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5日 · 開學後COVID 疫情蔓延至校園台灣的幼稚園中小學陸續傳出確診案例台灣目前滿 12 歲即可施打 BNT 疫苗。. 為預防變種病毒 Delta一起來看看各國青少年與兒童施打的政策與施打情況美國與中國甚至已開始針對嬰幼孩施打疫苗了!. (責任編輯:陳怡君 ...

    • 各國兒童感染案例受關注
    • 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
    • 目前兒童疫情需擔心的:Delta 變種病毒
    • 兒童新冠疫苗注意事項
    • 打疫苗前,兒童該如何防疫?

    原先新冠病毒感染率低的兒童族群,逐漸成為疫情焦點。根據巴西「聖保羅州報」(Estadão)指出,至 5 月中旬,巴西有 948 名 0 至 9 歲的兒童死於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印度醫師注意到當地越來越多兒童罹患與新冠相關的罕見小兒致命疾病,目前至少有 500 例;美國目前累積有 4 百萬兒童確診案例,佔所有確診案例的 14%。

    通常來說,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的症狀較溫和,或者無症狀。但仍有零星重症、住院或送加護病房的案例。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指出,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台灣與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 2 到 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 0.1%。 為什麼兒童感染與重症比例較低?原因可能為兒童肺部的 ACE2 受體量比成人少,而 ACE2 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後需依靠的受體,進入細胞造成感染;另一原因也可能是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較不易造成細胞激素風暴。 然而,英美最近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案例,症狀出現在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

    目前國際擔憂的 Delta 病毒,不是專攻成人,兒童也是潛在感染對象。 美國衛生署長默熙(Dr. Vivek Murthy)表示很擔心 Delta 變種病毒。「目前我們看到國內確診案例已趨緩,但是部份地區卻有零星升溫案例,這都是 Delta 病毒的緣故。」 對於 Delta 病毒,美國急診醫師溫醫生(Dr. Leana Wen)認為有 3 點需關注。一為它的傳染率,比起其他變種病毒都來得更容易傳染,未接種疫苗的人需當心;二是它的毒性,英國數據指出被 Delta 病毒感染的人更容易住院或者重症;三為疫苗對 Delta 的防禦效果,的確比起其他病毒來的弱一些。 由於 Delta 病毒的高傳染性,感染風險更高了。育有 2 個孩子的溫醫生表示,她不擔心未接種疫苗的孩子,被接種疫苗的成人圍繞,但她擔心...

    目前有些國家已經開放讓青少年施打疫苗。5 月初,加拿大開全球先例,准許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於 12 到 15 歲的兒童。6 月份,美國食藥署與歐洲藥品管理局也通過讓青少年使用輝瑞 BNT 新冠疫苗。 但兒童疫苗仍在研發中。美國科學家目前正在與食藥署加快授權兒童疫苗的進度。兒科醫院與疫苗廠商輝瑞與莫德納結合第二期和第三期的試驗,希望早秋就能繳交相關資料。德州兒童醫院的醫生維薩羅維(James Versalovic)表示:「下個學年初,我們希望可以緊急授權 12 歲以下的新冠兒童疫苗。在 Delta 變種病毒快速傳播的當下,這是首要急件。」 成人新冠疫苗用在小孩身上,安全性與效度不一定相同。成人接種引發的新冠病毒症狀是急性的呼吸道症狀,但兒童情形不同,以目前感染新冠的兒童案例來說,症狀通常輕微,甚至...

    在打兒童新冠疫苗之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提出了幾項兒童防疫建議。 一、勤洗手。確保兒童每次以肥皂洗手,並長達 20 秒。家長或照顧者可向兒童解釋洗手能杜絕細菌,另外自身也要當洗手的榜樣,讓兒童跟著學習。 二、避免親密接觸。與同儕玩耍是兒童宣洩壓力的方法之一,然而疫情期間,還是要讓兒童盡量避免不必要的人際接觸,以電話或視訊方式取代。疾病管制中心將與玩伴遊戲分成 3 個風險等級。低風險為沒有實體接觸,以電話和視訊互動;中風險為偶爾與同樣進行防疫措施的家人或朋友遊戲,並在過程保持至少 2 公尺距離,在室外遊戲尤佳(室內通風較差,且較難讓孩子保持社交距離);高風險為經常與未進行防疫措施的多位家人或朋友在室內遊玩,且未保持社交距離。 三、戴口罩。若未施打疫苗,請在室內與疫情熱區配戴口罩。若已施打完 2 ...

  2. 2021年7月13日 · 文/蔡慧貞. 台積電和鴻海永齡基金會成功委託裕利醫藥和上海復星醫藥簽下了合計 1 千萬劑的 BNT 疫苗採購案今天 台積電和鴻海均發布重大訊息 ,行政院也召開記者會說明此一民間與政府部門合作購得 BNT 疫苗的成果之後藍營各種檢討蔡政府聲浪四起 ...

  3. 2021年3月18日 · 根據衛福部目前規劃,疫苗接種共分 3 階段,第 1 階段是疫苗少於 200 萬劑,最快自3 月開打接種對象以醫事人員為主第2階段疫苗劑量 200 萬至 1000 萬劑,接種對象為 65 歲以上長者,預定 6 月開打;第 3 階段疫苗劑量達千萬以上,拚 9 月達成,全面開放

  4. 2021年6月11日 · 2021-06-11. 分享本文. 台灣疫苗廠商 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 於昨日公告了其研發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二期臨床數據結果顯示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都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aka 嚴重副作用)。 代表台灣有能力自產新冠肺炎疫苗滿足國人所需此消息也受到了全國民眾的高度關注雖然國產疫苗牽扯上了各種政治陰謀論網路媒體上各方觀點層出不斷但也讓「 解盲 」一詞瞬間成為熱搜關鍵字,究竟「解盲」是什麼意思? 且讓我們從藥物研發的脈絡來了解這個聽起來神妙玄乎的詞彙。 新藥研發到上市需經歷三個時期,歷時10~15 年,解盲多於試驗的中後階段.

  5. 2020年11月25日 · 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的主管今天透露他們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武漢肺炎疫苗因試驗過程施打劑量有錯誤打誤撞發現防護力因此提高這才開啟申請監管批准的機會捷利康疫苗防護度打 90 % 以上,是陰錯陽差.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今天稍早宣布這支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候選疫苗在英國和巴西的後期試驗結果顯示,接種時若先施打一次半劑、一個月後再施打一次全劑,從數據來看防護力可達 90% 左右。 阿斯特捷利康的腫瘤學以外研發部負責人潘加洛斯(Mene Pangalos)告訴路透社:「我們之所以會有施打半劑的作法,是陰錯陽差。 牛津大學人員發現症狀不對,疫苗公司順勢研究下去.

  6. 2021年2月24日 · 根據 Pfizer 與 Moderna 的實驗,接種第一劑後,大約需要 14 天產生保護力此後未接種疫苗的受試者感染數仍不斷攀升接種疫苗者則沒有根據數據一劑 Pfizer 疫苗能降低 50% 的症狀出現率,Moderna 則是 80%。 但兩個藥廠的實驗受試者,大多數在第 21 天或 28 天接種第二劑疫苗雖然有人到了第 42 天才接種,但人數太少,無法得出延後疫苗接種是否會影響效果的結論。 病毒學家:延後第二劑有病毒變種的隱憂. 然而,延後第二劑有促進病毒變種的隱憂。 Rockefeller 大學逆轉錄病毒學家 Paul Bieniasz 表示,疫情初期,由於體內有抗體的人很少,因此病毒的進化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