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7日 ·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昨26日寫給員工一封信信中指出大家可能冀望第四季盤價以平高盤開出後公司或能轉虧為盈但全球鋼市需求萎靡不振下游客戶慘淡經營對中鋼下單數量仍在未定之數中鋼今年營運恐面對建廠以來最大挑戰豈能不戰戰兢兢的應對不過他也認為只要積極落實降本增利提升經營體質掌握契機公司營運隨時能反轉向上。 翁朝棟提到,全球鋼鐵景氣循環亦歷經數次起伏跌宕,中鋼挺過 2020 年的鋼鐵寒冬,也迎來 2021 年景氣反彈創下建廠以來獲利新高榮景;然而,自 2022 年下半年起鋼市即出現急凍景象,迄今情勢依然險峻,不容絲毫鬆懈。 延伸閱讀: 今年最大科技併購案! 思科收購資安公司 Splunk,兩原因揭露為何值得砸 9 千億.

    • Moneydj
  2. 2022年4月18日 · 2022-04-18. 數位時代 陳映璇. 中鋼. 「得碳者得天下」中鋼、台電投入碳捕集,一圖看怎麼做:碳也能變化粧品、人造纖維.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在中鋼 8 種減碳路徑規劃中CCUS碳捕集再利用與封存占的份量最大才能實現碳中和。 」中鋼總經理王錫欽在工研院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說道面對 2050 年全球淨零排放,年排碳量達千萬噸級的排碳大戶中鋼備感壓力。 除了透過製程改善、使用綠電來減少碳排,碳捕集、再利用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被視為邁向淨零的最後一哩路。 從煙道口捕捉、收集二氧化碳,除了把碳封存到地底存放,將回收二氧化碳變成化學品,成為業界發展的方向。

    • 台積電設定 2025 碳達峰、2050 淨零排放
    • 積極採購再生能源,導入負碳技術、外購碳權
    • 「三碳」壓力大,台塑、中鋼導入循環經濟思維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指出,台積電 ESG 有綠色製造、責任供應鏈、包容職場、人才培育、關懷弱勢 5 大方向。 台積電在兩年前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 RE100,並在今年 9 月宣布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何麗梅表示,淨零會分成階段性目標,依據 2020 年排碳一千萬噸,到了 2025 年排碳達高峰,預計 2030 年降回 2020 年水準,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 目前台積電 90% 以上產能在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比例上,能源使用占 62% 為大宗,其次為製程排放 14%、原料使用 24%。溫室氣體排放源分為 3 大範疇,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電力使用的排放,範疇三供應鏈的碳排放。

    為了節能減碳,台積電多管齊下。一、提升能源效率、採用節能機台,二、購買再生能源,包含台積電包下沃旭能源兩座離岸風場的電力,並向中油購買碳中和天然氣,何麗梅坦言,「 台灣再生能源不足夠,但台積電沒有計劃蓋電廠,仍希望透過採購綠電的方式,帶動台灣再生能源發展。」 三、攜手供應鏈一起減碳,把減碳列為台積電的採購指標。四、減不掉的碳,透過負碳技術合作、外購碳權進行碳抵減,何麗梅觀察,目前國內碳權市場還在發展初期。 此外,目前台積電已與 6 家合作夥伴在台中已成立「零廢製造中心」,目標將廢棄資源純化為半導體等級化學品,重回製程使用,預期取代至少 30% 原物料開採需求,預計 2023 年啟用;接下來台南科學園區也會成立零廢製造中心。

    石化、鋼鐵業則是導入循環經濟的作法來做減碳,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指出,石化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先從基礎管理作起,早在 1999 年台塑內部推動三點不漏(不漏氣、不漏水、不漏油),達到友善環境、節能減排目的。起初推動雨水回收,台塑吃足苦頭,曾因雨水不夠乾淨,大部分的水還要送到廢水處理廠,僅有少部分用於灌溉。 到了 2006 年台塑成立「節能減排推動小組」,每月開會,執行節能減排作為,光是 2021 年共有 2300 項節能、8000 項節水措施。在推動循環經濟上,台塑推動原物料、水循環、能源及廢棄物 4 大循環面向,2020 年投入 316 億元做循環經濟,每年可創造 319 億元的經濟效益。 過去被視為高耗能產業的中鋼,從 5G(Green)策略著手,包含綠色製程、綠色產品、綠色夥伴、...

  3. www.managertoday.com.tw › articles › view林明儒|經理人

    2007年1月25日 · 要證明並非浪得虛名就得處處跟中鋼的管理相比當然獲利是首先要觀察的指標2004年是台灣鋼鐵業豐收的一年中鋼一口氣賺了500多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豐興規模雖然無法與中鋼相比,但全年營收250億元,稅後盈餘37億元,每股純益達7.2元;在今年6月的股東會上,更通過每股配發3.5元股利(其中1元以股票發放,2.5元以現金發放)。 各項獲利指標皆領先中鋼,豐興用優異的業績證明「小中鋼」當之無愧。 豐興創辦人林文貴以「誠信經營、穩健創造」的經營理念,讓豐興順利度過經濟不景氣及金融風暴。 現任董事長林明儒在豐興工作30多年,2000年出任掌舵者,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表現。 林文貴曾經這樣述說鋼鐵業賺錢的祕訣:「買原料買得便宜,賣鐵賣得貴,當然就開始賺錢了……。

  4. 2024年5月20日 · 中鋼去年推出傘傘骨採用中鋼生產之冷軋鋼搭配玻璃纖維可抗風耐雨自動三折開合精巧方便攜帶傘面兼具防潑水及抗 UV 功能晴雨兩用。 聯電與熱門圖文畫家亞拉延續去年的合作,今年推出「UMC X 咖波聯名限定永續隨行杯」,不只支持本土創作者 ...

  5. 2018年9月12日 · 4 步驟釐清真正適合你的職涯. 在工作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難免會因為日復一日的工作辛勞或不愉快、不滿足,而慢慢失去當初對工作的熱情,進而打算轉換工作。. 然而,盲目轉換職涯所帶來的風險與損失,卻不見得是每個人都能預想與承受的。. 從事 ...

  6. 2021年11月10日 · 2021-11-10. 臨公子. 本文出自. 買書去. pexels. 真正有實力,就不怕被裁員? 中年失業的朋友給我的職涯警惕.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發現,大家對「被裁」這件事有不少誤解。 前陣子有篇熱文,聊到一位 36 歲的男人失業後,為了不讓家人知道,他在星巴克坐了 3 個月。 每天假裝上班,忙著寫履歷、面試、再改履歷。 在轉載的這篇文章下方,最高讚數的兩則留言,我看了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第一條:「腳踏實地地做實業,搞技術就不會這樣了,失業的多是在虛幻產業工作的,高不成低不就,仔細想想除了 PowerPoint 啥也不會。 第二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還不夠。 真正有實力的人不怕被裁員。 這兩條留言挺能代表主流觀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