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7日 · 澎湖縣 ( 臺灣話 : Phênn-ôo-kuān/Phînn-ôo-kuān ),古稱 平湖 、 彭湖 ,位於 臺灣 南部 臺灣海峽 上,由 澎湖群島 所組成,以 澎湖水道 與臺灣本島之 雲林縣 、 嘉義縣 相望。 縣治及最大城市為 馬公市 (同時也是離島最大城市)。 澎湖縣內轄有1 市 、5 鄉 ,共有6個鄉市。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優良的港灣條件,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移民中繼站與軍事要地 [2] 。 由於縣內遍布 天人菊 ,澎湖也有「 菊島 」的美稱。 澎湖縣四面環海,早期經濟活動以 漁業 為主,隨著漁業資源逐漸枯竭(面積狹小卻有 69 座 漁港 ),現已轉型為以觀光為主。 [3] 歷史 [ 編輯] 地名考源 [ 編輯] 根據《澎湖縣志》記載,澎湖原名 平湖 。

  2. 2024年3月24日 · 澎湖群島 ,亦稱 澎湖列島 ,是位於 臺灣海峽 上的一組 群島 ,東距 臺灣 本島約45 公里 ,由90個大小 島嶼 組成,總面積約為128平方公里 [1] ,現全境均屬 中華民國 臺灣省 澎湖縣 管轄,為中華民國 實際管轄區域 第一大 離島群 。. 澎湖群島多漁港,夜間萬點 ...

  3. 風櫃尾荷蘭城堡 , 明代 奏章作 彭湖城 ,1623年 荷蘭文 報告寫作「 Het Fort, Péou (Piscadore) 」,直譯為 澎湖堡壘 ,是位於 台灣 澎湖縣 馬公市 風櫃里俗稱「 蛇頭山 」的小半島上的一個城郭 遺址 。. 1622年( 明朝 天啟 二年)8月2日( 格里曆 ,由 荷蘭東印度公司 ...

  4. 名稱. 歷史. 地理位置. 生態. 地質. 風化地景. 圖輯.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花嶼. 臺灣正體. 工具. 花嶼 隸屬於臺灣 澎湖縣 望安鄉 花嶼村,其位置在 望安島 西北稍南距離約18公里處是澎湖縣最西方的島嶼 [3] 。 花嶼的外形大致呈三角形,全島最高點位於東北岸的煙墩山,標高53公尺。 面積為1.273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174公里,是 澎湖群島 極西的第十一大島 [4] 。 2020年4月起,每日有3航班交通船往返花嶼與 馬公 。 2020年7月起改爲2航班 [5] 名稱 [ 編輯] 漢人渡海來臺時,見澎湖諸島荒蕪,只有花嶼稍具綠意,因此稱此島爲花嶼,並稱鄰近另一島嶼爲 草嶼 [6] 。 花嶼村爲花嶼上唯一一個行政區劃,歷經以下變遷:

  5. 澎湖縣 ( 臺灣話 : Phênn-ôo-kuān/Phînn-ôo-kuān ),古稱 平湖 、 彭湖 ,位於 臺灣 南部 臺灣海峽 上,由 澎湖群島 所組成,以 澎湖水道 與臺灣本島之 雲林縣 、 嘉義縣 相望。. 縣治及最大城市为 馬公市 (同時也是離島最大城市)。. 澎湖縣內轄有1 市 、5 鄉 ...

  6. 2024年5月27日 · 澎湖县 ( 台湾话 : Phênn-ôo-kuān/Phînn-ôo-kuān ),古称 平湖 、 彭湖 ,位于 台湾 南部 台湾海峡 上,由 澎湖群岛 所组成,以 澎湖水道 与台湾本岛之 云林县 、 嘉义县 相望。 县治及最大城市为 马公市 (同时也是离岛最大城市)。 澎湖县内辖有1 市 、5 乡 ,共有6个乡市。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优良的港湾条件,自古以来便是往来台湾海峡的移民中继站与军事要地 [2] 。 由于县内遍布 天人菊 ,澎湖也有“ 菊岛 ”的美称。 澎湖县四面环海,早期经济活动以 渔业 为主,随着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面积狭小却有 69 座 渔港 ),现已转型为以观光为主。 [3] 历史 [ 编辑] 地名考源 [ 编辑] 根据《澎湖县志》记载,澎湖原名 平湖 。

  7. 澎湖廳舍 (又稱 原澎湖廳舍 或 澎湖合署大樓 ),是位於台灣 澎湖縣 馬公市的衙署建築,自日治時期至戰後迄今的 澎湖縣 的行政中心,當前登錄為澎湖縣 歷史建築 。 [1] 歷史 [ 編輯] 日治時期 [ 編輯] 明治28年(1895年), 日軍攻佔澎湖 後,在澎湖設置「澎湖列島行政廳」取代清治時期的澎湖廳,並使用原清總鎮署作為辦公廳舍。 1896年5月更名為「 澎湖島廳 」,1897年5月3日實施六縣三廳之際改稱「澎湖廳」。 澎湖廳於大正9年(1920年)與 阿緱廳 (今屏東縣及旗山地區)及 臺南廳 一部份(今高雄市及岡山鳳山地區)合併為 高雄州 時,澎湖廳改制為 澎湖郡 ,大正15年(1926年)再獨立復設置澎湖廳,1945年二戰結束前共管轄二支廳。 [2] [3] 廳舍改建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