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本土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突然公告基於整體經營環境及業務發展考量決定自行撤回股票上櫃申請案件並表示將於適當時機再重新提出申請路易莎於 2021 年登錄興櫃並在 2023 年 2 月 21 日送件申請上櫃,然而在 2024 年 5 月 22 日突然宣布撤件。

  2. 2016年5月31日 · 主管常犯的錯誤:挑剔部屬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管理的盲點!. 有一次,與一位外商公司總經理碰面,她聊到,台灣主管對自己及部屬永遠都覺得做得不夠好,即便已做到99.9分,只差0.1就一百分,還是覺得不夠好。. 老外老闆不同,很會鼓勵人,常常能換一個 ...

  3. 2019年8月1日 · 超業突破總機和檯的「話術」公開|經理人. 這樣約訪,提案直達高層!. 超業突破總機和檯的「話術」公開. 業務進行陌生開發的過程,就像在打闖關遊戲,先要突破檯、總機,聯繫上負責窗口,一陣來回進退、纏鬥攻守,好不容易獲得共識,突然對方的 ...

    • 奇襲! 處分全家未經股東會
    • 炒股?砸兩倍股本資金入主
    • 源頭! 全家獲利算業外?
    • 難題!已處分不易恢復原狀
    • 爭議! 資訊揭露不夠透明

    「泰山公司派是強盜、賤賣全家!」對於泰山經營層處分金雞母全家持股,市場派大股東龍邦董事長、泰山董事劉偉龍氣得跳腳,近日接受《今周刊》專訪的他,仍難掩氣憤,「4 萬 3 千多張股票在 12 月 5 日星期一早上開盤兩分鐘立刻成交,這如果沒有事先與買方串謀,大家會相信泰山所言不知誰接走股票嗎?」 劉偉龍不諱言,11 月底收到泰山董事會寄發的開會通知書,其中討論事項僅簡單描述擬處分所持有之全家、宜進與福壽三家公司股票,「坦白說,看到這個提案,我相當傻眼。」他懷疑夾帶宜進與福壽股票只是煙霧彈,泰山真正目的只是為了賣全家股票。 泰山董事會當天,劉偉龍與獨董杜英達強烈反對,並要求應公開標售、價高者得,讓處分利益最大化,但最終在董事會仍表決通過,「我們本來也以為全家股票會在半年內慢慢賣,沒想到卻在隔周一的...

    「擦亮招牌不只是營收、獲利,而是維護股東權益。」劉偉龍直言,這幾年泰山本業獲利雖有一、兩年增加,但對比當時同業獲利增加更多,泰山公司派自認經營有成,恐怕只是搭上景氣順風車,因為去年本業獲利就比前年衰退;此外,今年第三季營業利益只剩 1 千 2 百多萬元,第四季估計會虧損 5 千多萬元,今年整年度估計賺不到 8 千萬元,又比去年大幅衰退,他反問,這叫做好的經營成績? 雙方你來我往攻防不斷,據了解,泰山董事長詹景超早在數年前家族內訌時,就向幹部透露有處分非本業全家股票的念頭;半年前開始,親近友人眼中「古意」的他,又陸續聽到客戶和幕僚建議「釜底抽薪」,才決定發動「奇襲」。

    事實上,泰山的經營權之爭,正是典型的懷璧其罪。 外界解讀,從過去保力達有意爭奪泰山的經營權,到龍邦近年一路加碼泰山股票,除了要拿下經營權,泰山持有全家 22.46%股權更是重中之重。從泰山財報來看,持股全家可坐收豐厚收益,光是股息每年就可領上億元,全家今年前三季獲利貢獻占泰山稅後淨利比重,就高達 54%,儼然是業外獲利進補的搖錢樹。 面對市場派來勢洶洶,泰山公司派不惜「玉石俱焚」,讓已持股泰山近 5 成的龍邦就算未來真正入主,也無法享受業外獲利。 目前,龍邦已在第一時間向法院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要泰山不得動用出售全家進帳的近 81 億元等資產;接下來,則準備盡快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好反映公司最新股權結構。 龍邦決定控告泰山公司派違反《公司法》第一八五條,未經股東會決議就處分泰山持有的全...

    方嘉麟直言,實務見解上,泰山違反《公司法》雖然可能成立,但,一場官司打下來最快也耗時三、四年時間,屆時物換星移,能否要求買方返還全家股權,恐怕沒那麼容易。 「商戰主要就是要搶時間,但以目前狀況來看,這個時間也許不站在龍邦這一方。」她觀察,由於這樁股權出售案已完成交易,如果龍邦要向法院申請假處分或假扣押,禁止買受人將全家股權再次轉售,等於是剝奪第三方的財產權,若龍邦無法提出充分證據,應是有難度。「畢竟現在全家已經處分掉了,泰山手上有一大筆現金,而這世界上最容易走掉的就是現金,很難恢復原狀。」 由於這筆交易金額高達近 81 億元,但買方至今都尚未揭露,泰山公司派究竟把泰山股權賣給誰?也讓外界霧裡看花。 方嘉麟分析,這麼大一筆交易,通常得先經過盡職調查,不太可能三天內就有外部買家出手。不過,她認為...

    方嘉麟認為,泰山發布重大訊息只揭露最基本內容,完整作法是必須把交易緣由、處分的方式和價格交代清楚,提高資訊揭露的透明度,更優於現今法規要求,才有助於公司治理價值提升。 不只如此,經過這次的泰山案例,金管會等主管機關理應對《公司法》所謂「讓與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或財產」的主要資產,有更清楚且明確的定義,才能避免下一次資本市場經營權之爭重演類似爭議,這是不論後續經營權大戰鹿死誰手之外,資本市場和經營者都該上的寶貴公司治理課。 延伸閱讀 / 突襲賣全家股權是強盜行為,龍邦提告凍結交易!泰山:「我們才是擦亮泰山招牌的人…」 豪門內鬥、被哥哥掃地出門... 張國煒絕口不提「王子復仇記」!夏韻芬:他用傷口說人生故事 (本文出自今周刊)

  4. 2019年9月26日 · 拚出一家公司卻不得不「閃辭」!. WeWork 這位超爭議 CEO,做了什麼?. 共享辦公室新創 WeWork 正在為挽救 IPO 做最後的努力!. 備受爭議的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 Adam Neumann )在董事會的壓力下辭去 CEO 職位,現在他的身分是對管理決策無控制權的非執行董事長 ...

  5. 2020年11月11日 · 台新金併購保德信,為何總經理說「物超所值」?. 5 QA一次看懂. 台新金控(以下簡稱台新)8 月時宣布準備以新台幣 55 億元,標下今年 2 月宣布要 100% 出售台灣子公司的保德信人壽。. 公平會今(11)日召開委員會,認定此交易有助於提高保險市場競爭性,依 ...

  6. 2019年7月22日 · 看財報可以說是評價、了解一間公司最客觀的方式之一,畢竟企業掌握多少資產、去年度賺了多少錢,都會清清楚楚記錄在各種報表中。 不過,就如同食品需經過政府認證,避免消費者吃下肚後會危害健康,財報也類似的審核機制。 會計師會針對第一季到第三季財報提出「查閱報告」,在第四季財報提出「查核報告」,在這些報告中表示會計師對財報數字的看法,基本上查核報告會相對嚴謹,可信度也會更高。 舉例來說,今年上市企業公布年報時,老牌飲料廠大飲因為 107 年度財報被會計師寫下「無法表示意見」,代表投資者閱讀這份財報時,沒有辦法從中獲取有用的數字,遭到證交所停牌。 因此,下次關注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等資訊時,記得多花個 5 分鐘,從財報最前面的查核報告看起,你就會知道這些財務資訊,企業是否誠實以報。 會計師意見怎麼表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