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死亡稜線位於中央山脈北一段及北二段間中央尖山至甘薯峰之間的稜線風化嚴重地形極為破碎危險性相當高因得死亡稜線的稱號讓人聽聞不寒而慄可見其險峻程度有如走向死亡般的驚險沒有三兩三別輕易嚐試。. 從南湖登山口起登,需歷經 ...

    • Hua

      健行筆記提供登山、健行、攀登百岳的知識與內容,建置全台 ...

    • 通往中央尖山的艱苦爬升
    • 霧雨交加死亡稜
    • 雨過天晴的絕美天空營地
    • 中央尖山攀登簡史
    • 死亡稜線的罹難者
    • 2018死亡稜線全紀錄快速連結

    隨著高度逐漸上升,溪谷逐漸轉為正南北向,登中央尖山那一段惡名昭彰的「劍溝」躍然眼前,雖然鞍部就在能看得見的地方,每個行程紀錄都會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幻覺。越到後面越陡的一段碎石坡,足以讓任何人氣喘如牛,更何況我們還是重裝赴會! 即使知道劍溝極不好惹,我和另一隊友阿強在休息時還是興高彩烈地把一平坦大石上的小石塊排列出「天堂」二字,提前留念自己即將踏上這難走的天堂路。 好在碎石坡上有明確的之字形路徑可循,並不是想像中的瘋狂直上,但走起來仍然要排到最低檔位,慢慢一步一步往上爬。 總算抵達鞍部之時,雲量開始增多,等到用完餐再度出發,雖然能看到廣大的鞍部草原,厚厚地雲層卻取代了藍天,令人有點沮喪。 踏完登頂前的石灰巨岩地形(於其下的頁岩地形大異其趣),氣喘吁吁的我一抬頭,總算見著了本趟行程的最高點:台灣三...

    13點10分,在總嚮導王金榮的引領下,隊伍從山頂往西邊下切,正式踏上所謂的「死亡稜線」,也就是這個時候,我們遇上了本趟行程中唯一的一場大雨。眼看雨滴不斷拍打在身上,我率先換上雨衣和雨褲,並把相機收進背包裏面並套上背包套。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雨勢就大了起來,此後也忽大忽小地陪伴我們一路到營地。 從東往西走的死亡稜線正規路線是下切、橫渡、下切,然後再連著三段橫渡接回平緩的稜線。由於地形皆是碎石坡,除了低矮的灌木之外幾乎沒地方能夠架繩、繫布條,加上路跡可能經過颱風、地震之後就會完全消失,所以在死亡稜線上找路需要一定的經驗與實力。這次帶隊的總嚮導和一位道上被譽為「漢人最強協作」的協作金台都來過此處達七、八次之多,為我們隊伍的安全平添不少保障。 但在濃霧和雨勢的夾擊之下,即使是識途老馬依然可能犯錯,沒注...

    在帳棚裡躲了一個多小時,一聽到外頭隊員大喊:「開了!開了!」我立即抓起攝影裝備,拉開帳棚的拉鍊──首先看到的就是正對著帳門的北二段無明山與甘薯峰,東邊是夾在高雲與低雲之間的一抹藍天,西邊雪劍方向則有柔和的光束穿過雲層間隙,經雨後清透涼爽的空氣,優雅地落入大甲溪上游的溪谷中。此情此景,沒有任何隊員按捺得住,紛紛拿出手機或相機取景去了。 隨著時間過去,雲霧越來越稀薄,再也無法遏止燦爛的陽光灑落,我們賞景之餘,還不能忘了把濕透的衣物攤在灌木叢上曬乾。見機會難得,我也顧不得休息,一把抓了攝影機和相機就往來時的路爬,找了幾個展望更好的點開始錄影,除了北二段、聖稜線、奇萊東稜盡收眼底之外,也能眺望到大霸尖山、南湖大山和能高南峰等百岳。 稍早登頂的中央尖山業已不復霧鎖時的神秘,崎嶇無比的中央尖西稜展示著它...

    首登者:不知名的原住民 日治時期首登:1928年,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登山社,隊內有大名鼎鼎的鹿野忠雄。 日治時期首登路線:小瓦黑爾溪右岸(日治時期流行溯溪登山),藉著太魯閣族嚮導的強力支援,從中央尖山西邊的鞍部登頂,據推測這行人也是首度踏足死亡稜線的「文明人」。 民國時期首登:1956年,林文安命名者:野呂寧 (為了太魯閣討伐的偵查任務攀登南湖大山,因此注意到這座南方的無名峰,進而基於「聳立於中央山脈的尖山」而命名) 原住民名稱: 太魯閣族──Bokusui saraga (ボクスイ サラガ) 志佳陽群──Buziga (ブジガ) 資料來源: 1.《中央尖山的攀登》 2. 《中央尖山登山記》

    死亡稜線,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名字,但紀錄中在此遇難的人卻只有兩位。 最近的案例是2020年10月,救難人員於南壁尋獲一位獨攀王姓男子的屍身,地點和31年前的山難意外的相似。 1989年10月13日,一名年方28歲的青年登山者黃新華,展開了一項史無前例的挑戰──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獨行中央山脈大縱走的人。他在光武工專的「嵐虹登山社」時期就已完登了百岳,論經驗、體力和技術皆是一時之選,奈何似乎是因為誤判方向,最終救難隊於中央尖山南壁發現了他的遺體。眾所皆知,死亡稜線的傳統路線位於北坡,另外一面則是未知情況。 當時家屬同意將他留在原處,與山林星月同眠。在我這一趟的死亡稜線行程中,曾聽嚮導王金榮(道上稱K2)講起,他的哥哥於日後在協作的陪同下,前往該處將他的遺骸收了回去。這位王先生,正是該年11月24...

  2. © 2024 Google LLC. |INFO早起從中央尖下方出發一路經過死亡稜線接回北二段甘薯峰下耳無溪紮營D2獨攀1人重量12kg水2.5L*中央尖為C+百岳請評估自身能力前往。 *中央尖接死亡稜線非百岳大眾路線部分須自行找路。 |裝備資訊帽子Fjällräven Hatfield Hat / UP...

    • 40 分鐘
    • 92K
    • Hiker CP
  3. 2020年10月4日 · 百岳當中中央尖山排名第10台灣第一尖」,海拔3705公尺滑落位置在南壁崩壁被山友稱為死亡稜線」,因為風化嚴重地形非常破碎陡峭接近垂直形同在斷崖邊走鋼索。...

  4. 2021年10月21日 · 中央尖山與甘薯峰間的路段因沿路風化相當嚴重危險性極高所有攀爬過的山友都形容那段路攀爬起來真的是步步驚魂」,得非常小心謹慎正因它如此險峻所以被稱為死亡稜線」。...

  5. 2018年7月28日 · 死亡稜線D4中央尖西峰下甘薯峰東南鞍營地 | 山人手札. 經過了六天行程中最吃力的第三天,往後的路幾乎沒有危險地形,也不需要面對漫長的上坡了。 一早在全台展望數一數二寬廣的「 天空營地 」 (約3,450m)醒來,拉開帳棚拉鍊,南方的北二段、奇萊稜線、合歡群峰或展現平緩可人的原野,或寸草不生的崩地,或蒼綠繁茂的森林,分布在厚寬不一的無數山脊上,盡收眼底。 天空營地的早晨光線強烈、萬里無雲,讓人感到今天又會是好天氣。 死亡稜線 D4:天空營地 – 甘薯峰東南鞍營地. 路線與地標僅為示意,並不精準,請斟酌使用。 本日行進時間:約7小時5分. 總爬升:約150公尺. 總下降:約730公尺. 07:00:天空營地 – 3450m (略) 08:00:中央尖主西鞍部 -3265m.

  6. 簡介中央尖山位於台灣中央山脈北段除了是中央山脈第四高峰之外更名列百岳名氣最響亮的五嶽三尖之中其北壁和南壁皆為險惡的崩塌區更由於山勢呈尖銳錐形如金字塔故得寶島第一尖之稱惡名昭彰的死亡稜線則是指橫渡中央尖山北壁碎石崩塌區的路線而接北二段因為中途無水源需要從中央尖溪最後水源背水重裝登頂再下...

    • 8 分鐘
    • 14.2K
    •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