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近期聲量最高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自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飆漲,短短 8 集故事運用了許多哲學、科學理論譬喻,細膩地講述了身處於都會叢林中,單身及已婚女子心情轉折。

    • Bella 儂儂
  2. 2020年12月14日 · 你對他說出他錯誤時,就是對你善良的三審定案,告訴自己,他不是一個值得你無限包容人,過去就讓它過去,而那個浪費你善良的人,無論認不認罪,他都沒有機會再次消耗你了。

  3. 2020年3月6日 · 善良」的人,為何往往不快樂? 其實你該先學會自私. 郝慧川. 載入失敗. pexels.com. 過於善良的人往往會忘了這個重點——「先顧好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這個世道真的很壞,對吧? 人家說善良是一種選擇,但選擇善良時,很多時候都會碰上一種困境:很衰。 這種事情在學生時代其實就很容易看出來了,回想起那時的我,可以說是善良的代名詞,全班都知道我很熱心助人,對朋友也很大方。 那時的我用壓歲錢買了一台電視遊戲機,在那個時代有一台遊戲機相當於擁有一個 Supreme 聯名商品般了不起。 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我在男生朋友間的聲望也一飛沖天,但我仍舊像個飽滿的稻穗般謙虛,因為老師說,愈飽滿的稻穗頭垂得愈低。 好心沒好報? 善良的人往往忘了一個重點.

  4. 2017年12月14日 · 你可以善良,但不用做好人!. 讓自己更快樂的人際關係課. 對同事好,卻常常被扯後腿?. 擔心回絕別人的請求會被討厭,所以不敢拒絕?.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經營往往令人頭痛。. 一味討好退讓,並不是「善良」的表現,更可能讓你的魅力消失殆盡 ...

    • 為何你無法拒絕越來越過份的要求?
    • 關係裡,大部分人不會感恩你自動來的善良
    • 最可怕的得寸進尺,是對「自我」的退讓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般而言,人都會拒絕難以達成、或是違反本身意願的要求。然而,如果一開始不好意思 Say No,順從了這個「看似」小小的要求。一旦同意及接受這項要求之後,就會讓自己與這項要求之間產生一致性的關聯,例如相關的態度、自我概念以及知覺。如果後來拒絕了更大而且相關的要求,就會出現認知失調,感到自我形象在過去與現在不一致的問題。 例如說,我以前是個熱心助人的好好先生,現在怎麼會去拒絕別人的哀求呢?心中那股想要恢復一致性的潛在壓力,就會使得一個人埋頭繼續做(撐)下去,以至於答應、配合、付出或退讓更多。

    而在感情關係裡的互動模式,是不是也常見這樣的狀況呢?無論是家務分配、經濟支出、資產配置、生兒育女與否以及人數、教養方式及態度、彼此原生家庭的照顧與分工合作……等,都是溝通、說服及協調的過程。 如果兩個人能夠樣樣意見都一致,自然是天下太平,再好不過!但人生不是童話,現實與真相是進入長期關係後,考驗及挑戰是一關一關接踵而來。 以家務分配為例,一開始說好你拖地,我晾衣服;你洗碗,我倒垃圾。然而當其中一方閒散(發懶)了,接手的人一開始覺得基於愛與體貼,為了心中的好先生/好太太形象以及自我認知,就先全包了。怎料久而久之,人家說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結果連家務也是做久了都是我的! 另一伴感恩的心呢?咦!沒有。眷戀的眼神呢?更是完全找不到。只有自己滿腔的積怨,還有堆疊得老高,那有待清洗的油膩碗盤! 又或者...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是別人太過囂張跋扈,太過盛勢凌人,以至於讓我們挨了無數根悶棍,吃了許多悶虧,一切都是別人得寸進尺及軟土深掘。但是如果向自己的內心深處仔細爬梳,其實是我們對於「自我」的讓步,讓對方見縫插針、有機可趁,甚至進入一個難以扭轉及改變,長期屈於劣勢的局。 而這背後的心理狀態及原因,可能是害怕被對方討厭,失去對方的認同、肯定、欣賞及疼愛,所以不去正視及深思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還有自己不想要的人生又是什麼。 1. 另一個人的要求 同一件事情,同一個要求,換成另外一個人來要求你,拜託你,脅迫你或是勒索你時,你會是一樣的反應及標準嗎?一樣比照辦理?還是能夠冷靜釐清、退幾步思考,會覺得「我如果答應,豈不就是個傻子!」還是「這是個好提議,無妨!」呢? 簡言之,你會受到關係角色的影響及束縛...

  5. 2019年11月12日 · 善良的人往往習慣「追究自己」,彷彿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卻沒有想過,其實別人並不需要我們的檢討和自責。 這一切,不過是因為我們都有著一顆自卑的心。

  6. 2014年6月13日 · 以下提供練習方法,幫助 你察覺自己偽善: 察覺自己偽善 你有沒有對他人期待高過自身標準情況?鎖定你最容易展現偽善地方(通常就是會涉入個人情感地方)。你是否對另一半期待高過對自己標準呢?對同事呢?對部屬呢?對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