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52年起,政府大力推動「節約拜拜」,定於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時統一普渡,之後順應民情,由各家廟宇自行決定普渡期程。 在臺灣,中元普渡不僅是民間的活動, 公家 也會藉此機會禱祝社會安和樂利。

  2. 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祂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3. 中元節. 中元節 為亞洲地區的 傳統節日 ,日期為農曆 七月十五 。. 中元節所在的孟秋月是 天子 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 宗廟 的時節。. 後來 道教 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而成為道教節日,又稱 地官誕 ,是指 三官大帝 的 地官大帝 (全名: 中元 二品 ...

  4. 點火迎神. 在台灣, 舊曆 的七月初一日子時(23:00)開始, 廟宇 轄境的各家人士點亮燈火,號曰「普渡公燈」。 為 普渡公 ( 大士爺 )與眾家 好兄弟 指引方向,享用 香火 。 燈火兩側或有設造型者、貼 對聯 者,如:「金蓮燈前聞泣夜,盂蘭會上救升天。 在 日本 本土,盂蘭盆會舉行前會先燃點 迎神火 (日语:迎え火) 迎接神明。 豎幡. 香港 潮人盂蘭勝會 在神棚前的豎的幡. 豎幡在閩南、台灣稱為立燈篙,是懸掛燈火及旗幟,以便邀請眾 神 來監管法會,也是邀請放禁在外的眾家 好兄弟 共享法會的成果。 幡竿 是以高大的青竹製成,上面掛上 燈籠 ,下面有紙紮神位或 護法神 像守衛之。 幡竿的作用是為好兄弟引路來到會場享用祭品,同時聽經,以期獲得解脫。

  5. 在台灣,舊曆的七月初一日子時(23:00)開始,廟宇轄境的各家人士點亮燈火,號曰「普渡公燈」。 為 普渡公 ( 大士爺 )與眾家 好兄弟 指引方向,享用 香火 。

  6. 祭祀. 大士爺普渡祭是民雄鄉中樂、西安、東榮三村的宗教盛會 [3] 。 在1916年報導時,嘉義 打貓大士爺 就已與 嘉義城隍爺 、 北港媽祖 、 大莆林水鬼 齊名 [15] 。 大士爺、 民雄鬼屋 、 柳相士 被譽為「民雄三寶」 [16] 。

  7. 普渡儀式有發關、請神、安灶君、請孤魂、拜懺、七獻、小施等 [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