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上市上櫃 392 間企業「董事酬金」曝光,宏達電、友達列前三. 臺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於 15 日公告各大上市、上櫃公司董監事酬金名單,發現 183 家上市公司、209 家上櫃公司,即使 2023 年虧損,仍向董監事發放大筆董事酬金(不含兼任員工薪酬) 。. 投資者可至 ...

  2. 2023年10月6日 · 為了打造這間店,全家找來綠電銷售排名前 3 大的泓德能源,整合太陽能板、儲能系統與智慧管理系統,提供門市的部分用電。 太陽能板負責產生綠電,藉由儲能系統蓄積電力,再透過智慧管理系統分配用電。

  3. 2023年11月6日 · 鴻海以營收淨額 7 兆 7618 億元,持續第 15 年蟬聯營收榜首;CRIF 指出,娑安趨勢推估,鴻海在 2025 年將有望突破 8 兆元大關。 台塑則因集團旗下子公司新聚思科技在美國上市,且在 2021 年併購 Tech Data,進一步擴大全球業務板塊,使其營收淨額達到 3 兆 38 億元 ...

  4. 2024年4月24日 · 回顧 2022 年營收寫下 49.86 億元新高,年增 15.8%2023 ,時碩營收,年減 16%,來到 42.08 億元。 營收下滑主因是俄烏戰爭、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升息政策等因素,預估市場需求降低,使半導體與自行車產業客戶去化庫存(減少或消耗積壓的庫存商品 ...

  5. 2021年1月15日 · 台積電 2020 年的資本支出一再上調,最後停在 1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760 億),對照 2021 年預計的資本支出,表示今年台積電要比去年再多投資 80~1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240~2800 億),年增 45% 以上。 簡單來說,台積電資本支出突破新高,代表將花更多錢在他的核心事業,這也是預估一家公司營運狀況的領先指標。 台積電所處的晶圓代工產業,屬於高度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 根據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明輝的著作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 ,建設一座 12 吋晶圓廠需要高達約 30 億美元的支出,而奈米製程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投入龐大的研發支出,購買昂貴的設備。

  6. 2022年5月20日 · 看似琳瑯滿目的購併案,其共通點是:從獲利角度,都是爛牌。. 最早入手的高雄客運,載客量能不足,被當地商界稱為「萬年賠錢貨」;8 年前入主的北基,是擠不進前 3 大的虧錢加油站;3 年前買下的食品公司乖乖,則是家族內鬨,元氣大傷後出售 ...

  7. 2023年1月13日 · 成效以台中聖暉母公司為例,每位員工生產的營收,就從 2019 年到 2021 年,成長 33%。 當眾人往同一條路擠時,聖暉透過人才培訓,讓員工價值最大化,將人煙稀少的小徑,闢成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