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1月7日 · 1.停止浪費時間的80/20法則. 80/20法則,又稱為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此法則指出大多數的影響是由少數事件所造成,80%的成果是由20%的投入產生。 這個法則同樣也能運用在時間管理上,大多數人並沒有明智地過生活或經營事業,許多人追逐無數個無關緊要的目標,卻沒有得到真正的結果。 只有當我專注把時間花費在處理重要的事情上,這些成果才會有價值。 然而要如何運用80/20法則,並妥善管理時間? 廣告行銷公司Perry S. Marshall & Associates執行長Perry Marshall在知名商業媒體Entrepreneur上分享,許多創業家總想要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不論是花六個小時清除電腦病毒,或修理漏水的水龍頭,總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

  2. 2008年4月21日 · 對金融業有深入研究的陳文華說,金融業的賺錢比例原則是,前10%的客戶賺百分之200,中間85%客戶追平,後面5%客戶虧損百分之100。 把前面賺錢的10%客戶再細分,第一級的2%客戶賺百分之120,第二級的8%賺百分之80。 這樣就很容易看出,若能把第二級的8%客戶提升為第一群客戶,那麼光第一級客戶的獲利就能提升到百分之480,公司獲利當然就會以倍數成長。 陳文華指出,電信業也很適合80/20法則,因為該行業的80%獲利,其實都集中在20%的客戶身上,而且電信新客戶開發成本非常高,電信業者若能針對客戶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保住舊客戶就是贏家。 雖然好用,不能全抄. 80/20法則的限制.

  3. 2024年5月6日 · MBTI(Myers – 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項性格評量,全稱為麥布二氏心理類型量表,把人的性格分成 16 種類型。 麥布二氏公司(Myers-Briggs Company)指出,每年大約有 200 萬人完成 MBTI測試這份評量,工作者都可以透過 MBTI 16 型人格測驗的結果了解自己、發掘人格潛能、改善人際關係;部分企業人資也將此納入面試標準之一。 《我為何會這樣? 》 指出,MBTI 16 型人格測驗歷史悠久,早在 1920 年代,美國的凱薩琳.布理格斯(Katherine Briggs)與伊莎貝爾.邁爾斯(Isabel Myers),以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的《人格類型》為基礎,建構麥布二氏心理類型量表雛型。

  4. 2021年12月21日 · 2021-12-21. 編譯‧整理 Y Chen. Wikimedia/Daniel Oberhaus. 馬斯克叫員工「不要太拚」,為何是高明的管理手段?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特斯拉(Tesla)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又展現了他與眾不同的管理手法:叫員工「不要太拚」。 更精確一點來說,他在 11 月底的一封電子郵件中,闡述了對特斯拉目前工作方式的看法: 比起在季度尾聲為達成目標而瘋狂衝刺,他更樂見的是穩定且得以降低交付成本的流程。 《CNBC》提到,儘管特斯拉今年不斷努力趕上向客戶承諾的交車日期,但或許是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部分車主卻仍得多等待數周到好幾個月,才有辦法取車,使得車主在「無車可開」期間必須負擔暫時性的租車費用,甚至需重新調整車貸。

  5. 2007年1月15日 ·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美國企業史上最大弊案——安隆始末.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安隆(Enron)幾乎已經成為企業醜聞的代名詞,而一般讀者對於安隆案的了解,多半也僅止於此。 這家位於休士頓的能源公司,在2001年10月時,還是一家每年營收達千億美元、排名美國第七大的企業,而且還與美國現任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關係良好。 無論從財務表現上、政商關係上,安隆都是處於巔峰狀態的公司。 然而,不到兩個月後,安隆宣告破產,堪稱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企業崩盤;而安隆也自此成為貪婪與貪污腐敗的同義辭,一系列企業崩盤風潮中最醜惡的濫觴。 問題出在哪裡?

  6. 2022年12月24日 · 著名的時間四象限,是讓事情分別落入「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的 4 個區域。 我剛出社會時,經常使用這個方法,也的確幫助我很多,使我對於輕重緩急的掌握度很高。 時間管理怎麼做? 出社會後,時間四象限不管用了. 然而,我的職務權責愈來愈大,事情愈來愈多,導致超過 7 成的事項都落在重要又緊急的區塊;我的待辦清單上,每打勾一件、會再冒出兩件,我開始覺得四象限不足以支持我成為時間的主人。 我擔任某零售通路自有品牌的採購經理時,曾為了推出一系列茶飲,參觀十數家飲料工廠。 在規劃生產排程時,工廠提出需依據其生產排程下單的要求,我還有點不是滋味,認為供應商不就應該依據買方需求來進行生產嗎?

  7. 2022年6月7日 · 這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你是否為「目標的所有權人」(Owner)之一,以及你是否對目標的結果負責,而這個目標結果與你的年度績效報告有關。 換言之,你是為了別人的目標而工作? 還是與他人(部門)一起努力實現你們共同的目標? 許多跨部門合作不順暢的關鍵原因,在於目標過程的執行者不是目標的所有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