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0月1日 · Watch on YouTube. Beyond – 海闊天空. 從地下到主流,Beyond 似乎等同於香港樂隊的代名詞,有別於當時香港樂隊以英語為創作主流,主唱黃家駒的粵語歌詞更能貼近大眾。 他們的 3 首歌曲〈海闊天空〉、〈光輝歲月〉及〈抗戰 20 年〉成了香港這次「占中」運動的主題歌,吉他手黃貫中更是親自到場聲援。 人們藉由〈海闊天空〉表達熱愛自由、追求理想的心理:「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3. 達明一派. 達明一派 – 天問. 受到英美新浪潮音樂影響的達明一派,前衛的形象相當受到年輕人及樂評的喜愛。

  2. 2015年1月22日 · 清末民初的革命黨,一方面想辦法「革」掉清朝的同時,另一方面往往也在「革」掉其他革命黨,獲得領導地位。. 甚至不只生前「革」,死了以後還可以繼續「革」!. 像我前頭從歷史課本整理出來的革命黨演變,課本這麼寫、考試這麼考、教育這麼教 ...

    • 100% 植,是誰?
    • 為什麼選擇甘蔗纖維做吸管
    • 國際環保協議帶起黃千鐘的創業心,而他想帶動的是世界的「環保概念」
    • 沒傘的孩子才會跑,黃千鐘用少量資源創造產品的延展力思維

    100% 植是鉅田友善材料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於 2013 年創立,資本額 970 萬,共同創辦人有三位,目前團隊人數為八人,2015 年進駐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目前團隊中有兩位專業的研發人員,和工研院有諸多共同研究的新技術,也與諸多大學有產學合作的研究計畫,推動台灣植物纖維的技術發展。 100% 植於 2018 年 5 月推出甘蔗吸管,瞬間聲名大噪,過往黃千鐘團隊更專注於 B2B 的商務合作,三人自己湊出了 1500 萬研發經費,專注於協助處理台灣的農業廢棄物,將農業製品的殘渣,重新化為可以使用的環保植物纖維,並且將這些纖維出售給需要環保素材的企業。「台灣每年光是台糖製糖,就會產生 40 萬頓的甘蔗渣」,黃千鐘表示,「這些廢棄物,對於企業和農民而言,都會是很大的困擾」。 鉅田友善材料有限...

    最初為什麼會選擇用甘蔗纖維製造吸管,黃千鐘表示,這是因為甘蔗渣的來源較容易掌控,畢竟是要用來喝飲料的產品,甘蔗的使用過程通常較為單純,也因此甘蔗渣較為合適用來製造吸管,同時,這也是因為甘蔗纖維是他們原來就非常熟悉的領域,要以此開發新產品也會較為容易。 黃千鐘最初的理想,就是讓用環保吸管取代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吸管,而最快的方式無疑是從每天都要供應大量吸管的 B 端出發,這也代表甘蔗吸管必須要有被大量量產的可能性,他們因此開始和吸管工廠接洽。 「說真的,最初其實沒有廠商想要跟我們合作」黃千鐘爽快地承認,就算他們為了讓一般的吸管廠可以轉為生產甘蔗吸管,還把甘蔗纖維做成和一般吸管機使用的塑膠粒相同大小的甘蔗纖維粒,但由於還需要調整機器的溫度等細節,最初沒有工廠願意嘗試,經過了不斷地嘗試和尋覓,才終於找...

    黃千鐘的創業之路,從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議的制定開始走起,這兩個重要的國際環保條約,直接帶起了國際綠色化學和潔淨科技的發展,黃千鐘也受到感召,立志要為世界的循環經濟盡一些心力,用他在環保纖維的所學貢獻世界。 2018 年 1 月, 100% 植團隊參加法國的 Maison&Object 大展,是國際家具及家飾的指標性展會,他們帶去的是 100% 植的 PLA 杯子,獲得展覽上的一致好評, 100% 植的植物纖維技術也成功引起國外廠商注意,例如像是法國的酒廠他們會有大量萃取葡萄酒後的葡萄殘渣,急需要專業廠商協助解決這個問題,而 100% 植的技術正符合他們所需,也因此他們和法國酒廠、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未來會使用葡萄纖維打造小學的課桌椅,讓當地小學生從小時候就了解環保纖維的重要性及廣泛運用。 這...

    100% 植團隊本身可以說是一個「有限資源創造最大價值」超級實踐者,他們的商業模式本身就是把廢棄物重新利用,挖出新金礦,在他們團隊的經營思維上,也完全體現了這件事。 聊到為什麼這樣熱銷的產品不自己賣就好,還要將首賣權讓給別人?黃千鐘表示:「我們的自我定位就是研發團隊,而不是行銷團隊,因此我們選擇把行銷交給專業的來」,這樣的一份「堅持」,是在新創團隊中少見的,黃千鐘談到他看了很多創業團隊,什麼都想做因此最後什麼都做不好,他認為 100% 植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就是改變這個世界對於環保的概念,因此目標明確,他們的強項就是研究,不需要花心力去做不擅長的行銷,而是該將資源投資在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情上:研究出更先進、更環保的技術。 黃千鐘特別推薦《讓「少」變成「巧」,延展力:更自由,更成功的關鍵》這本書,...

  3. 2020年3月6日 · 唱著唱著,卻未料老派《雲州大儒俠》其實並未消失,黃大師最年輕的兒子黃立綱繼承衣缽,幕前操偶、口白、導演、編劇、拍攝,樣樣本領都會,自創新戲之外也不時演繹父親的老戲碼,父子這幾年多次合作演出。

  4. 2018年6月22日 · 即便不被大會列為正式的國家館,台灣館開幕晚會時,還是來了不少國際建築界的大咖。. 81歲的澳洲前普立茲克獎得主、現任普立茲克獎評審團主席莫柯特(Glenn Murcutt),81歲的芬蘭前普立茲克獎得主暨台灣館策展顧問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72歲的日本 ...

    • 黃家駒1
    • 黃家駒2
    • 黃家駒3
    • 黃家駒4
    • 黃家駒5
  5. 2016年3月17日 · 調查台灣本土語言使用的學者指出福佬話、客家話都有衰微的跡象(Young 1988),而原住民語言則已經走向滅種之路(宣範 1995)。 21 世紀是台灣本土語言是否能繼續生存的關鍵時代。

  6. 2014年11月27日 · 本文作者:黃郁棋 如果硬要說,大選前夕究竟有什麼事情讓我期待,恐怕就是今天(11 月 26 日)的 「GigaCircle 創辦人大戰 SOS 創辦人講座」 了。 眾所周知, GigaCircle 是一個以發文賺錢起家的網站,與 SOS (Sound of Silence)「每月 149、贊助你喜歡的記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