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5日 · 參考資料: //goo.gl/NDp9mV 資料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不加圈完全空白者,應屬無效票。 – 參考資料: //goo.gl/NDp9mV 資料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 同時圈選二組或二個候選人或政黨以上者應屬無效票。 – 參考資料: //goo.gl/NDp9mV 資料來源

  2. 2014年7月18日 · BuzzCorn Cinema 2014-07-18 Share 本文作者:Colbivan 今年的電影的走向都很有「獎項贏面」,片子的種類也超多,紀錄片、獨立製片等等。 大家都很愛看電影吧?但有時候想看又不知道該看什麼!沒關係,這篇文章要來推薦大家 2014 年所整理出的 TOP10 ...

  3. 2017年5月12日 · 親民黨基本上策略變得不用跟藍營合作,可以很大程度發展出自己的路線,就由於 臺灣政黨基本上不是左右互相對立的(左派在臺灣根本沒市場),因此各家政黨可以根據當時的政治實力,來改變自己的合作對象。 好,我們現在假設臺灣走的是「絕對總統制」 會怎樣呢? 我反從2016往回討論。 2016年選舉: 第一輪:蔡56% 勝出. 結盟情況:DPP成為最大黨,理所當然跟NPP合作,維持現況 假如蔡第一輪沒過半呢? 壞處: 那浪費社會資源情況就很明顯了,大家都知道2016投票率夠低了. 好處: 可以具體分析出宋的票是藍營還綠營. 2012年選舉: 第一輪:馬51% 勝出. 這邊我們就看到個有趣現象了,馬離過半其實只有1.6% 可以大膽猜測,如果採取 絕對多數制 就不會出現 「棄宋保馬」 現象。

    • 單就這點而言,台北就不知道比北京「大」多少倍
    • 每周五晚上「哲學星期五」活動,是金字招牌
    • 誰說年輕人只喜歡日流、韓流,只知道吃喝玩樂呢?

    我在台北的第一場演講,是在慕哲咖啡館的「哲學星期五」。 我很少喝咖啡和茶,咖啡館和茶館卻是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尤其是那種兼有書店氛圍的咖啡館和茶館。住在北京郊外青青家園小區的那幾年,小區裡有一家可愛的「讀易洞」書店,可以喝茶和咖啡、讀書、聽音樂、約朋友和記者聊天,差不多變成了我的「第二書房」。我在那裡會見了不少外國記者,祕密警察亦跟蹤而至,甚至約談老闆,讓老闆匯報我與朋友的談話,卻被老闆拒絕。為了避免連累好心的老闆,我只好減少上門次數。杯弓蛇影、緹騎四出的北京,沒有一處「可談國事」的公共空間。 而位於台北紹興北街的慕哲咖啡館,正是一處可以暢所欲言的公共空間。單就這一點而言,台北就不知道比北京「大」多少倍。 推門而入,映入眼簾的是牆上掛的兩塊小黑板,上面用拙樸的字體寫著慕哲咖啡館的前世今生: ...

    一九七○年出生的沈清楷,比我大三歲,看上去比我更顯年輕。沈清楷告訴我,慕哲咖啡館(café philo)的名字 philo,本身是「愛」的意思,也是哲學(Philosophy)的簡稱。這家由慕哲社會企業所創辦的咖啡館,與 NGO 組織青平台合作,打造出一處台北的思想啟蒙空間。鄭麗君創辦「青平台」的理想與執著,是鼓動更多青年人關心公共議題、與社會不公義抗爭,然後轉到政策與制度的改變,最終達到社會進步。以我個人的理解,慕哲的理念,就是「愛智慧,更愛公義」。 慕哲咖啡館並非一般喝咖啡的商業場域,在這裡聚集了以青年為主體的各類人士,討論價值與公共議題,逐漸形成促進社會進步的動力。慕哲差不多每天都有演講、討論和座談等形形色色的活動,尤其是每周五晚上的「哲學星期五」,短短三年間,已形成金字品牌。沈清楷說...

    當我走下樓梯,進入地下室的空間時,發現裡面已經湧入一百多名聽眾,可以用「水洩不通」來形容。我演講的題目是「反抗的高度:知識分子與權力」,以劉曉波的人生與思想為個案展開。這個題目非關乎人們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居然有這麼多聽眾前來傾聽,我不禁有些驚詫。 每場演講都從聽眾的自我介紹開始,每人以十秒鐘介紹「你是誰,職業及是不是第一次來」。有從香港趕來的編輯,有從高雄趕來的父女倆,有媒體人,也有大學和中學的老師,更多是眸子閃亮、青春飛揚的年輕人。有人說,星期五的晚上彷彿是魔咒,整座台北城的人都得往 KTV 或餐廳擠才有行情,但居然有這麼多不想唱歌也不想逛街的年輕人,來到這間陳設簡陋的地下室。誰說年輕人只喜歡日流、韓流,只知道吃喝玩樂呢? 這是我好幾年來第一次面對這麼多人說話。偌大的中國,統治者「防民之...

  4. 2016年9月12日 · 根據觀光局的《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歷 年資料,2009~2014每年陸客來台年平均人數約為230萬人,每人每天平均消費為256.8美元。與台灣過去最大宗的日本觀光客作比 較,2009~2014日本觀光客平均每年來台約為1038239人,每人每天平均消費為352.6

  5. 2018年8月17日 · 競選期間,常常可以聽到議員喊出許多政見,圖中這 4 個政見好像都有聽過,但真正符合議員職權範圍、議員可以推動的政策是哪一項呢? 呼~終於做完 10 題考題了,來看看測驗結果吧! 什麼,差點就不及格了! 不過因為答對一半以上,還被鼓勵去選議員XD. 市議員在幹嘛懶人包. 測驗結果不如預期嗎? 其實身為選民的我們,對於市議員的了解真的很少,有鑑於此,曾柏瑜的團隊也做了一份「 市議員在幹嘛懶人包 」。 圖片中列出的,確實是平時我們對市議員的想像,關說、銷紅單、跑紅白帖⋯⋯常常可以看到議員在做這些事情。 不過其實上面那張圖列出的,都不是真正符合議員職權的工作,那麼議員到底真正的工作是什麼呢? 議員有五大工作項目,分別是哪些領域呢? 想瞭解更多市議員的職責就去看懶人包吧!

  6. 2020年1月13日 · 這次大選祁凱立花 10 天駐點台灣觀察連同過往幾十次因學術研究而造訪台灣的旅程他有 3 次在投開票所觀看選舉開票的親身經驗國際矚目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到台灣觀察選舉的美國學者祁凱立說觀察唱票和開票的過程讓他感受到民眾用生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