六月的獲利與 2021 年同期相比,少了 5.14 億美元。 不過在封城之下,智慧家居晶片收入成長了 42% 至 19 億美元,與手機需求放緩成明顯對比,但獲利能力依然受損。產能利用率則從原先的 100% 下跌至 97%。目前智慧手機營收占比 25.4%、智慧家居 16.2%、消費電子 23...

  3. 2022年8月12日 · 去中國是錯誤的決定背後含意無法大展手才變成錯誤 他也首次揭露為何多年前去中芯原來是台積電老同事時任中芯執行長邱慈雲邀他兩人爸爸是同鄉好友因此他在徵求張忠謀同意後決定去幫忙

  4. 2022年7月25日 · 逆向工程分析公司 TechInsights 指出他們從礦機公司 MinerVa 旗下產品的 SoC 當中發現了中芯國際的 7 奈米製程技術,並且這款產品從 2021 年 7 月起就開始出貨。 並且最初的圖像證明, 這項製程技術很可能是複製台積電的製程技術。 延伸閱讀蔣尚義到職梁孟松怒遞辭呈中芯股價大跌 7%! 兩位台積電老將,有什麼糾葛? 中國半導體產業挖角台灣人才的消息早已不新鮮,再加上台積電過去曾有兩度控告中芯國際抄襲其技術的紀錄,如今被逆向工程分析公司直指複製台積電製程技術,或許也不會太讓人驚訝。 TechInsights發現中芯國際的7奈米製程已經為MinerVa的礦機產品供貨,並聲稱該技術雷同台積電的7奈米技術。

  5. 2021年10月29日 · 張忠謀的 33 歲到 52 歲,在德州儀器的學習. 我 24 歲開始工作,頭一個就是在半導體,公司名字叫做 Sylvania。. 雖然它一間有規模的公司,但是半導體來說是個新的、不太成功的事業。. 那 3 年間,我注意到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下簡稱 TI)做得 ...

  6. 2018年5月2日 · 我知道如果我失敗了,我不會因此後悔。. 但我知道我可能會後悔的一件事,那就是我從未嘗試。. — Amazon 創辦人暨執行長傑夫 · 貝佐斯(Jeff Bezos). Amazon 創辦人暨執行長 傑夫 · 貝佐斯(Jeff Bezos). flickr. 成就亞馬遜帝國的 Jeff Bezos,現在亞馬遜的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