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2023年,京城銀行稅前淨利 73.59 億元、年增達近 1.5 倍,稅後淨利 62.07 億元、年增達近 1.81 倍,每股盈餘 5.59 元、股利 3 元,全改寫新高,成銀行獲利王。. 外傳中信金、永豐金都有意併購,依照市值,京城銀身價上看700 億元,引起金融圈矚目。. 這不是京城銀 ...

  2. 2024年1月19日 · 台灣金融研訓院做的調研顯示, 國內有 9 成銀行業者已經啟動數位轉型,3 成業者自評其數位轉型完成度已達 50%。 我國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總投資預算金額逐年成長,例如 2021 年國內金融業者投入金融科技發展之總金額為新台幣 158.59 億元,2022 年增加為 293.22 ...

    • Q:為什麼台新金控要買保德信人壽?
    • Q:為什麼保德信人壽會出售?
    • Q:台新金控已經成功收購保德信人壽了?
    • Q:哪些金控近年也併購保險公司?

    台新金控旗下目前子公司包括台新銀行、台新證券、台新投信、台新投顧以及台新創投等,營收主要來自銀行,占比超過 80%,相比之下證券業務只有 4%。買進保德信人壽能補足台新的服務版圖,其發布的新聞資訊中強調,這是在銀行、證券之後,完備金控的第 3 隻業務引擎。 以台灣現有 15 間金控來說,有超過一半的業者,旗下都有人壽與產險子公司,尤其國泰金控和富邦金控這兩位金融老大哥,就是以保險為主體的公司,資產規模都相對大,不難看出台新寄望此舉能擴大集團布局。 事實上,除了保德信人壽,台新近年一直都在擴張且完善其服務,2017 年台新證券併購大眾證券,就是想要提高證券業務量,從市占率原本 0.6% 左右,提高到超過 1%,而林維俊在當時就已經預告,未來會持續放大併購規模,並點名壽險產業。

    保德信人壽過去在台灣耕耘超過 30 年,業績也相當穩健,台新便是看準其在外商保險公司中,資產規模排名第四,財務體質、保單持續率都有一定水準,而且過去就已經是銀行保險(bancassurance)的合作夥伴,才起了併購念頭。 然而,比較台灣整體保險市場,保德信人壽的資產規模與新契約保費,都只能算是後段班,面對多數背後有金控、集團資源的本土人壽公司,競爭優勢並不大,加上台灣市場相對成熟,對其母公司來說獲利成長幅度有限,才決議出售,將業務重心轉往新興國家發展。

    儘管台新已經發表重大訊息,要以 55 億元併購保德信人壽,但這套流程其實還沒走完。此案還得陸續向金管會、公平會、投審會等機關提出申請,等他們都點頭之後,才算是真正完成併購。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提到,他們會以 5 大原則審查這次的併購案,例如保戶權益、財務體質是否夠健全、未來有增資需求時,有沒有足夠能力等。

    台新並不是近年唯一併購保險公司的金控業者,2015 年中國信託便以總金額約 323 億元,買下台灣人壽,增強其既有的中國信託人壽,以最新 2019 年的財務資料來看,人壽獲利已占其 30% 以上,年成長也超過 50%,確實成為他們現在的成長動能之一。

  3. 1 天前 · 5月30日中租基金平台樂趨勢專案記者發布會。左起第一排依序為百達投顧林秋瑾總經理、中租投顧蘇皓毅總經理、中租投顧陳俊傑董事長、中國信託投信陳正華總經理、法盛投資管理陳家銘董事總經理,第二排依序為中租投顧沈育純經理、摩根投信黃俊傑執行董事、富蘭克林投顧梁珮羚資深協理 ...

  4. 1 天前 · 在職場打拼了幾十年,經歷太多的人心險惡與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我總是不斷的提醒自己:那些自己曾經有過的艱辛與苦痛,都是為了讓我成長,我要感謝那些給我挫折的人,因為他們使我體悟到自己的不足與學習的重要 ; 我也原諒那些曾背叛與詆毀我的人 ...

  5. 1 天前 · 信件絕不超過6行!前輝達員工:黃仁勳極重視一件事,跟他工作「像把手插進插座」 隨著輝達(Nvidia)股價不斷創新高,執行長黃仁勳的工作習慣和領導方式成為眾矚目的焦點。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報導,黃仁勳每日與員工聯繫的電子郵件「極其簡潔 ...

  6. 4 天前 · 開發 Heptabase,是因為想要解決自己的痛點。詹雨安在求學過程中,雖然會寫筆記,但要派上用場時,就會發現找不到或看不懂,「這些筆記等於沒用,我希望即使是在 5 年前學習的內容,在我真正需要它時,都能為我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