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4日 · 第 58 屆金鐘獎入圍名單公布! 郭台銘的副手賴佩霞,也以《人選之人-造浪者》入圍迷你影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2. 2022年4月26日 · 「企業要漲價,要有一定時間醞釀,沒有想清楚就漲,會淪為大家攻擊對象。」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特聘教授吳基逞分析,企業調漲價格的困難在於,很少企業有勇氣第一個漲價,大家都想要觀察消費者跟政府反應,再決定是否跟進或維持原價。

    • 會計師在做什麼?
    • 傳說中的四大
    • 如何確保財報數字無誤?
    • 為什麼查不到舞弊?
    • Deloitte 真的大有問題?
    • 你我都是加害者

    為了讓投資者願意掏錢、讓銀行願意借錢、讓政府願意拿錢等原因,企業必須端出牛肉,證明自己值得買、值得借、值得補助,而財務報表正是企業營運績效的最好成績單。這項成績單,如果是由應考的企業自己來改考卷、自己再把分數填上,在有求於人的壓力下,可信度有多高? 這時,若有專業公正人士,可以協助我們確認財務報表數字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信度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這就是會計師們所扮演的角色。 確認財務報表數字的過程,稱為「審計」、「查帳」或「查核」;查完帳確認沒問題,為財務報表背書畫押,專業術語是「財報簽證」;會計師的執業機構(公司),通常取名為「某某會計師事務所」。

    經過數次整併後,全球最大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聯盟分別為 Deloitte、PwC、EY 與 KPMG(以 2020 年營收排序)。之所以稱為「聯盟」,是因為跨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並不像一般公司跨足其他國家時,採用自行設立分子公司或併購,而是讓當地會計師事務所「加盟」,因此各地區的會計師事務所在經營上仍保有一定的自主權。 這也是為什麼同屬 Deloitte 聯盟,台灣稱為勤業眾信,中國卻叫德勤華永,香港之前則是德勤關黃陳方。 在會計師事務所內,「會計師」三字是帶著光環、專屬於各合夥人的,因為只有他們可以「會計師查核報告」上署名。其他員工即使考上會計師,也只會以職稱或職務被稱呼,像是經理、協理、IC(In-charge,審計團隊領組)、L1(Level 1,新人)、Senior(資深新人)、小朋友...

    每當有食安風暴,幾乎所有店家或食材供應商都會把原料送幾份到實驗室,再把檢驗報告貼出來,好讓消費者安心。檢驗報告中,除了說明是否檢出有毒物質外,還有一般人不會注意、但非常重要的兩段文字——「以下測試之樣品係由申請廠商所提供」、「低於定量極限或偵測極限之測定值以未檢出或陰性表示」。 基本上,會計師的查帳重點與精神,其實跟食安檢驗報告頗為類似。 首先,若想檢查企業當年度所有交易,來確認財報數字分毫不差,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夢想,因為翻遍所有交易的資料、重新估算所有數字,得耗費大量人力,就算會計師願意把所有人力投注在單一客戶上,客戶不僅付不起超高額公費,自己也沒有足夠人力來對應。 因此,改用「抽樣」檢查,並對數字設下容許的「誤差值」(專業術語為重大性),才是比較務實的方法。 以損益表中的「收入」數字為例...

    YW 所舉報的行為多為「放水」,並不是影響範圍更大的「協助做假帳」或是「沒查到重大舞弊」(又稱審計失敗,Audit Failure)。 相較於放水,審計失敗的原因更為複雜、真相更模糊不清、爭議也最多。 以四大會計師擁有的豐厚收入、地位與名聲,願意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同力霸案協助客戶「隱瞞」真相的絕對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因此近期康友、淘帝等案問題多是「沒查到重大舞弊」,而非媒體所下的驚悚標題:協助作假帳。 可惜的是,不管是康友還是淘帝案,對於一般人來說仍是霧裡看花。從主管機關的裁罰或是勤業的聲明中,都無法得到更詳細的資訊與說明,無法判別到底是「勤業查核疏漏,金管會點出問題」,還是「金管會後見之明,勤業非戰之罪」。 因此,以下想討論的,並非單獨針對此二案,而是在一般狀況下,為什麼會計師很難提早發...

    其實,即使專注台灣、中國,以及近期發生的案件,Deloitte 審計問題並不是特別多,金管會在去年也懲戒了包含安永、資誠等數位會計師。 而且,若把視野拉到全球,時間軸再拉長,根本四大都有份,不管是 Wirecard 與瑞幸的 EY、「印度安隆」Satyam 的 PwC、中國森林的 KPMG,或是《會計帝國》書中提到的各個審計失敗案例。 負責監督會計師的非營利組織 PCAOB,每年度都會發表各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報告,反映其查核品質。由下圖的缺失比例可知,四大查核品質都在逐漸改善(除了 PwC?),且 Deloitte 在近三年缺失數反而最少。

    看到曾經服務過九年多的老東家,在審計神壇又跌了一跤,內心百感交集。我雖不是負責查帳的審計組,但經常和他們一起出差工作,離開事務所到了一般公司後,仍需與會計師團隊密切接觸。這種「有點距離、但又不至於看不清楚」的位置,也許正適合從旁好好觀察、分析審計工作的結構性問題。 公視報導《記者真心話》Vol.1中,提到記者即使做了優質報導,收視率可能還是輸給行車紀錄器或爆料公社,而讓優質報導沒有容身之處,你我都推了一把。 不放水、努力查出舞弊的優質審計,命運也是如此。 管理階層不思正派經營,專注欺詐瞞騙,派福爾摩斯來查也沒有用;會計師無法端出審計價值,為了業績考量,關鍵時刻無法挺直腰桿,畢竟拿人手短;客戶不尊重審計專業,刁難查核工作又把公費砍到見骨,反正別人的小孩死不完;事務所審計創新速度太慢,改變不了傳...

  3. 2023年10月17日 · 吳慷仁:演員要跟著時代走. 話題台劇《有生之年》於 10/15 迎來最後結局! 原本準備告別人世間的高嘉岳(吳慷仁飾)會不會回心轉意? 突如其來的各種變化,又會帶給高家人什麼衝擊?

  4. 2022年9月26日 · 這 4 大股東是,台商鄭文逸、大同董事長王光祥、精英前董事長蔣東濬與西門町地王吳振隆,除了王光祥,最新一棒是,吳振隆即將出任大同副董事長一職。

  5. 2023年8月22日 · 吳相勳指出,企業多半對公司的困難點只有模糊的認知,所以需要花力氣探索。他認為,策略會議的前期準備,至少要花上半年。

  6. 2016年1月21日 · 一、「情緒化型」主管. 對於情緒化主管,大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其實你應該把與情緒化主管好好相處,當作是職場生涯中最重要的課題。 事實上,與情緒化主管的相處之道,沒有你想像的困難,掌握以下訣竅,就能讓你與他相處愉快,甚至深獲主管器重。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如何搞定「情緒化型」主管? 絕招 1:與主管建立朋友關係. 為何要與主管建立朋友關係呢? 所謂的「見面三分情」,人與人之間經常打照面,會產生一些親切感,也能從中了解主管的個性、了解情緒化的源頭,就比較能提前離開或避開情緒暴風圈。 不過,主管與部屬的位階不同,該如何建立朋友關係? 很簡單,就是增加與主管的接觸頻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