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技術分析是夠透過計算過去的歷史價格,對未來走勢的數值判斷的一種方式。 有些人會把指標法,簡單分成 2 類: 順勢型指標. 逆勢型指標. 也有些人會再把它細分成 4 類: 判斷趨勢. 判斷震盪. 判斷波動. 判斷量能. 這些其實都對,因為技術指標本身就是依照人的需求而創造的,甚至你自己也可以把幾個市場動態混合,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個指標。 總之各位運用技術分析的重點還是要放在 「這個指標出現後背後代表著什麼意義」, 知道為什麼要使用後再用,才是正確的喔! 6 個市場上常用的指標. 以下挑出一般投資人最常使用的 6 個技術指標,簡單介紹給各位認識! 移動平均線 ( MA ) 這是最基礎、最普及的技術指標,是指 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

  3. 技術分析是一種通過觀察金融市場的價格、成交量和交易情況等技術指標,以及繪製 K 線走勢圖來預測商品價格趨勢的分析手法,通常會稱為技術面。 技術分析主要關注在「市場趨勢」和「價格」,不考慮公司財務數據和市場環境等因素。 使用 K 線圖、柱狀圖 等方式展現股價走勢圖,並利用 趨勢線 、支撐線、壓力線等技術指標 來分析價格走勢。 換句話說,技術分析是一種單純根據商品的「價格」和「成交量」,並透過圖像、數據和指標的輔助,對金融市場的未來走勢進行預判和做出交易策略(如下圖)。 那技術面和基本面分析差別在哪裡? 這兩者最主要的差異就在於「 參考的依據不同 」,如上文講到,技術分析是透過商品價格和成交量等市場數據,來預測市場價格未來的變化,重點會放在 K 線的走勢 。

    • 技術分析必備1. K線圖:看出每天股價波動情況
    • 技術分析必備2. 成交量:顯示個股熱絡情況
    • 技術分析必備4. Kd 線與 MACD 線:買進點輔助分析
    • 總結

    K線圖怎麼看?

    K線技術分析包含4個元素:【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 如果收盤價 > 開盤價,今天是漲,則K棒是紅色的。反之,收盤價 < 開盤價,今天股價跌,K棒是綠色的,俗稱黑棒 當日最高價、最低價會是和 K 棒連在一起的細線,叫做上影線、下影線。 K 線越長,代表當日的波動越大。K 線和成交量一起讀,可以看出很多重要訊息。

    在第一篇的股票基礎概念文章中,提到股價的形成是買賣雙方以兩邊都接受的價格,把股票轉手給另外一個人,這樣才算是一筆成交。 成交量越大的股票,代表很多人對這支股票有興趣,因而買賣熱絡;成交量越小,越不受到市場關注,就像沒有用的行銷 Campaign 一樣連討論度都沒有(哭)。 成交量柱狀圖的顏色也分成紅和綠,但是和 K 線不同的是,成交量的顏色是「今天的收盤價」和「昨天的收盤價比」:今天收盤價較昨天收盤價高的話,成交量是紅色的;今天收盤價比昨天收盤價低,則成交量呈現綠色,所以可能會出現 K 線和成交量顏色不同。 OK,超難懂,讓我們來看個實例: 台積電12/18 的收盤價比 12/17 的收盤價低,成交量是綠色,但 12/18 的收盤價高於當日開盤價,所以 K 棒是紅色。

    KD 線反映股價水位

    KD 線也是一個常用的參考指標,反映目前股價的高低檔水位。KD 值計算公式有點複雜,新手只需要記得: 1. KD > 80,股價在高檔;連續3天 > 80,則再漲的機率高,俗稱高檔鈍化 2. KD < 20,股價在低檔;連續3天 < 20,則再跌的機率高,俗稱低檔鈍化 再來看台積電的實際案例(有多愛台積電?):

    MACD 線反映成長動能

    由 DIF 線、MACD 線與柱狀圖組成,計算方式和 KD 一樣複雜,新手只需了解 MACD 圖形的重點: 買進點: 1. DIF 線突破 MACD 線 2. 柱狀圖由負轉正 賣出點: 1. DIF 線突破 MACD 線 2. 柱狀圖由正轉負

    總結一下本篇重點: 1. K 線圖包含 K 棒和上下影線,可以看出每天股價波動情況,越長波動越大 2. 成交量顯示個股熱絡情況,和 K 線一起判讀,當量大而價跌時,是一個買進時機 3. 均線呈現歷史平均股價,K 線與週線交叉,會帶動短期股價漲跌;短週期均線與長週期均線交叉,可以看出中長期趨勢 4. KD > 80,代表股價在高水位,KD < 20,股價在低水位,在高低檔水位超過三天,代表股價可能繼續漲或繼續跌 5. DIF 突破 MACD 線、柱狀圖由負轉正,可視為買進點;DIF 跌破 MACD 線、柱狀圖由正轉負,可視為賣出點 這四個技術分析教學是新手一定要知道的,祝福各位第一次買股票就買在好買點。 不過,我還是要提醒:技術分析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千萬不能只依賴技術分析,而不管公司體質和市...

  4. 2022年8月11日 · 技術分析,是指研究過去市場上的資訊,主要是使用圖表來觀察、預測未來價格的趨勢以及決定投資的策略應該怎麼執行比較妥當。 研究市場過去的資料來預測未來的走向,這些過去的資料,就是價量走勢的圖表也就是技術分析的根本:成交量和股價,很多技術分析指標都是以這兩個為基礎發展而來的。 本文目錄: 常用的技術分析指標. 技術分析是落後指標? 技術分析的 3 個信念. 常用的技術分析指標有哪些? 就像剛剛說的技術分析的根本,是「成交量」和「股價」,所以市場上最常使用的技術分析。 像是均線、 K線、KD 指標、RSI 指標、MACD...等,都是以這 2 個內容作為計算基準,差別只是在於「每個技術分析的交易 週期不同 」。 舉例來說,當股價大漲: 均線 會開始上揚. K 棒 會出現長紅K.

    • K線(Candlestick)K線,又稱蠟燭圖(Candlestick Charts),代表著股價在特定時間的走勢,反映當天市場情緒。一根K線由四個價位組成,分別是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
    • 支撐與阻力線(Support and Resistance)我們常聽說「某某股票跌破支撐位」或者「在某個價位上方有巨大的阻力」,指的是股價在漲跌之間的隱形拉扯。
    •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又稱均線,英文常用縮寫 MA,代表一段指定時間內(天、週、月、年)的平均成交價格,簡單來說是一段時間內所有投資者的平均持股價格。
  5. 2022年8月15日 · 在股票市場中,常會聽到技術面基本面籌碼面 三大分析工具,基本面是研究公司的價值。. 技術面是研究過去股價走勢,預測未來股價漲跌;籌碼面是研究主力的動向。. 不論是用三大工具的哪一個,都要要了解他們背後的理論,才不會亂用一通。. 接下來 ...

  6. 2023年8月16日 · 技術面分析是透過股價變化,觀察市場行進的方向,常見的工具包括K線、均線、技術指標、型態學,當價格連續上漲(或是連續下跌),可視為「趨勢」發生;反之若價格在一個區間內震盪(EX:時而上漲,時而下跌),則是「盤整」。 基本上透過技術分析,可以把價格走勢簡單定義為「多頭(上漲)趨勢」、「空頭(下跌)趨勢」、「盤整」共3種盤勢。 一般而言,技術面使用者相信歷史會不斷重演,也信仰股價走勢已反映各項資訊(EX:基本面、籌碼面),所以會直接跟隨股價進行操作,最大好處是進出非常靈活,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利或是脫離險境。 不過,由於股價走勢在沒有趨勢時會隨機波動,並導致技術面訊號失效,故技術面分析通常也要克服過度交易,以及不遵守紀律(不願意停損、停利)等問題,更需要透過大量回測持續精進策略,才能維持住勝率。

  1. 股票技術分析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youtube.com

    台灣股市是典型的主力市場,有主力的股票才會飆,跟著主力底部進場、頭部出場,多空雙向操作. 掌握大戶及主力籌碼,AI人工智慧即時選大底完成股,用最簡單的方法跟著主力底部進場輕鬆賺錢。

  3. 總是賣掉的最飆、沒買的最漲?大師手把手教學,操作/心理/基本秘訣全面掌握,投資眼光精準升級! 僅此一場!適中哥一人一題對症下藥、產業隊長張捷分享飆股秘訣,馬上報名6/16大師講堂帶你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