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台灣之星u15 相關

    廣告
  2. Agoda 網羅台灣至正酒店。 帶給你難忘的住宿體驗...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7日 · 台灣大哥大將合併台灣之星業界剖析,「台台併要發揮效益還有資費技術法規等 3 大挑戰待解台灣大哥大以發行新股方式與台灣之星合併組成5G 台灣隊」,一口氣縮小與市場龍頭中華電信的用戶數差距並取得 5G 企業專網建設的直達 ...

  2. 2023年8月4日 · 台灣之星受理企業客戶時未落實門號管理被轉為詐騙使用 NCC 指出內控失靈影響社會秩序重罰 1,600 萬元,創下電信業史上罰鍰最高紀錄。 NCC 調查台灣之星內部業務人員透過 8 間企業客戶名義申辦 2.4 萬個門號其中部分轉售中國詐騙集團犯罪使用。 而該員工與犯罪者勾結,教導規避公司控管機制,NCC 指出台灣之星對員工監督管理、門號管理機制失靈,明確違法電信管理辦法。 *手機用戶小心! 31 款 App 藏詐騙程式,假冒獎勵機制偷走你的錢. 手機用戶注意! 偽裝成購物 App 的新型態惡意軟體在 Google Play 商店現蹤。 資安業者 Trend Micro 發現,有 31 款 App 聲稱是電商平台,會假冒獎勵機制,騙走用戶金錢。

  3. 2019年1月7日 · 分享本文. Wi-Fi 普及在工作場所公共場合家中幾乎都有免費網路可以使用輕中量型網路使用者不少卡在預付卡跟吃到飽的方案之間總是打著超低價的台灣之星近期公布一項方案用多少收多少的錢號稱0 元月租」,申辦只到1月31日止。 作為 2019 年電信大戰第一鳴槍,估計其他電信業者也將紛紛降低門檻。 用多少收多少怎麼算呢? 專案基本傳輸量以 1MB 為 $0.0293 (入門)及 $0.0391(勁速),故每 1GB 上網費用為$ 30 元 (入門)及 40 元 (勁速),最高享有 17.4 GB,不含語音及簡訊使用量。

  4. 2024年3月21日 · 台灣正式進軍低軌衛星去年接連發射氣象衛星以及鴻海的自製衛星也順利發射升空政府則大力推動相關計畫要布局低軌衛星鏈最終目標就是要能夠有自製並且發射衛星能力但建立一個由台灣製造發射和導航的人造衛星網路需要的是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以及不知道要多少年的研究和測試。 SpaceX 花了五年時間將數千枚衛星送入低軌道,貝佐斯先前也宣布了建造自家衛星網路的計劃(如今他只發射了兩顆), 而台灣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則是發射衛星的火箭成本 ,大多數火箭只能使用一次,而且需要大量的燃料,成本如此之高也只有最有錢的政府才可以實驗了。 不過撇除資金,台灣政府則表示,期望在 2026 年前將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並在兩年內將第二顆人造衛星送入軌道,同時還將研發另外四顆測試衛星。

    • 衛星上太空就該「斤斤計較」!因為每克都很貴
    • 球型馬達:4 名高中生從「科展題目」發想的創業點子
    • 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為何如此特別?
    • 衛星是個 Data 產業,「球型馬達」讓衛星更有商業價值
    • 不只要做供應商!張量科技:我們要做整套系統與解決方案
    • 在台灣做衛星零件的最大優勢:堅強供應鏈
    • 台灣下個護國神山:太空產業
    • 延伸閱讀

    每發射 1 公斤衛星上太空,約需花費 300 萬元新台幣,要將數量眾多的衛星打上太空,就需要對發射成本「斤斤計較」,降低成本的關鍵就藏在衛星的「重量」與「體積」。 來自台灣的張量科技,其王牌產品:球型馬達,這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秘密武器,可望省下微型衛星 20% 的重量與體積,被認為有望改變現在的太空產業結構。 今年 6 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就要和 SpaceX 的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同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球型馬達」的點子雛型,是張量科技平均年齡不到 21 歲的 4 位創辦人,在看到球型輪胎的概念影片後,開始投入研發球型馬達,之後透過教育部的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進入到成大謝旻甫教授的實驗室學習、做研究,「張量科技」就在這四名年輕人的工程精神下,慢慢孵育而成。 顏伯勳解釋,所謂「做工程的」可以細分成幾個 level,例如:民生規格、車規、軍規而到太空等級的「航太規格」,可謂工程界最高殿堂。 「這是『實力』的一種認證,所有做工程的都會嚮往、想要挑戰,就像要打怪,我們就會選最終 boss 打。」語氣間,透露出工程人對於工程工藝的追求與堅持。

    人造衛星有分成好幾種,按衛星重量分類,10 公斤以內的是 nanosatellite(奈衛星),也是張量科技球型馬達瞄準的衛星種類。「其他還有 10-100 公斤的是 microsatellite(微衛星),100 公斤到 1 噸重的衛星則叫 smallsatellite(小型衛星)。」顏伯勳解釋。 一般來說,一顆衛星平均需要用到 3 顆以上的單軸馬達,分別在 X、Y、Z 軸控制衛星角度,而張量科技研發的「球型馬達」則只需要 1 顆就能在三軸任意轉動與控制衛星,不但能減輕微型衛星上馬達的體積、重量,更能減少耗電量。

    顏伯勳說,「衛星其實是個 data 產業,衛星公司就是透過賣 data 來賺錢。我們的球型馬達幫衛星省下來的電力,就能讓衛星商將電力挪去做更有商業價值的用途,例如拍下更多的資料。」 放眼全球,大約只有 4-5 家廠商與張量科技是競爭者,分別來自美國、歐洲以及南非,但「球型馬達」卻是全球絕無僅有的產品。這樣強大的產品當然經過了許多代的更迭,回想在南方創科基地打造出來的第一代產品,雖團隊僅花了 8 天的時間就造出來,「但是它不會動!」顏伯勳笑說。 「後來我們找了成大的老師幫我們指導,後來再經過一代代的改良,才有現今的產品。現在這個不會動的一代產品還在成大讓學生參觀。」自 2016 年團隊成員們在高一時期開始研究算起,至今 5 年多的時間,張量科技球型馬達產品進入了第 8 代。

    張量科技雖然將自己定位成 supplier,但也不只是供應商。事實上,張量科技還開發了微型衛星姿態控制的子系統,不只提供零組件,張量科技也把演算法等,一同做成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顏伯勳說,其實台灣國內有許多製造業者都有在接國外大廠的訂單,甚至是一些軍方的案子也有辦法做,但卻缺乏能做到將一些 know-how 全部整合起來的 system level (系統等級)廠商,大部分都還是 component level(零組件等級),而做到 system level 就是張量科技的目標之一。 「再往上一層,就是做『品牌』。這就是為什麼通常大家會聽過馬斯克的 SpaceX,但卻很少會聽到哪個台灣廠商的名字。」

    顏伯勳也和《TechOrange》聊到了在打造各代球型馬達時一段有趣的經驗。 「台灣的科學園區,例如竹科或是竹南科學園區,周遭都會有一些機械製造廠,這種廠商都沿著科學園區分布。如果有一些客製化精密零件或是替換零件的需求,找這些廠商來做這些加工需求,這些 24 小時輪班的廠商很快就會做好!」顏伯勳說,這是台灣才有的特色。 下個月,張量科技的產品,就會與 SpaceX 的合作夥伴 SatRevolution 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一起上太空驗證,也是張量科技產品能否進入 TRL8、甚至是 TRL9 「最關鍵的一道關卡」。 「我們的工作很像是在一個很不保守的產業裡,做一件保守的事。很多外國投資人說我們做的題目不是很 sexy,但我們仍想做一個穩定、可靠、堅實的供應商。」

    全球歷經中美貿易戰、中美科技戰,所有前瞻的科技與技術已經成為明顯分成了兩派。 代表自由開放的美國陣營,以及相對的中國陣營。 從 5G、海底電纜、半導體、稀土,再到現在看起來還很前沿,但實際上已經正在成真的「衛星網路」,或許有一天當衛星供應鏈也需要變得「乾淨」之時,現在這群在太空產業中默默耕耘、堅實可靠的台灣太空新創/供應鏈,將能被世界看見,更可望成為下個護國神山群。 訪問的最後,顏伯勳提到, 2019 年底成立張量科技至今,都只有天使投資者,現在則瞄準 VC,「今年底張量科技將進行 A 輪募資。」 「下下 round 就會在美國成立控股公司並在當地的資本市場、太空市場發展。不過,我們的研發與生產的主力仍會留在台灣!」 他也和我們談到,張量科技現在正在擴大團隊,很歡迎英文程度好、有過科技公司經...

  5. 2021年7月2日 · 台灣太空產業界不可錯過的新星. 以 SpaceX 為首,新的太空時代有了全新商機,台灣憑藉著優良代工體質,已有不少廠商成功打入國際太空供應鏈。 除此之外,有一群新創業者也正在新太空時代展露頭角,他們還擁有與過去台灣業者相當不同的思維, 不再只屈於作為零組件的供應商,而是提供整套系統或解決方案。 其中,最獲關注的是「張量科技」以及「創未來科技」這兩家新創業者。 張量科技的王牌產品「球型馬達」在今年 6 月與 SpaceX 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同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進行驗證,這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秘密武器, 可望省下微型衛星 20% 的重量與體積 ,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有望改變現在的太空產業結構。 【專訪】「要打就打最強 boss!

  6. 2021年8月5日 · 日前世界 IC 設計龍頭台灣聯發科成功與英國衛星通信公司 Inmarsat 合作,完成以窄頻物聯網 NB-IoT 晶片技術進行全球首次 5G 高軌衛星通信傳輸測試,克服高軌道衛星過去面臨的信號弱並遲延的傳輸問題。 Inmarsat 即是歷史悠久的行動衛星通信運營商,以 11 個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 GEO,經由通訊地面站與行動終端設備,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電話和數據服務的全球性的行動通信服務,擁有的衛星系統覆蓋全地球表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