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2月28日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犯過同樣的錯誤,就是把同事當朋友,然後大嘴巴似地無所不談。 這樣的錯誤,還不算致命的錯誤。 更要命的是,我曾經所有的朋友,都是工作上的同事、客戶或往來對象,真的想找朋友,竟發現聯絡

    • 粗神經型:不顧別人感受
    • 瞧不起人型:貶低他人也無所謂
    • 自私型:吃虧就會過度反應
    • 性格丕變型:視對象產生雙面個性

    這類型的人,總是赤裸裸表達自己意見,別人的話都聽不進去,一旦不順己意,便容易發火、嘟囔,或是秉持「你們都是錯的」態度處事。面對這種同事,要採取的觀念是,必須捨棄「他多少也會考慮周遭的人吧?」的期待,才不會陷入溝通不良的爭執。

    常聽到同事說「你什麼都不懂」這句話嗎?第二類麻煩人物,待人處事以否定他人為出發點,可能當面挖苦、或是從背後中傷你我,因為他們亟需認同,只要有人能力比他們強,就想辦法詆毀,流露出強大惡意。換句話說,這種充滿忌妒心的人,經常瞧不起人,以便「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實力」。

    第三種麻煩人物,個性比較敏感,做事只關注自己眼前利益,一有吃虧風險,就會過度反應。比方說,F同事仗著是主管以前的大學學弟,有事情要分擔時,便狐假虎威,把難題丟給他人。或是像G同事,面對能力稍差的工作夥伴,就會給出「沒用的傢伙」的臉色,其實只是擔憂自己受到連累。

    這類型的人,情緒容易大幅轉變,可能在「特定人物」(像是主管、老闆)眼中態度良好,到了其它人面前,又常發洩不滿情緒、或遷怒。相處時,他們也可能散發一種「你對我而言並不重要」的氛圍,突然很冷漠,整體而言,性情變化萬千,讓人摸不著頭緒。

  2. 2021年8月17日 · 大嘴巴的人,終究會傷到自己。 對好友的隱私請務必守口如瓶。 在任何場合,如果你是主人或有主導權,發現有小團體高談闊論,其他人不感興趣,就要適時調整話題,讓大家參與。

  3. 2011年9月19日 · 讓人無法拒絕的 7 個說話技巧. 基本上,會說話的人並不是因為人格高尚或是個性好,而是他懂得運用心理學的技巧。. 因為不論多麼替對方著想,如果不能確實的傳達,對方是不會為之所動。. 讓我們透過心理學的角度,來教您如何正確解讀對方心理 ...

  4. 2021年12月29日 · 一點星火足以燎原,現在社群發言太容易,一鍵就能引爆一場危機。不想讓旁人認為自己是「大嘴巴、愛說三道四、意見很多、公關未爆彈」,自律可能就是職場人都該學的課題,共勉之。

  5. 2015年11月2日 · 你不需要嘗試想要跟他們做朋友,除非他們自己想要跟你做朋友。如果我們要贏得大老闆的信任,就得夾著尾巴做人,處理事情時不能高調張揚,大老闆不會喜歡大嘴巴的人,除非他們要你傳遞一些訊息給別人知道(但也不會明講)。

  6. 2023年9月1日 · 1. 拿自己當話柄. 最高明的轉移話題方法,就是拿自己當話柄,找幾件自己程度不相上下但也滿瞎的糗事。 大方分享,讓大家覺得只要是人,多少都會犯錯,只是程度的差別。 2. 挑邊角討論. 若真要評論,一定要挑邊邊角角、無關緊要的事,不做人身攻擊,也不做私德評論,更不要說:「我早就知道這個人⋯⋯」這種算命仙加江湖郎中的鬼話,不但沒有氣度,還顯得自己十分蠢笨,被牽著鼻子走。 3. 裝傻金魚腦. 絕對要拒絕透漏消息來源。 寧願抓頭、拔下大把頭髮說「我真的記不起來」,也不要說是某某某說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