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7日 · 陳復生認為,培育員工的運動員特質是一項好處,但公司更看重團隊之間的信任感。 運動場上,大家會拋下部門、職級,單純享受揮灑汗水的過程,共同為勝利努力,沒有業務往來的跨部門同事,也能藉此串聯。

    • 串流平台衝擊影視產業,使編劇工時更長、收入更少
    • 憂 Ai 取代部分工作,編劇盼能規範機器人的使用
    • 串流平台多數虧損,資方短期不會妥協、讓步

    這起罷工發生的原因,大多來自於電視台與串流平台的產製模式、工作方法的差異。 首先,是串流平台講求獨家內容的經營模式,衝擊到編劇的長期收益。以往,美國有線電視播出電視劇或影集,會先給編劇一筆編劇費,當這檔節目後續在其他頻道、或是授權到其他國家播映,這時編劇就會拿到另一筆「重播費」(residual)。 換句話說,如果編劇寫出叫好叫座的劇本,能長期得到收益,在愈多地區播放,收入也愈高。然而,串流平台如 Netflix、Disney+、HBO Max 等,他們一開始就是全球化經營,影集也是以獨家為主,並不會「一魚多吃」,編劇也就少了這筆重播費可領。 其次,串流平台影集的人員編制更精簡,使得編劇的工作量增加了。在有線電視年代,一部作品可以演 10 幾年,好比美國長壽劇《實習醫生》(Grey's An...

    第四,是針對 AI 是否能加入寫劇本的爭議。美國編劇工會的其中一項訴求提到,希望能規範 ChatGPT 此類 AI 聊天機器人的使用,禁止其撰寫或改寫劇本,然而這項訴求卻遭到製片廠駁回。「他們(美國編劇工會)會擔心,以後會不會製片都是找 ChatGPT 去發想故事大綱,再交給人類編劇改稿與發展,造成編劇的工作機會受到壓縮、作品也不算原創。」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提到, 雖然 AI 未必能自行寫出偉大的作品,劇本最終還是得交由人類作家進行修改,但 AI 能透過機器學習大量的劇本,並提出可行的故事架構或素材,這或許能取代部分編劇的工作,而且還是免費的。美國編劇工會擔憂,編劇們的工作成果會被用來訓練人工智慧,進而影響到他們未來的酬勞。

    目前這場罷工仍持續著,馮勃翰分析,以現階段來看,資方並不會有讓步空間。主要原因是,除了 Netflix 以外的串流平台,大多數都是虧損或負債,媒體巨頭的考量,是如何減債、砍計畫、樽節支出,而不是優化編劇的工作環境。他評估,編劇有可能不會占上風,討不到便宜 (編按:編劇不會贏,但罷工有可能持續好一陣子。知名作家喬治.馬汀(George Martin)就放話說,這次罷工可能比以前更久)。 另一方面,串流平台已使影視產業國際化,且有產業外移的現象。例如,Netflix 開始把重心放在韓劇上,該平台 4 月宣布,未來 4 年之內將投資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750 億元),製作韓劇影集、電影與實境節目。 對串流平台來說,在美國製作費太高,如果把產業外移,可以省下不少成本,像是《魷魚遊戲》的一整季的...

  2. 2020年11月27日 · 大同醫院院長(現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內科部感染內科主任)彥旭 導入精實管理、敏捷開發,急診緊急手術排程 30 分鐘內接刀率從 43.9% 提升至 100%。 協助母公司台灣百和工業建立越南分公司, 越南百和執行副總經理許碧珠 整合產線,縮短產品一半交期,成為 Nike、Adidas 等全球前 20 大運動品牌的最大鞋材副料供應商。 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 優化多元種類的潛水課程,為台灣最大的潛水教育中心,也是亞洲第一間 B 型企業認證的潛水訓練中心。 彼得.杜拉克曾說:「無論是社會或經濟,公共服務機構或私人企業,都需要創新與創業,以保持彈性與自我革新。 」「100MVP 經理人」徵選活動讓各界看見這群傑出經理人的精神與努力,也希冀這股創新力量繼續帶領產業和社會前進。

  3. 2023年8月4日 · 以廢除死刑為理想的法務部長陳令秋(潘儀君飾),最後在多重勢力交迫、官位不保的壓力下,竟把「案發時未滿 18 歲、不該被判死刑」的阿布杜爾火速槍決,不只佟寶駒,連觀眾都看傻了。

  4. 2023年10月17日 · 高嘉岳的爸爸高正隆(喜翔飾)與媽媽麗英(楊貴媚飾)吵架,索性把家族事業早餐店關起來不做了,在早餐店幫忙的三弟高嘉凱(林哲熹飾)頓時失去生活的重心。

  5. 2008年10月16日 · 王永慶領導台塑集團成就非凡,自然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目標。. 台大管理學院商學所所長文華、長庚管理學院院長吳壽山及台大商學院研究所博士班施人英,就曾採用新興的文字採掘技術中的「人工智慧分群法」(Growing hierarchical Self-Organizing Map,簡稱 ...

  6. 2019年5月28日 ·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 具體來說,「工作倦怠」有三個特徵: 1.覺得能量耗盡、精疲力竭。 2.對工作有消極或憤世嫉俗之感。 3.工作能力下降。 ICD 疾病分類編碼是醫療診斷、保險公司界定疾病時的參考之一。 這份最新的國際疾病分類編碼代號為 ICD-11 ,意思是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預定 2022 年 1 月生效。 「工作倦怠」最早於 1970 年由美國心理學者赫伯特‧佛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所提出。 40 多年來,雖然專家們普遍認同這是當代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卻遲未列為疾病,直到現在才達到共識。 不分國內外,工作倦怠已是職場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