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牡丹社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日本以1871年八瑤灣事件殺害琉球國的琉球族為由,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大清政府和日本國兩方的外交折衝。

  2. 牡丹社事件 是發生於1874年(清 同治 十三年,日本 明治 七年), 日本 以1871年 八瑤灣事件 殺害 琉球國 的 琉球族 為由,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 大清政府 和日本國兩方的外交折衝。 在 日本 ,這次事件被稱為「 台灣出兵 」、「 征台之役 」或「 台灣事件 」。 這也是日本自從 明治維新 以來首次對外用兵。 背景 [ 編輯] 原因 [ 編輯] 琉球王國 自 明朝 起為 清朝 的 從屬國 ,其國王接受之 冊封 ,獲准 朝貢 貿易的次數為 藩屬 國中之最。 由於大清和日本均採取鎖國貿易體制,當時琉球成為「大清 絲綢 —日本 白銀 」轉口貿易特區之一 (另一個貿易特區是日本長崎)。

  3. 2020年8月14日 · 臺灣史上最著名的船難事件──牡丹社事件的完整始末. 在明治初期政局很不穩定,「征韓論」高張之際,李仙得「適時」出現,鼓動日本出兵攻打臺灣南端的原住民地區。. 辛未年(1871)10 月 18 日(西曆 11/30),屬於琉球王國的宮古島和八重山島各有 ...

  4. 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蕩牡丹社、高士佛社、射不力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原住民人撤入山中,日軍佔領村落後焚燒村屋並撤回社寮營地。

  5. 1991年11月18日 · 一八七一年冬天,一批琉球人乘船途中遭遇暴風雨,漂流到台灣東南八瑤灣港(現屏東佳樂水北邊)附近,上岸後誤闖牡丹社,其中五十四人被排灣族原住民殺害。

  6. 宮古島島民遭難事件 (みやこじまとうみんそうなんじけん)は、 日清修好条規 の結ばれた 1871年 ( 明治 4年、 同治 10年)、 琉球王国 の 首里 王府に 年貢 を納めて帰途についた 宮古 、 八重山 の船4隻のうち、宮古船の1隻が 台湾 近海で 遭難 し、台湾 ...

  7. 牡丹社事件是发生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日本以1871年八瑶湾事件杀害琉球国的琉球族为由,出兵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军事行动,以及随后大清政府和日本国两方的外交折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