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聞一多 (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 家驊 , 字 友三 , 湖北省 黃岡市 浠水縣 人, 中華民國 詩人 、 學者 、大學教授,現代作家。 因家傳淵源,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 美術 。 1946年被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暗殺。 生平 [ 編輯] 1910年聞一多與堂兄們來到武昌求學,就讀於 兩湖總師範學堂 附屬高等小學校。 中華民國 建立後,聞一多短期就讀於武昌 民國公校 和 實修學校 。 1912年以湖北籍第二名考入北京 清華學校 中等科一年級,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 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 二月廬漫記 》。 同時創作 舊體詩 。 1919年 五四運動 時積極參加 學生運動 ,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上海)。

  2. 闻一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闻一多 (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 家骅 , 字 友三 ,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县 人, 中華民國 诗人 、 学者 、大学教授,現代作家。 因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 美术 。 1946年被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暗殺。 生平. 1910年闻一多与堂兄们来到武昌求学,就读于 两湖总师范学堂 附属高等小学校。 中华民国 建立后,闻一多短期就读于武昌 民国公校 和 实修学校 。 1912年以湖北籍第二名考入北京 清华学校 中等科一年级,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 二月庐漫记 》。 同时创作 旧体诗 。

  3. 聞一多 (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 浠水縣 巴河鎮。. 中國近代詩人、學者、民盟盟員、民主戰士。. [1-2] 1905年,進入綿葛軒小學讀書。. 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乙班。. 1914年6月,論文《名譽談》發表。. 1919年2月,成為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 浠水县 巴河镇。. 中国近代诗人、学者、 民盟 盟员、民主战士。. [1-2] 1905年,进入绵葛轩小学读书。.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乙班。. 1914年6月,论文《名誉谈》发表。. 1919年2月,成为 ...

    • 聞一多1
    • 聞一多2
    • 聞一多3
    • 聞一多4
    • 聞一多5
  6.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 浠水縣 ,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 中國民主同盟 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新月派 代表詩人和學者。. 1912年考入 清華大學 留美預備學校。. 1916年 ...

  7. 聞一多(粵拼 1899年 11月24號—1946年 7月15號),原名聞亦多,譜名家驊(粵拼 ),係中國男現代作家。 響 中國 湖北省 黃岡市 浠水縣 出世,1912年考入 清華學校 中等科,1920年開始投身寫作,同時亦參加多場政治運動。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闻一多聞一多 - Wikiwand

    聞一多( 1899年 11月24日—1946年 7月15日 ),本名家驊,字友三,湖北省 黃岡市 浠水縣,中華民國 詩人學者大學教授,現代作家。 因家傳淵源,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 美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