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taiwantourisme.com

      圖片: taiwantourisme.com

      • 元宵節最早的由來與古代的祭月儀式有關。 相傳在漢代,漢武帝曾在元宵夜舉行盛大的祭月典禮,以示對月神的敬意。 這個傳統後來演變成家庭聚餐、點燈和觀賞月亮的習俗,形成了今天元宵節的一部分。
      www.twinkl.com.tw/blog/tai-wan-yuan-xiao-jie-tan-suo-wen-hua-chuan-tong-yu-mei-wei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元宵節 ,亦稱為 元宵 、 上元 、 上元節 、 小正月 、 正月半 、 新十五 、 元夕 、 小年 或 燈節 ,中國傳統節日,每年 農曆 正月十五 ,為 農曆新年 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到來。. 華人 傳統會吃 元宵 、賞 花燈 、 猜燈謎 ,以示祝賀。. 這是傳統 ...

  3. 2020年1月18日 · 1. 點天燈. 平溪十分村元宵節放天燈的習俗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在用紙糊成的燈狀球體下點火,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 天空中的天燈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像是一個個大大小小閃爍的火球,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非常漂亮。 天燈放得越高,運氣就會越高。 2. 燃蜂炮. 台南鹽水的「南蜂炮」是每年元宵節一道亮麗的風景。 「蜂炮」有數萬支衝天炮製作而成,而每一個的衝天炮的炮芯都連接在一起,只要點燃其中一個衝天炮,就會帶動邊上其他衝天炮轟炸,霎時間,多個衝天炮連續射出,十分響亮。 據說,每年燃放「蜂炮」有乞求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的象徵。 3. 炸邯鄲是台東元宵節近五十年來特有的習俗,寒單爺本稱爲邯鄲爺、也稱武財神。

  4. 2024年2月23日 ·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或小過年關於它的由來也有許多種說法以下分享其中一個有關天帝的傳說故事: 傳說,有一天有個獵人不小心誤殺了一隻闖入民間的神鳥,天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打算在人間放一把大火當作懲罰,因此命天兵天將在元月十五日這天到凡間引發火光災難。 這件事被天帝的女兒提前知道了! 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民間百姓受苦、被無辜牽連,因此特地偷偷下凡告訴人們,要在農曆元月的十四、十五和十六這三天掛上燈籠、燃放鞭炮,這樣天帝從天上看下來時就會以為人間已經滿佈火光、人們已經受到懲罰,就可以避免災禍了! 到了元月十五這天,天帝看到人間一片火紅,還有鞭炮的聲音,以為人們已經得到了處罰,便離開了! 也因此後來,每年的元月十五人們都會掛燈籠、放鞭炮,來紀念這個平安躲過災難的日子。

  5. 2024年2月23日 · getty. 生活速報. 為什麼元宵節要逛燈會解答元宵節由來習俗禁忌開運法」,竟不能吃冰不宜穿白衣服全台各地都有元宵節燈會慶祝活動找時間去看美麗的花燈吧~ By Candy Chung Published: 2024/02/23. 農曆元月十五是元宵節,2024年的元宵節是2月24日。 元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因此稱為元宵節。...

    • Candy Chung
  6. 一、燈會起源. 傳說起源於民眾驅除蟲害即起源於火把節」。 漢代民眾為了獲得好收成,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減輕蟲害。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直到今天,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關於元宵燈會另外一個傳說西漢時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燒京城。 文帝便召來群臣計議,大臣獻計說,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說情。 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駕臨京城。 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萬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燒京城。 火德星君不忍生靈塗炭,也不敢違犯天條。 當夜,京城長安內外,都張燈燃炬,一片通明。 火光直透雲霄,火德星君見那景象果如天火降臨一般,料得足以瞞過玉帝,便回天庭復命了。

  7. 風傳媒. 更新於 2023年02月05日02:27 • 發布於 2023年02月05日00:04 • 黃子瑄. 春節剛結束緊接著便是元宵佳節各縣市政府都會舉辦燈會共襄盛舉不過你知道元宵節各種習俗的由來嗎? (資料照林進嘉提供春節連假結束年味還未散去緊接著要迎接元宵節的到來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又稱作上元節」、「春燈節」,因為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一元復始在這大地回春的夜晚台灣不只有吃湯圓賞花燈等傳統活動各地還有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中火旁龍等特色習俗。 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猜燈謎?

  8.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 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 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