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8日 · 1. 業績成長: 獲利較去年成長,則獎金池大於去年。 2. KPI達成程度: 按照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達到的程度高低,依級距表計算獎金池大小。獲利超過預算目標,超幅愈大,獎金池也愈大。 3.

    • 2成民眾一年內曾買保健食品送人,不同性別各有偏好的送禮時機
    • 還有哪些人最常收到保健禮盒?男性有更高比例送給「這類群體」
    • 體力補給類型最受歡迎,民眾挑選動機最看是否有品質檢驗
    • 保健食品送禮成趨勢,結合crm+找出關鍵客群進行分眾行銷

    保健食品除了自己吃,也很適合拿來送禮,主要是這類產品可用來表達關心,加上保健食品的種類、價格多元,可根據與收禮者的關係及預算來挑選適合的品項。因此GO SURVEY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年內約有2成消費者,確實曾購買保健食品作為見面的饋贈。 進一步觀察保健食品送禮的時機,89%送禮者表示曾在平常往來時贈送,55%擁有在節慶時贈予的經驗。如果是「平常送禮」的情境,日常拜訪(65%)佔最多數,探病、生日場合則皆有3成以上的比例;至於「節慶送禮」,以送禮者來看節慶的比重順序,前五名分別是農曆春節、母親節、中秋節、父親節、端午節。 從調查中可發現,母親節、父親節乃為至親關係的節日,送禮回饋爸媽實屬孝心的表現。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這類傳統節慶,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加上公司、學校也都有放假,因此成為一...

    針對贈送保健食品者,GO SURVEY更深入詢問贈禮的對象,發現不論是一般時候或是特殊節慶,父母都是受訪者買保健食品贈送的最大宗族群。 除了父母,會贈送保健食品的群體,一般時候主要是其他親戚長輩(54%)及朋友(49%),這類對象的比例高於伴侶、同事、師長。同時,在特殊節日送禮給親戚長輩的比例,則進一步提升到62%,可以推論在重要節慶,多數人仍習慣拜訪長輩,且會購買禮盒當見面禮。因此建議保健食品品牌可以多關注上述幾個重要節慶,將產品內容組合及廣告文案的情境,設定為送禮給親戚長輩,呼應送禮者需求。 若用不同性別來切入,可以發現,在「非」重要檔期,也就是一般日常的互動,女性贈送家人保健食品的習慣是高於男性,特別是贈送給父母。相較之下,有更多的男性比例,將保健食品拿來送給其他親戚長輩及師長。

    既然送禮要送到心坎裡,挑選對方最需要的保健食品至關重要。GO SURVEY發現,不論平常或節慶,多數人選擇的保健品類別,最受歡迎的前三名分別是:體力補給、營養補充、視力保健。不難看出,因應現代人作息忙碌,希望對方維持良好的體力來提升免疫力,是大家相當關注的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殊節慶要送禮給父母、祖父母、其他親戚長輩時,相較於平時送禮,送禮者更傾向選擇「骨骼健康」和「心血管健康」相關功效的產品。 除了講究功效,送禮者在選購保健食品,還會關注哪些因素?結果發現,不論平常或節慶餽贈,與產品力有關的「通過品質檢驗/具有檢證證書」最受青睞,代表送禮者相當在意收禮的人吃下的這些保健品,是具有品質證明,而非來路不明的產品。另外,「是知名的大品牌」以及「有折扣或促銷活動」,也是送禮者在選購時非常在意的...

    既然越來越多人會把保健食品納入為送禮的決策考量之一,品牌想要洞察購買者,究竟是自己吃?還是要送人?這就需要更深入的調查方法及策略擬定。 對此,GO SURVEY除了透過各種量化或質化調查深入瞭解客群,更能進一步結合主品牌HAPPYGO的CRM+客群加值服務,針對購買過保健食品者進行360度生活樣態分析,從數據特徵找出保健客群可能購買的品項,不僅協助品牌找到最適合的客群分眾投遞廣告,更可進階設計交叉銷售,除了鞏固既有顧客,也可擴大接觸潛力新客,達到精準行銷目的。 GO SURVEY作為全方位滿足保健食品客戶需求的數據及行銷解決方案服務商,除了幫助品牌解析顧客、智能行銷,也希望所有消費者,能買到讓收禮方感到窩心又適合的保健食品。 【本文由 經理人 X GO SURVEY 市場研究顧問 共同合作製...

  2. 2023年5月12日 · 激勵員工、團隊士氣,領導者要做的 3 件事. 大致說來,最好的激勵制度有 4 大原則「簡單、直接、粗暴、快速」。 簡單:沒有太繁複的安排,制度只要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 當你需要用超過15分鐘來解釋這個制度,而業務還是有聽沒有懂時,這個制度的細節就過於複雜了。 直接:最好的激勵是讓業務一眼就能看到「我最有可能搆到的激勵,以及雖有挑戰但能獲得的最大值」。 粗暴:粗暴是什麼? 粗暴就是不廢話,公司安排各種類型的激勵(例如:住宿券、按摩券、只要XX就能享受額外幾天的休假等等),都不如直接發現金。

  3. 2021年8月4日 · 每一位同事表現都很好,但公司預算有限,該怎麼辦?楊秀敏的方法是把部分績效獎金改為團隊獎金,就是「慶功宴費用」,相比一人獨得的成就感,大家一起努力的榮譽感,以及獎勵活動凝聚起的團隊感情,更能喚起員工的拚搏心。

  4. 2022年4月20日 · 一般而言,獎金會分成個人目標和公司目標,比例最好是 3:1。. 比如說,如果轉型進度達成,員工會拿到 10% 薪資作為獎金,10% 中的 7.5%,看的是個人績效有沒有達標,比如自己該少用的原子筆數量,另外 2.5% 是看公司績效是否達陣,像是公司整體原子筆的減少 ...

  5. 2018年11月22日 · 很多機構選擇「雞尾酒療法」,把 2 種方式結合起來: 底薪+獎金+佣金 。. 公司還是要給銷售訂指標的,比如 10 萬元;再確定一個獎金包,比如 5000 元;還有一個拆帳比例,比如 10%。. 如果銷售完成了 6 萬元,達不到 10 萬元的指標,就按比例拿獎金 ...

  6. 2019年12月17日 · 徐采蘩指出,獎金用途可以區分為 5 種,依序是償債、必要支出、緊急預備金、理財、犒賞自己。 償還負債是最優先的用途,像是尚未繳完的分期付款、房貸等,降低未來還款壓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