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桃園的藻礁群曾經自大園、觀音綿延到新屋,然而隨著沿海工業區的開發,現已從27公里僅存約5公里。 為保育這4000年的海洋珍寶,2014年劃設「桃園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為認識藻礁環境的無牆教室。 而每年舉辦的「珍愛桃園藻礁千人健行」活動,也讓民眾身體力行愛護這片海岸。 觀新藻礁位於觀音區小飯壢溪以南到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的沿海,除了驚艷於這珍貴的千年地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觀新藻礁的亮點之一﹔目前共發現有10種藻類、129種動物,動物密度是高美濕地的5倍,香山濕地的8倍,宛如是北台灣的海洋生態博物館。 ...
      go.liontravel.com/zh-tw/attraction/taoyuan_county-guan_xin_zao_jiao_sheng_tai_xi_ye_sheng_dong_wu_bao_hu_qu-1368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觀新藻礁的動物密度為高美濕地的5倍香山濕地的8倍尤其是觀新藻礁的環節動物與節肢動物的數量特別豐富亟需就地進行保育據上市府業於103年7月7日以府農植字第1030161744號公告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在案刻正投入經費與資源 ...

  3. 歲月是什麼模樣?站在台灣本島面積最大的藻礁地形觀新藻礁前千年流轉時光化成的生態巨作令人大為震撼也深覺人類的渺小占地約370公頃的觀新藻礁不同於動物所形成的珊瑚礁藻礁是由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所形成石灰岩礁體的植物礁」,平均10年才可生成1公分桃園的藻礁群曾經自大園觀音綿延到新屋然而隨著沿海工業區的開發現已從27公里僅存約5公里為保育這4000年的海洋珍寶2...

  4. 觀新藻礁位於觀音區小飯壢溪以南到新屋區後湖溪口以北的沿海除了驚艷於這珍貴的千年地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觀新藻礁的亮點之一目前共發現有10種藻類129種動物動物密度是高美濕地的5倍香山濕地的8倍宛如是北台灣的海洋生態博物館

  5. 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位於 臺灣 桃園市 觀音區 至 新屋區 海岸一帶桃園觀新藻礁保護區是屬於全球少見的藻礁最南邊區塊的 藻礁 地形。 桃園藻礁是以無節或殼狀 珊瑚藻 為主要的造礁生物,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 碳酸鈣 所建造之生物礁體。 曾擁有27公里藻礁海岸的桃園,因為北邊的 工業污染 與 填海造陸 的影響,僅存南邊約7公里較為健康的藻礁區域,由北而南分別包含: 白玉藻礁 、 大潭藻礁 及 觀新藻礁 (目前被規劃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1] 。 歷史 [ 編輯] 史前時代 [ 編輯] 該地生物礁約於7500年前開始生長,此時主要是以 石珊瑚目 為主;而以珊瑚藻為主的藻礁約於4400年前開始發育,可能是因為當時環境開始不適合珊瑚生長。 [2] :68-69.

  6. 基本資料. 一、緣起. 在台灣本島1139公里的海岸線有藻礁分布的海岸線累積不到50公里僅存在於新北市三芝鄉桃園沿海及屏東恆春半島東岸;桃園縣海濱藻礁更是全台最大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且存在的時間超過四千年藻礁生態系孕育眾多生物物種在眾多海洋生態系中被認定為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桃園觀音藻礁具有高物種的多樣性及豐富度亦是台灣西北海域重要生態系統之一。 藻礁不同於珊瑚礁,但兩種皆由生物體建造礁體。 藻礁是由植物造礁,如紅藻門的藻類、綠藻門的藻類等,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的速率很慢,約每十年才會增加一公分,其周而復始慢慢的沈積成礁體,可說是地球環境變遷所遺留下來的珍貴紀念物,其發育過程亦是台灣西部海岸變遷的證據。

  7. 首頁. 線上申請. 查詢申請進度. 申請餘額查詢. 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進入申請須知. 請先詳讀以下須知後再點選最下方我知道了開始進入申請本野生動物保護區於103年7月7日以府農植字第1030161744號完成法定公告. 為兼顧保育及研究達成合理管制非必要不予開放之原則特訂定本須知。 三、本須知之主管機關為桃園市政府。 四、進入申請方式: (一) 申請單位欲進入野生動物保護區,應於進入保護區 7日前 填妥申請書,以郵寄、傳真、親送 (紙本)或線上申請向管理機關(構)辦理。 (以 接獲信件日起 算)。 (二) 每件申請案進入人數最多不得超過 20人 ,若超過數目,應檢附活動計畫書,申請人員均不得重複。

  8. 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發布日期: 108-10-08. 發布單位: 綜合規劃組. 基本資料. 在台灣本島1139公里的海岸線有藻礁分布的海岸線累積不到50公里僅存在於新北市三芝鄉桃園沿海及屏東恆春半島東岸;桃園縣海濱藻礁更是全台最大生長最完整的藻礁地形且存在的時間超過四千年桃園觀音藻礁具有高物種的多樣性及豐富度是台灣西北海域重要生態系統之一。 藻礁不同於珊瑚礁,但兩種皆由生物體建造礁體。 藻礁是由植物造礁,如紅藻門的藻類、綠藻門的藻類等,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的速率很慢,約每十年才會增加一公分,其周而復始慢慢的沈積成礁體,可說是地球環境變遷所遺留下來的珍貴紀念物,其發育過程亦是台灣西部海岸變遷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